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李光耀留給香港的遺產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國葬昨日舉行,國民在雨中夾道相送,他留給新加坡的豐厚政治遺產毋庸置疑。李光耀施政以新加坡利益為先,其遺產的受惠者卻不限於新加坡。他對國際形勢的洞見,成為中美等多國領袖治國的重要參考,即使在昨天,仍獲中國官員引用來論述香港的民主發展問題。 新加坡和香港上演「雙城記」,各有勝負,李光耀公開表示過羨慕香港在這場競爭中享有優勢,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對香港友善的強鄰作為腹地。 新加坡的腹地是馬來亞半島,上世紀馬來亞擺脫英國殖民地統治,李光耀並不希望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只是執掌聯邦政權的馬來人政黨忌憚華人勢力,逼迫人口佔八成是華人的新加坡脫離聯邦獨立。 不挑釁強鄰 有利己茁壯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不是友善分手,政治和經濟利益並不一致,李光耀為新加坡謀求生存和最大利益,數十年來都盡量避免挑釁馬來西亞和另一強鄰印尼,以務實外交來確保新加坡有穩定環境來發憤圖強,提升人民生活質素。 李光耀的治國模式,部分移植到中國,就是「和平崛起」策略。打從鄧小平時代,中國已經在多方面以新加坡為師,結果同樣創出非凡成就,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李光耀成為歷代中國領導人的「智囊」,他對國際大勢和兩岸關係的洞悉和遠見,即使在今天的香港,都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副主任周波,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二十五周年座談會上,引述李光耀的評論,指香港民主發展必須按照中國憲法和基本法推進,否則只會與中央產生摩擦。 這番話是李光耀十五年前訪港時說的,當時政制爭議尚未尖銳到今天的地步。早在香港回歸前,李光耀已經以其一貫實用主義的思維,指出內地不想香港做中國政治模範,只想香港成為中國的經濟模範,內地同意「五十年不變」並非因為香港值得仿效,而是基於香港具有經濟價值。 從統一穩定 看政制發展 十年前他訪港說得更白:中央不會讓香港通過自身的政治民主化,成為挑戰內地政治制度的屠城「木馬」。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昨日強調,基本法不是為某些勢力提供舞台,讓其有機會奪取香港管治權,進而把香港變成獨立政治實體,或者改變國家的根本制度。可謂十年前後的遙相呼應。 李光耀能夠從國際博弈,以及中國政府堅持國家統一和穩定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在民進黨政府搞台獨的年代,他指中國訂立《反分裂國家法》,令美日一些對北京反對台獨決心存疑的外國勢力死心。港人今天可以拿來類比中央以七種語言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白皮書》,英美政府不反對普選特首方案「袋住先」的態度。 李光耀憑其高超的政治智慧,與強鄰互利共存,結果為新加坡創造舉世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迹,得到國民敬仰和國際重視。這個成就,以及他留下的真知灼見,實在值得港人深思如何處理對內地的關係,才可為香港帶來最大利益。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