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順倡加高樓底 向上創造居住空間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住屋是本港目前最嚴峻的問題,不少基層人士須住在空間狹小的劏房,生活質素惡劣。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圖)提議屋宇署放寬住宅樓底高度限制至三米七,讓住戶在單位呎數不變的條件下,利用高度配合家具布置,創造宜居空間。他指出加高樓底並不會影響樓宇結構,社會亦對住屋空間有實際需要,認為有關建議值得考慮。 現時不少基層人士住在舊樓或工廈劏房內,吳永順曾到訪一位長者位於深水埗的住處,其睡牀只是一塊加裝在座廁上方的木板,每晚睡覺也要彎身上牀,環境惡劣。加上部分工廈劏房並沒有窗戶作通風和採光,單位旁邊更可能存在具安全風險的作業,有時甚至走火通道亦被劏房間隔阻塞,根本不適合居住。 吳永順直言這些住所有如「現代貧民窟」,惡劣的居住環境和香港先進的社會發展不成正比,但為何還有人住在這些「貧民窟」?吳認為主因乃是樓價超出這些基層人士的負擔能力,但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單位面積直接影響樓價,未來居住空間「愈住愈細」的情況似乎無可避免。 然而吳永順指出,即使單位呎數有限,亦不代表不能提供宜居空間,突破的關鍵在於高度。他指現時本港的住宅每層樓底高度約二點五至三米,最高則可建至三點五米,他提議將樓底高度限制提高至三點七米,讓住戶利用家具布置,善用額外的空間。他舉例指,可將單位內的地台加高用作儲物,或利用碌架牀將睡牀升高,騰出牀下空間等。「要運用立體思維,將想法由area(面積)變成volume(體積)。」 吳永順承認,每層樓層加高至三點七米後,會令整幢樓宇的高度增加,須得屋宇署批准,但他認為社會對居住空間有實際需求,而做法亦不會影響樓宇結構,技術上亦可行,認為此建議值得屋宇署考慮。 針對年輕人住屋問題,吳永順又提出共享空間的建議。「年輕人工時長,留在家的時間短,加上人人手執平板電腦,連電視機也不需要。」他認為只要在住宅周邊提供足夠社區設施,只有一百五十呎的單位已能滿足他們所需。 建築師學會早前舉辦比賽,由一批年輕建築師為一個一百五十呎,樓高三點七米的單位設計間隔及家具布置,賽果將於下周三公布,勝出作品的示範單位將在科學園展出四個月。吳永順亦會出席下周一由仁人家園舉辦的討論會,分享對本港貧窮房屋問題的見解。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