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佢唔到的三種理財攻略

有時扭轉一下固有思維,理財規劃或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年美劇、韓劇流行玩劇情反轉再反轉,令觀眾一邊大呼被編劇愚弄,一邊繼續追看劇情。回到現實世界,除了時局發展不時出人意表,原來一些實用理財攻略,往往顛覆我們對理財的固有概念。

簡單一招即賺30厘息

港股大時代結束後,不少散戶輸到怕,加上低息周期一再加時,因此開始熱切追逐高息股。當人同此心,傳統高息公用股率先被炒上,不少豪派特別息的二、三線股,亦獲散戶追捧,例如剛公布業績的合和公路基建,雖然全年純利輕微倒退,但因為派發特別息,息率回報因而推高至十厘,股價即時被炒高逾一成,可見投資者確實求息若渴。

但與其花錢追逐高息股,倒不如用簡單一招即賺30厘利息回報。當你考慮入手高息股前,應該先看看自己拖欠多少卡數或私人貸款,這類高息債罰息高達30厘是等閒事,先利用手頭資金把舊債清掉,原本要進貢給銀行的利息開支便袋袋平安,更毋須承擔利息除淨後股價打回原形的風險。

投資都可以「慢活」

美股位處歷史高位,加上總統大選等多項不明朗因素,不少超級富豪都增持現金,其中最具指標性是股神巴菲特,雖然他去年在給股東的信中提到現金較股票更危險,但他的投資旗艦巴郡持有多達727億美元現金,意味股神寧願增持現金慢慢等待投資機會。

股神這種策略我們都曉得,不過到我們落水投資時,又會認定自己手頭資金有限,唯一選擇便是炒多幾轉增加贏錢機會。但有正職在身的上班族,試問日間有多少時間可以時刻留意大市,捕捉出貨入貨機會。另一種促使我們偏好短炒的原因,是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把投資視為娛樂,當然你會反駁股神都視投資為興趣,但股神投資的滿足感是來自發掘優質股,並長線持有坐享投資收成。要撇甩密密炒得個桔的命運,不妨學習「慢活」式投資策略,雖然等待低吸時機很沉悶無聊,但你毋須再盲目追逐市場風向及消息,並可以慢慢消化市場資訊,從中發掘值得入手的投資機會。

理財規劃宜短不宜長

提起理財規劃,大家都會想起以退休或結婚作目標、年期以十年起標的儲蓄馬拉松。正因為目標太長遠,令不少上班族明知應及早啟動理財規劃,但行動上仍採取消極態度。假如你都是其中一份子,此項攻略可能會重燃你對理財規劃的興趣,便是理財規劃宜短不宜長。

此策略聽起來很神奇,但道理很簡單。長線的理財規劃都是建基於我們對未來的假設,但事實上人生有許多變數,例如你目標是結婚,可能明年就會與另一半分手,又例如你目標是用十年時間儲100萬元,到數年後因為跳糟升職人工倍增,儲蓄年期就可望減半。其實策動理財規劃最大的好處,是在過程中你可以重整儲蓄、開支及投資部署,起步時選用三至五年為一階段的年期,不單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及士氣,並可按實際情況修訂計劃,減少半途而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