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的早晨電視天氣節目每日上午約七時及八時更新,而黃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下午約六時更新,旨在提供一個親切溝通渠道,讓市民了解天氣變化。由於天氣瞬息萬變,欲知最新天氣資訊,請瀏覽香港天文台網頁:https://www.weather.gov.hk 或 https://www.hko.gov.hk。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今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疫苗重症屏障達9成,加上踏入夏天,屬病毒低傳播期,目前是社會復常的黃金機會,他指應取消抵港航班熔斷機制,如果接種率到9成5,抵港人士可以居家隔離,恢復商業活動,但口罩令要維持,除在戶外運動或不擠迫的環境,都要戴口罩。 袁國勇又認為,公布每日確診數是不重要及過時,現時無法知道社會實際感染人數,認為入院及深切治療部留院數字才重要,作為防寬標準,確保醫療系統不會癱瘓。 至於有意見指,60歲以下人士不需要使用疫苗通行證,但袁國勇指,現時不可取消疫苗通行證,指推行不是威逼人打針,而是保障不能打針的人,又認為如果60歲以下的人不需要打針有違公平。而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在報章撰文,重申「疫苗通行證」仍屬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並且有助市民大眾和社會各界的社交經濟活動復常,同時制訂公共衛生政策亦必須顧及公眾利益及政策效果。陳肇始又指,這種倡議恐怕會減低市民接種意欲,重新引起猶豫態度,實非合適。
韓國在2016年發生一宗恐嚇醫美手術失誤,一名25男慘被放血30分鐘後致死,但醫療人員以有其他手術為由,置之不理,而主治醫生更直接下班,最後醫院院長及醫生護士都被控告。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19日宣判,姓張的醫院院長入獄3年,罰款1000萬韓元,姓李麻醉師囚2年,3年緩刑,罰500萬韓元,姓申的醫師入獄10個月,緩刑2年,罰1000萬韓元,姓全的護士罰款1000萬韓元。 案情指,25歲男生在該整形外科醫院接受下顎骨削骨手術期間大量出血,但主刀的張院長卻因為其他手術,沒有確認情況,置之不理最少30分鐘,只要求沒有牌照的全護士止血。從監視畫面可見,死者大量出血,甚至流到地上要用拖把清理,最後病人雖然被送到醫院,但陷入腦死狀態,49天後宣告死亡。
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之後,多間跨國企業宣布撤出俄國,其中飲品企業可口可樂在3月退出俄羅斯市場。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可口可樂撤出後,雖然仍然可以在商店上找到可樂,但價格已經翻倍,亦有企業趁機佔領可樂市場,推出山寨版「可樂」。 俄羅斯飲品生產商Ochakovo宣布,將推出「Cool Cola」、「Fancy」和「Street」,官方稱「Cool Cola」擁有可樂的標誌性味道,而「Fancy」、「Street」包裝配色則與芬達(Fanta)和雪碧(Sprite)相似。 Ochakovo並非首個推出翻版可樂,包括Slavda Group、Syktyvkarpivo等公司都已曾效仿可口可樂配方,推出Grink Cola、Komi Cola等山寨可樂。但有消費者就不滿「新可樂」味道,認為不甜及太多氣泡。 可口可樂的配方獨特,曾有傳言指,只有公司最高層知道全部配方,因此想模仿可樂,看來並不容易。
香港精神動力基金會的研究顯示,香港每20人就有1人患躁鬱症,而女性發病率就是更男的1.8倍,而普遍港人對躁鬱症認知偏低。 基金會最近進行一項有4000人參與的調查,發現有6成人不認識躁鬱症,精神科專科醫生李靖國表示,有人以為患者較多時間處於躁狂,但其實出現症狀沒有規律時間,患者情緒處於兩極,難以應付生活,而處於燥狂狀態會難以集中精神、自制力下降、過份熱情及魯莽,反而影響工作及人際關係。 調查顯示,有4成人願意與躁鬱症患者接觸,但6成人不願與患者指拖或結婚,7成受訪者對聘請患者感到卻步,擔心情緒影響同事。 香港精神動力基金會主席傅子健表示,心理問題比生理更難發覺,躁鬱早期病徵不明顯,提醒市民要提高警覺,又建議家庭醫生注意市民情緒健康,可及早轉介給精神科醫生。
