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與行動之間

在結構與行動之間

在結構與行動之間,往往存在著對立與矛盾。說著人要為自己努力的同時,卻又發現,人在大環境與結構底下是如此渺小。

「你知道做出一顆飯糰需要用多少的水嗎?從大米的製作開始計算,總共需要270公升的水,這些稱為『虛擬水』。大部分的人都沒注意到這些水,但如果能去想像看不見的水,世界會因而變得寬闊。」

這是日劇「重版出來」中,漫畫家三藏山老師對徒弟的勉勵,期許他在創作時能夠有更寬廣的視野。而社會科學在研究、探討現象時,也是不斷提醒人「虛擬水」的存在──也就是那些肉眼看不見,但確實影響事件、左右人們的因素;可能關乎家庭環境、法律制度、文化種族…,稱之為「結構性」的因素。

每個人的養成都仰賴「虛擬水」的澆灌,倘若在看待事情、面對他人時能運用「虛擬水」的概念,也因而明白,在每件事、每個人的背後,還有著外加其上的結構;也因而能瞭解,一個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也許早在他行動前,就被錯綜複雜的結構所牽引,甚而被決定了。

意識到結構對人的影響,視野也跟著提昇到另一個層次:原來問題的成因與解決,不能只單就個人或表層的因素;原來,世界比想像中來得遼闊。於是,當遇到任何狀況時,好像只要告訴自己:「那是結構使然」,或者告訴自己:「那不是我的錯、沒我的事」,心就能安定下來。

然而,事情總不是那麼簡單。

近來發生的食安風暴,一改以往「不差我一人」的心態,不少人在各地響應抵制行動。而對於工廠汙染、海洋汙染等環境議題,人們也紛紛站上街頭,想要撼動那遙不可及的結構。民間也有許多相關的組織成立,希望藉由人民草根的力量,來補足結構面的不足。

如果說結構屹立不搖,這些人又何以站上街頭?他們是不自量力,還是因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相信多數人都看過消瘦的北極熊站在浮冰上的影片,或是看到報導指出,在動物的殘骸內發現大量垃圾。看到這些畫面的當下,多少會有些感慨及憐惜,但緊接著可能又想:「歷時百餘年的開發所造成的破壞,早已成就那難以摧毀的環境結構;而區區一人、勢單力薄又能改變些什麼?」所以往往在怵目驚心的畫面中閃過一絲感嘆,然後就將之淡忘:「反正,那不是我造成的。」

也許我們忘了,每一個結構、每一種環境的生成與強化,都在於個人行動的累加,而若要鬆動它,同樣需仰賴個人行動的累積。

最近在網路上流傳一支名為「愛地球人生」的短片,影片中的主角進行一項實驗,想知道一週都不製造垃圾的可行性。於是他隨身攜帶容器、餐具以及環保出,不買有外包裝的食物,並將購買的任何食品、飲品都裝入自備的容器內。實驗下來,一週只累積了幾張衛生紙。

這個實驗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影片激勵之下,有不少人開始效法。在實踐環保生活的過程中,看著保鮮盒裡的漢堡,以及保溫杯裡的奶茶,人們為著自己做了好事而感到滿意。或者遇到店員堅持環保袋裝不下,好意要給予塑膠袋時,仍舊努力將商品塞入不被看好的環保袋裡。在贏得便利與環保拉鋸戰的同時,也贏得對自己的肯定。

這是一種為了更好的環境而做出改變的成就感,也是對於參與在扭轉環境的行列中所獲得的興奮。

身為一名消費者,更是一名結構底下的行動者,當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結構性因素時,一方面開脫了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人的自主性也被架空,像是受到結構束縛的傀儡,無法替自己決定什麼,那是多麼地無奈又無力。

雖然個人行動在龐大的結構底下確實微不足道,但對於努力實踐的行動者來說,這一點一滴的作為,都是意義重大的。當行動者做到了,才發現,行動不單只是被結構所牽引,藉由各種方法,是有機會撼動結構的。

透過反思結構因素,讓人有寬廣的視野,而透過個人的行動與實踐,則讓人有一種踏實的感受。也許,結構與行動從來就不只是對立與矛盾的存在,也許,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著我們去發現。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