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末代沙皇宮殿

(綜合報道)俄羅斯的克里米亞(Crimea),稱得上是擁有雙重身分的可人兒,她曾因地理位置而淪為各國爭奪地,二戰時更因舉行國際首腦會議而名揚天下,不過在充滿沉重歷史背後,又因美麗風景和怡人氣候成為俄國人的療養樂園,我在當地名城雅爾塔(Yalta),於末代沙皇古宮便見盡其沉重及輕鬆兼備的獨特個性。 提起克里米亞(Crimea),大眾或仍記得早前俄國跟烏黑蘭之間的爭奪糾紛,只是這現屬俄羅斯的動人半島,大局似已塵埃落定,來到當地非但沒想像中的緊張沉重,反而處處滲輕鬆氣息。我們沿當地海岸遊走,雖遇上迷濛天氣未能盡窺美景,但每當雲霧飄散,這顆黑海明珠的光芒還是令人驚艷。或許這號稱一年擁有三百日陽光的迷人國度,就是因天時地利,一直深受俄國人喜愛,成為療養勝地,不論是昔日的俄國文豪或領導人,每到夏日都會前來度假,就連沙俄時代的皇帝也不例外,像來到克里米亞名城雅爾塔,便找到數座曾由沙皇及俄國貴族擁有的宮殿建築,而當中最受注目的,便非里瓦幾亞宮(Livadia Palace)莫屬。 這座曾屬於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夏宮,早於十九世紀中葉已由皇室擁有,及至1911年尼古拉二世將舊宮拆掉重建,即變成了現在所見的典雅模樣。雖然里瓦幾亞宮擁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瑰麗外表,惟最顯赫之處,卻是其於二次大戰時的特殊角色。話說當年國際形勢緊張,美、英、蘇三國領導人——羅斯福、邱吉爾及史太林進行會談,最終決定選址克里米亞舉行世紀會面,促成了改變世界格局秩序、對當代影響深遠的雅爾塔會議。現在宮內的雪白雲石大廳,除放有三巨頭的塑像,還把會談時的圓桌布置成當年模樣,又將當時的相關新聞及資料一一呈現。至於想了解沙皇生平,則不妨登上二樓,這裏陳設了尼古拉二世的辦公室,更有其一家居住過的房間,從中可認識末代沙皇的生活點滴。 若說里瓦幾亞宮以其歷史意義見稱,那另一邊廂的沃龍佐夫宮(Vorontsov Palace),則定是以華美建築取勝。這座在前蘇聯時期又稱為盧普卡宮(Alupka)的宮殿,於1848年落成,是沙俄時期專責管理雅爾塔地區的沃龍佐夫伯爵的夏宮。它不但屬克里米亞最大及最古老的宮殿,其設計更匠心獨到,據說雅爾塔會議舉行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入住里瓦幾亞宮,而英國首相邱吉爾便下榻於此。 不說不知,古宮特別從英國找來有份打造白金漢宮的建築師Edward Blore負責籌建,據說當時共耗資約九百萬盧布興建,難怪甫到宮殿大門,即有英式城堡的影子。不過當我們進到宮內,才發現沃龍佐夫宮的建築風格極為多變,不但集合了哥德式及摩爾式的建築風格,就連各個客室,也特意採用了不同國家的設計特色,我們逐個客室遊走,這邊廂是橡木地板,那邊廂又有中國風格的竹簾,室外庭園又有矚目的大理石獅子,宮殿每個角落均找到細緻工藝。 不過最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是舉行宴會的大廳,還有一個典雅歌德式室內花園,只見牆壁滿布翠綠植物,一排瑰麗玻璃窗正對着崖畔大海,景致極優美,若遇上好天氣,更可走出崖畔,眺望克里米亞聞名的湛藍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