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bi-Kusa——綠玩意水草造景

鄒維新表示,龐大的水草造景和迷你的Wabi-Kusa各有特色。

(綜合報道)相比貓狗,養魚雖然跟主人的互動較少,卻有無窮樂趣!對不少發燒友來說,莫說是魚,魚缸內的水草亦十分講究,有些甚至不養魚兒,單獨以水草建構藝術造景。大家想學?一於跟本地專家鄒維新偷師,潮玩於日本興起的Wabi-Kusa簡易水草造景。 魚缸中的水草感覺像附屬品,其實「水草造景」是一門學問,如何利用不同水草、木及石材等塑造別具一格的水草缸,更是一門藝術。「有客人訂造水草缸只用作裝飾,不會在缸內養魚。然而,一般水草缸都會放魚,而魚又分為觀賞魚和工作魚,前者用於觀賞,後者會吃掉缸中如青苔之類的廢物,以保持清潔,牠們的排泄物更能為水草提供養分。」水草店水木林森負責人鄒維新,曾於有「水草造景奧斯卡」之稱的《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賽》和《美國AGA水草造景大賽》中獲獎,其「水草王」稱號,非浪得虛名。他指出,近年有興趣玩水草造景者愈來愈多,「我會建議他們先學習水草品種、生態等知識,之後才『升級』學構圖、透視等較藝術性的技巧。」 玩專業水草造景,要不少金錢「投資」,想便宜入門,近年在日本大熱的Wabi-Kusa(佗草)是個好選擇。「一般水草造景,長期浸在水中,有時要用機器為它們提供二氧化碳維持光合作用。但玩Wabi-Kusa就不用這樣做,由於選用具兩棲特性水草,它們部分暴露在空氣中,便能吸收到所需的二氧化碳,因此只需放在一般光照環境下便成。」除培養技巧的要求較低,Wabi-Kusa的水草造景設計亦比較簡約,器皿也不再限於玻璃水缸,可用瓦等材料製成器皿,營造不同效果。玩到悶,可把Wabi-Kusa放入水草缸中培育,作專業的水草造景材料,使用範圍十分廣泛。「現在已有水族商出產Wabi-Kusa專用燈等產品,ADA造景大賽亦設有Wabi-Kusa組別,證明這玩意愈來愈普及。」 想接觸魚類,不一定要養魚,放眼香港河海亦有不少。生態學家及香港魚類學會會長、有「魚博士」稱號的莊棣華教授指,「香港水域魚類眾多,就像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中華鱘,在香港都能找到。牠們頭部有電力感應器官,能偵測水底沙泥下的生物,可說是『史前雷達』。」提到電力,香港海域亦有一種名為電鰩的魚,牠們會用身上的發電器官捕食及退敵,以前漁民會用牠們捉弄小朋友,又有「震手鯆」之稱。 「香港甚至有被稱為『鱔王』的花鰻鱺,牠們可長至人腳般大小,十分珍貴。」不過,隨着城市發展、濫捕、沒規劃的基建及拖網、污染等問題,數十年間魚類數目大量減少。因此,莊棣華建議港人多和魚類接觸,認識大自然,從而學會保護牠們。 沙田新城巿廣場設立室內互動水族館「Aquarium Town」,內有四百吋巨型電子水族觀景窗,參觀者可用平板電腦把自己畫的魚類投射到模擬海底世界。同場有鄒維新的水草造景作品及由莊棣華設計的各式魚缸,展示顏色鮮艷的軟硬珊瑚、城門河不同位置的魚類等,商場同時舉辦「魚草浮瓶」及「日系Wabi-Kusa水草造景」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