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兩房戶縮水面積減少60呎

公屋關注團體不滿新公屋設計,認為重建後居民被逼「搬細屋」。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房委會近年使用「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模式興建公屋,有團體質疑新模式下,新建的兩睡房公屋單位面積,較原來單位縮少約六十呎,批評政府為增加單位數目,而縮少單位面積一成半,令住戶被逼「搬細屋」。不過,有學者指出房委會改善了單位圖則,令單位更為實用,又可節省租金。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房委會十多年前起採用「因地制宜」的設計模式興建公屋,放棄標準設計。 龍田居民服務社總幹事林偉文表示,白田邨重建令現時二千三百多戶白田邨居民需要搬遷,但安置公屋的兩睡房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只有三十五平方米(三百七十七呎),較同區近期落成的公屋單位少約三十呎,亦較早前落成的石硤尾邨少約六十呎,縮水一成半,但一至二人單位、二至三人單位及一睡房單位差異則甚少。 林偉文指出,房委會在一三年六月就公屋興建模式加入「整體構件式」設計,取代原來「○八年版」,但「一三年版」下的新公屋兩睡房單位卻明顯縮水,質疑當局為滿足公屋供應,「劏細」單位,令居民重建後居住環境不升反跌,被逼「搬細屋」。 他續指,房署規定公屋每人有不少於七平方米的室內樓面面積,三十五平方米按五人單位計算,人均面積僅僅符合房署規定下限。 本報翻查資料,近年落成的兩房單位室內樓面面積為三十六點五七至三十七點九三平方米,對比一一年前數年落成的公屋兩房單位,室內樓面面積均超過三十七平方米,部分超過四十一平方米,近期落成的公屋兩房單位明顯較細。 不過,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劉國裕表示,房委會過去數年改善公屋單位設計,令單位更為實用,「例如推門後面可以放個櫃,廚房和廁所也好用一點」。他相信,由於空間使用率提升,所以房署可將大單位的樓面面積減少,但「單位更好住」,而且單位租金亦會因面積減少,而有所下降。 另外,領匯轄下逾百個停車場將於下月一日起全面加租,平均加幅達到百分之九,高過通脹,其中領匯轄下的健明邨停車場的私家車固定月租車位收費,將由現時的每月二千四百五十元,增至二千八百一十元,加幅接近一成半。「愛駕權益會」聯同民建聯,昨日發起汽車遊行,在車輛張貼反對加租的標語,由黃大仙出發駕車遊行到觀塘領匯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