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人的歧視

 

 

對於病人和他們的家人而言,患上思覺失調是人生的一大挑戰。作為與病人並肩作戰的醫生,看見病人戰勝病魔,卻因為社會上對於思覺失調的誤解和歧視而未能重新融入社會,我往往感到痛心。病人十分重視他們身邊的人,例如僱主,同事,同學和親戚對他們的看法:會否因為他們患上思覺失調而對待他們異於常人或認為他們比常人遜色。跟患上任何一種病的病人一樣,思覺失調的病人最希望可以重拾昔日的生活 。
社會上對於思覺失調的誤解和歧視正正是病人重新融入社會其中最大的絆腳石,甚至令病人諱疾忌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

誤解和歧視是傷人的,因為病人由一個完全的人被矮化成為一個殘缺,價值較低的人,同時被附上厭惡性的標籤。在2009年,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劃 (JCEP) 設計了一個調查,由香港大學執行,隨機以電話訪問了一千名市民。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受訪市民認為思覺失調的患者具有危險性和不能預料,並且不會尊重他們的看法。超過八成受訪市民同意即使兩名申請者具有類同的經驗和背景,僱主會優先考慮沒有患上過思覺失調的申請者。此外,超過一半的受訪市民對於思覺失調有不正確的概念。 這些結果全都反映社會上對於思覺失調病人根深蒂固的歧視。

可幸的是,調查同時發現對於思覺失調認識較深的市民對病人的歧視較少。這反映了向社會大眾灌輸有關於思覺失調的正確知識的重要性。 調查也發現,若市民從傳媒接觸到有關於思覺失調病人負面的報道,對病人的歧視更嚴重。 由此可見,大眾傳媒是消除歧視不可缺少的一環。
除了醫生和藥物,思覺失調的病人還需要社會上的每個人合力摒棄歧視和誤解,才能享受光明的人生。

陳喆燁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
臨床助理教授
暨思覺基金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