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香港天氣回顧

二零一六年是多雨的一年。天文台全年錄得雨量3026.8毫米,比正常多四分之一。其中一月、十月及十一月的雨量更是正常的三至十倍。

大氣是三維結構,高空天氣變化會影響地面天氣。當華南上空出現西北-西南風的波動(即高空西風槽,天文台稱為高空擾動)並由西向東橫過沿岸時,地面空氣會上升,形成雷暴和大雨。西風槽多出現於春夏間,但去年西風槽比正常活躍。一月香港多次受西風槽影響,天文台錄得破紀錄雨量266.9毫米,是正常的十倍。而一月五日的大雨更令天文台發出有紀錄以來最早的黃色暴雨警告,並打破一月最高一小時雨量紀錄。[1]

二零一六年一月五日下午八時500百帕(約5-6公里上空)天氣圖,廣西與北部灣之間有一西風槽,風向出現明顯轉變。(來源:University of Wyoming

 

十月香港接連受三個熱帶氣旋影響,其中超強颱風莎莉嘉橫過海南島進入北部灣後,東南面的環流與東北季候風匯合形成大雨,香港多區出現水浸,港島柴灣更出現急流。天文台發出有紀錄以來最遲的黑色暴雨警告,並打破十月最高一小時雨量紀錄。[2]而全月天文台共錄得雨量624.4毫米,是正常雨量的六倍。

二零一六年十月十九日下午三至四時香港各區雨量分佈(來源:香港天文台)

 

十一月是香港的秋季,一般天氣晴朗乾燥,適宜戶外活動。但去年十一月下旬天文台於三日內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而全月雨量131.3毫米亦是正常的三倍。

氣溫方面,一月的超級寒潮為華南帶來嚴寒天氣,一月廿四日下午天文台錄得氣溫3.1度,是一九五七年以來首次。大帽山氣溫更只有零下 6度,多處出現結霜、雨夾小冰粒及凍雨報告。有市民拍得懷疑下雪影片,但由於當日香港上空冷空氣不夠厚,出現氣溫高於0度的暖空氣層(即逆溫層)[3],高空的雪落下時會融化成水,經過冷空氣層時再次冷卻為小冰粒或過冷卻水滴。過冷卻水滴是低於0度的液態水,一接觸地面物件便結成冰,稱為凍雨。由於路面結冰,令不少市民在山上滑倒受傷或被困,而消防員亦一度因裝備不足,拯救出現困難。

二零一六年一月廿四日天氣報告(來源:香港天文台)

 

繼二零一五年夏季天文台氣溫打破多項紀錄後,二零一六年情況持續。六月下旬天文台連續四日(六月廿四至廿七日)錄得氣溫超過 35度,打破一九六三年連續三日的紀錄,不排除是城市化以及熱島效應加劇的結果。而全年酷熱日數(最高氣溫 33度或以上)亦達到三十八日,成為新紀錄。

每年引致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數目(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

 

二零一六年共有九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比正常的5.9個為多,亦是一九九三年以來首次。二零一六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異常平靜,除了五月下旬南海北部的熱帶低氣壓外,上半年都沒有熱帶氣旋形成。不過其後有多個熱帶氣旋形成並接連登陸日本及中國,其中八月上旬的妮妲[4]及十月下旬的海馬[5]分別在香港以東的大鵬半島及汕尾附近登陸,引致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九個熱帶氣旋合共為天文台帶來767.1毫米雨量,佔全年總雨量約四分之一。

 

日期

熱帶氣旋名字

最高信號

天文台錄得雨量(毫米)

526-27

熱帶低氣壓

3

14.5

726

強烈熱帶風暴銀河

1

8.0

731-82

颱風妮妲

8

126.8

817-18

熱帶風暴電母

3

91.8

914-15

超強颱風莫蘭蒂

1

0.7

928

強颱風鮎魚

1

0.0

106-9

熱帶風暴艾利

1

34.0

1016-19

超強颱風莎莉嘉

3

418.8

1020-21

超強颱風海馬

8

72.5

總雨量

767.1

二零一六年引致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帶來的雨量(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

二零一六年破紀錄天氣事件摘要(來源:香港天文台《天氣冷知識》)

 

延伸閱讀:

[1] 二零一六年一月天氣回顧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pastwx/mws2016/mws201601c_uc.htm

[2] 二零一六年十月天氣回顧

http://www.hko.gov.hk/wxinfo/pastwx/mws2016/mws201610c_uc.htm

[3]《氣象冷知識》波波捕獲冰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2a8h-noBo

[4] 颱風妮妲的報告

http://www.weather.gov.hk/informtc/nida/nida_uc.htm

[5] 超強颱風海馬的報告

http://www.weather.gov.hk/informtc/haima16/haima_u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