是否所有散戶投資者都可以買賣對沖基金?不同種類的對沖基金設有不同的最低認購額限制: 單一對沖基金 =====> 50,000美元 對沖基金的基金 ====> 10,000美元 保本對沖基金 =====> 不設下限 值得注意,投資者須負的責任,只局限在他所投資的金額。 若投資於對沖基金,我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正如傳統基金一樣,對沖基金所徵收的費用,往往包括從投資者在認購金額中所抽取若干數額的首次認購費。此外,管理費、受託人或代管人費、行政費等, 全部都會每年從基金的資產中直接徵收。其他直接從基金收取的費用有成立費、核數師費、經紀佣金和其他實付費用。部分對沖基金更可能會收取贖回基金的費用。 對沖基金與傳統基金的重要分別之一,是多數對沖基金都會徵收「業績表現費」,而該項費用通常佔有關基金的回報額的某個百分比。 證監會規定業績表現費只能按照「新高價」的方式收取,即以每個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計算,有關基金須持續超越其先前的最高價,從而在回報方面取得絕對的增長。此外,業績表現費最多只能每年徵收一次。你可以在基金的銷售文件中查閱業績表現費的計算方法。 然而,上述有關「新高價」及徵費頻密度的規定並不適用於「對沖基金的基金」之成份基金。若對沖基金同時在基金本身及所投資之基金的層面徵收業績表現費,基金的銷售文件便必須清楚刊載有關安排。銷售文件亦須就所投資的基金提供業績表現費的計算和基準的摘要。
日本山口縣阿武町政府在4月向全鎮463名市民每人發放10萬日元(約6000港元)的疫情援助金,但有職員發現,一名叫田口翔多的24歲男居民戶口多了4630萬日元,隨即發現有人錯誤將全鎮的救濟金發到田口的戶口上,但田口卻不願歸還,更聲稱在網上賭場把所有救濟金花光。 當職務發現錯誤後,立即到田口家中,要求他歸還救濟金,起初他願意跟隨職員到銀行,但到銀行前卻突然表示不會歸還,而在當天起,田口每日都進行網上賭博,11天後,把所有救濟金只花剩6萬日元。 直至4月底,田口仍不願歸還款項,直至5月,鎮政府決定公開田口全名,並對他進行民事訴訟,之後田口才透過律師道歉,又指願意還錢,期後田口亦被警方拘捕。
香港家庭福利會日前公布2022「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發現較疫情前低0.21分,其中在「社會連繫」、「社會資源」和「生活平衡」的得分在較差水平。福利會估計結果因疫情造成,加上有兩成受訪者認為疫情令家庭關係轉差,有一半受訪者收入減少,認為官商民應加強合作,重拾「鄰舍互助」概念。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今年1月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訪問了2002名18歲以上與家人同住的市民,發現關於家庭內部的「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家庭健康」評分較高,但只屬一徜水平,而社會連繫」、「社會資源」和「生活平衡文評分就較差。而整體「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平均得分為6.10分,只是「一般」水平。 家福會又指,弱勢家庭,包括有家庭成員需要特別照顧或低收入家庭等,他們的評分跌幅較大,家福會鼓勵家庭成員無論同住與否,都可以以團隊合作分工,特別是照顧家庭成員。家福會指,貧者越貧不只出現在財政上,也在家庭幸福上出現,建議政府訂家庭友善的福利政策。
石澳相信是每對戀人都必定到過的拍拖聖地,不管是和情人的初次約會、小情侶彩色歐陸小屋前打卡、又或是結婚前拍的海枯石爛婚照,甚至是和家人沙灘天倫樂,都一定有石澳的靚景的蹤影。這個初夏,就趁著石澳巴士總站翻新、情人橋重新上色,不如重遊舊地,來一場石澳一日遊,重拾拍拖生活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