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ab印尼推數碼銀行服務 亞洲第二間 特色產品將引進香港
本地金融科技企業WeLab昨宣布,與印尼綜合集團Astra透過共同持有「雅加達服務銀行(BJJ)」,在印尼推出數碼銀行服務Bank Saqu,成為繼本港虛擬銀行WeLab Bank後,集團在亞洲成立的第二間數碼銀行。WeLab創辦人及集團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兩間銀行會有雙向交流,除了把香港經營WeLab Bank的經驗帶過去,亦會將當地測試成功的產品特色引入香港。
龍沛智透露,WeLab Bank於2020年成立後數月,已萌生把技術輸出至東南亞的想法,計劃印尼建立數碼銀行。憑藉在港累積的經驗,籌備Bank Saqu銀行系統的時間大為縮短,由獲牌至推出僅需6個月,相比一般需時18至24個月快。
Bank Saqu針對年輕「多工創業者」
他指出,Bank Saqu目標客群是印尼年輕一代,尤其是「多工創業者(solopreneur)」,即身兼數職,「日間有兼職工作,夜晚做KOL,同時亦管理e-commerce(電商)小店。」當地數碼經濟成長急速,容易開展零工經濟(gig economy)。他引述市場報告解釋,2030年多工創業者數目將達到1.17億,佔印尼人口三分一,但他們收入或不穩,有多重收入來源,令財務管理更繁瑣。
Bank Saqu在同一賬戶中,最多可設定20個子賬戶,方便客戶管理多元收入及日常開支,「即使單一收入來源亦可用到此功能,分別負責儲錢買車、買樓」;該行亦設「餘數儲蓄」子賬戶,當客戶用二維碼支付,可把付款金額調升至整數,如5000、10000或50000印尼盾,付款後的餘額會自動儲存於指定的子賬戶,可獲高達10厘年息。
冀速吸百萬客 5年內收支平衡
他預告,「今次輸出是雙向的,在印尼試完後亦會搬回香港,大家可期待某些產品特色會在香港WeLab bank出現。」雖然兩間數碼銀行可互相借鑑,但兩地市場策略有差異。龍沛智直言,香港人口較少,每人都有幾個銀行戶口,但財富量多,故不是只重視開戶,而是貸款及財富管理。印尼人口龐大,人均GDP不高,冀盡快開設銀行戶口,首要為吸納客戶,希望最短時間內有過百萬客戶。明年會推出貸款和投資產品,有信心在3至5年內達收支平衡。現時Bank Saqu約有150員工,傳統銀行BJJ部分則有逾200名員工。
龍沛智補充,暫時要把印尼銀行做大做好,有與滙豐在馬來西亞合作,之後會否再進軍其他國家暫時言之過早,因新業務的投入會分散注意力。目前資本市場及投資者希望公司可穩健及長期發展,而非不停增長,故明年專注現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