TKTL1:決定人種存滅的關鍵基因
考古人類學家一直想不透,尼安德塔人在演化的過程上,到底少了哪根筋,使得他們不夠聰明,無法適應一連串天災、地禍、缺糧的災難,終致遭到淘汰。那根筋是什麼?
曾志朗
熱熱熱,熱了幾個月,一過中秋,隨著雨水一波又一波降落,吹來的風陡然轉涼。終於要告別炎炎夏日了,那稍微一動就汗流浹背的辛苦,漸漸不復記憶,秋高氣爽的天候,指日可待!這當然要感謝好幾個過門不入的颱風。人們在微涼的風裡笑談台灣的幸運,名字也取得好,因為這幾年在東南海面形成的每個颱風,總是逢台必彎,既讓台灣免去重大災難,又賞給台灣豐沛的「風颱尾」雨量,解除水庫因乾旱即將見底的危機。結論當然是,台灣真是個寶島!
但誰會想到忽然天搖地動,連著兩起規模6.4和規模6.8的強震,在9月17、18日,不到20個小時,由東部地底撼動整個台灣。震央就在著名的稻米產地,被譽為台灣最美田園景致的關山鎮和池上鄉。強震造成台鐵月台崩塌、列車傾斜、軌道變形、電力中斷等災情,花蓮玉里市區一棟大樓倒榻,多座橋樑嚴重損壞,其中高寮大橋更被震得柔腸寸斷。正值金針花季,近400名遊客受困花東縱谷的赤科山、六十石山,等著外界搶通道路,入山救援。
地震發生時,我正坐在台北的研究室裡,雖然位在五樓不算高,但搖搖晃晃了幾分鐘,座椅輪子也隨之滾動,那感覺就像在強浪推高又拋下的船上,失去了身體的重心,有種「腳底涼涼」的恐慌。還好,四周建築並無異樣,書架上的物品也未掉落,雖然餘震又搖了幾下,恐懼已慢慢消退。我走出研究室,到系辦拿了鑰匙,查看幾間會議室。只有一間會議室裝載著電腦和周邊設備的鐵櫃移位到了牆邊,扯斷了連接的電線,而電腦螢幕歪倒在桌子邊緣,差點就摔到地上。我將它們一一歸位,回到研究室坐下,恍惚之間,腳底又是一陣空空蕩蕩,以為餘震又來了。不怕!原來是一小時前的記憶。往後幾天,仍會看到台東餘震的報導,於是每次進研究室,總會不由自主先看看牆上的掛畫、角落的花瓶,和書桌的檯燈,是否各自安好。
917、918兩起強震,揪住所有人的心,因為很多人都連想起造成2000多人罹難的921集集大地震。這23年來,地震學家一直密切觀察台灣地底的斷層,也不斷呼籲,距離下次強震來襲,台灣社會的防災準備時間有限。
台東地震的同時,加勒比海那一頭,颶風菲奧娜先是橫掃波多黎各和多明尼加等國,斷了數百萬人的水和電,再沿著北大西洋北上,雖然已減為熱帶風暴,但強風巨浪照樣重創加拿大東岸的海邊小鎮,多棟民宅被沖進大海,其中更包括一整棟公寓大樓。眼見房屋殘骸在海上載浮載沉,市長沉痛宣佈:「那個小鎮已經完全被摧毀了。」颶風過後的畫面,也讓人想到近20年前印尼蘇門答臘大地震所引發的南亞大海嘯,以及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引起的東北大海嘯。前者一天之內造成東非索馬利亞23萬人死亡、印尼亞齊省整個村落夷為平地;後者摧毀沿海許多城市,更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被日本首相稱為二戰之後最嚴重的災難。
即使是科技發達的美國,面臨颶風強襲,也是慘不忍睹。去年(2021)8月底,艾達颶風侵襲墨西哥灣,在路易斯安那州登陸後,沿著東岸一路肆虐而上,美東成了水鄉澤國,紐約地鐵站甚至因洪水倒灌而全面停駛,70多人因此喪命、近百萬戶停電停水,連野生動物也流離失所,隨著洪流游到社區,有人看到海豚在大街上游泳,有人打開家門遭到鱷魚攻擊……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2年第248期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