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受訓兩周設計電玩考創意

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互動設計與遊戲開發系教授趙雲祺(右一)表示,通過遊戲設計,可提升學生對藝術的認識;另外三位為參與課程學生,左起為趙雋軒、羅文杰及Daniella Bilo。

(綜合報道) 不少中學生喜歡「打機」,然而,卻很少人會創作遊戲。早前,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SCAD)與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之友合辦了兩星期的「夏日藝術活動2015--點只打機咁簡單」,對象是三所中學的中三至中六學生,讓他們通過設計電腦遊戲訓練創意,稍後還會把遊戲上載於藝術館的網頁,讓公眾試玩。Elsie早前在該課程的畢業禮前,跟有份參與的學生和教授傾過,了解同學在課程之中,如何提升創意。 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藝術)莫家詠跟Elsie講,「夏日藝術活動」每年會按不同服務對象招生,通過特別設計的藝術課程激發學員們的藝術潛能,今年則以青少年體驗高科技學習及社會共融作為前提,並在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親切(TREATS)機構的協助下,聯絡了其參與社會共融計畫的網絡學校,包括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九龍工業學校和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最後由老師提名了十七位修讀視覺藝術或設計與應用科技科目的學生參加,當中包括本地學生及少數族裔學生,讓他們提高對藝術及科技的興趣,並學習與人相處及合作的技巧。 其實,自從智能電話普及化,連向來不「打機」的Elsie,也常收到朋友們不同遊戲的邀請,可見現時「打機」已非青少年專利,也反映遊戲設計業的蓬勃。 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互動設計與遊戲開發系教授趙雲祺形容,為期兩星期的「點只打機咁簡單」課程,可說是該院校四年制學位課程的「超濃縮版」,課程內容除了包括遊戲設計、教授現時於行內採用的電腦軟件應用外,也讓同學接觸不同的遊戲,讓他們了解遊戲的範圍和可能性,並體驗到設計和製成品或會有所不同。 「遊戲設計也是藝術的一種,在課程中也會引導他們去想『遊戲如何感動你?』、『甚麼是藝術?』等問題。」趙教授說當同學有對遊戲的概念後,就要開始嘗試設計自己的遊戲,而校方也要同學思考遊戲的趣味性、獨特性,強調不可抄襲。「最重要是創作性,因為香港學生喜歡玩某類遊戲時,就繼續設計某類遊戲,忘記了創作,所以要鼓勵同學放下已有的東西,創作新事物,不要創作跟別人一樣的事。」 另外,在創作過程中,同學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創作的方向錯了,需要趙教授帶他們「重回正軌」。「例如要他們講解創作故事內容時,卻花很多時間講述遊戲中的機關如何運作,或玩遊戲如何取分等。」此外,同學們有時在描述畫面內容時,用詞過分空泛也是問題。「例如說畫面『好快』、『好勁』,具體是怎樣呢?」 Elsie看過三所學校同學的作品,包括是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的「Rolling Mayhem」、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的「The Adventure of Stitch」及九龍工業學校的「Car Adventure」,主要是屬於控球或冒險式遊戲,當中畫面設計也頗有水準,其中兩個冒險遊戲,同學更分別為他們創作了故事背景,讓他們的遊戲更全面,其中在新學期升中四的九龍工業學校學生趙雋軒就透露,希望藉遊戲帶出不可逃避問題的正面訊息。 「『Car Adventure』的遊戲背景,設定在一個農村內,村內的人因逃避生活壓力而濫藥,因此產生幻覺,出現了另一個世界,玩遊戲的人就要在這世界內探險,並駕車找回家的路。」趙雋軒說構思出這個遊戲,是有見現時部分年輕人有濫藥問題,希望他們不要害怕壓力和生活問題,應要積極面對。 至於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升中五學生Daniella Bilo,則跟同學合力設計了一個控球遊戲,玩家需要在起點開始,越過不同障礙物去到終點。Daniella說,在設計遊戲的過程中,她和同學都有不同的意見,為了達成共識,最後大家都要好好溝通,把大家的意見綜合在遊戲內。 另外,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的升中五學生羅文杰,則認為遊戲設計的難度,是要構思如何使遊戲的故事背景更有趣和好玩,例如他和組員設計的「The Adventure of Stitch」,就是地底世界的冒險遊戲,當中有森林又有城堡,也展示了他和組員的創意。 Elsie看過了同學創作的三個遊戲,有的已經初步完成,有的仍在起步階段,但趙教授透露,一般的電腦遊戲,都是由數十人合作,經過整年才能完成,因此在兩星期內,同學只可以初步設計遊戲的框架,了解設計的步驟等,即使有些表面已完成的作品,仍可不斷改善,或增加遊戲的難度等。Elsie知道,三位同學的作品,稍後日子將上載於香港藝術館的網頁,有興趣的家長和同學不妨留意。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