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島嶼原民 ─ 霧臺澤蟹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在台灣中南部釀成嚴重災情,我當時緊急受派任務至屏東縣林邊、佳冬、崁頂等鄉鎮調查受災動物,親眼目睹天災帶給人們無情的苦難,也感受到從各方湧入、無遠弗屆的愛心援助。然而,同樣身處災區的野生動物,卻鮮少有人關懷牠們的受災狀況,更遑論給予適當的保護與援助。莫拉克颱風以驚人豪雨之勢撲擊而來,首當其衝無疑是災區內的水生生物;據統計,位於高屏溪中上游的屏東縣三地門鄉累積雨量為全台之冠,鄰近的霧臺鄉更因大雨挾帶土石沖毀聯外橋樑,全鄉交通中斷,恍如孤島,而此處也正是霧臺澤蟹的家園。

風災過後,毀壞的伊拉橋改建成更大、更寬的霧臺谷川大橋,霧臺鄉民重回日常,但同為霧臺原民的霧臺澤蟹回來了嗎?

初尋霧臺澤蟹的過程並不是非常順利,我依據文獻、調查記錄、水系資料所選擇的幾個調查樣點,都無法尋得牠的蹤跡。在一次無意間翻弄路邊小山澗下的落葉堆時,赫然發現爛泥中有一隻全身覆滿斑點的小螃蟹,雖說許多種澤蟹的幼蟹身上都有斑點,不過細細端詳眼前這隻小螃蟹的色澤、形態後,我重燃信心,決定往小山澗的源頭找去,終於發現霧臺澤蟹和牠們生活的家園。不知是否該處地質使然,或受到921地震、莫拉克颱風等天災影響,霧臺澤蟹的棲地普遍可見大小不一的碎石間雜其中,棲地樣貌多不穩定。調查過程中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霧臺澤蟹通常不與其他澤蟹家族成員在同一時地出現,鄰近樣點卻常見數種不同淡水蟹共同棲息,是否有生態學上的因素影響,例如競爭或生態區位特化,值得深入探究。

霧臺澤蟹是一種生活在陸上的淡水蟹,與餐桌上常見的海蟹(例如紅蟳、花蟹、三點蟹)不同,淡水蟹經演化而適應陸地環境,終生不返海,大多分佈於陸地小範圍淡水環境,長久下來容易形成地理隔離而演化為新種。最古老的化石證據顯示,淡水蟹早在2000多萬年前登陸,造就現今全球各地都可見到許多當地特有種淡水蟹。研究也證實,早在500萬年前台灣島形成之初,拉氏明溪蟹(台灣第一種被命名的淡水蟹)也約於同期登島拓殖,可以算是最早的「原住民」之一,經長期演化,台灣現有的淡水蟹全都是台灣本土的特有種。

淡水蟹與海蟹的生殖方式也大不相同,淡水蟹採用精兵策略,以適應陸上劇烈變動的環境,有三大特點:第一是產卵數量少,一次產數十至上百顆卵,卵粒大,每顆卵都能孕育出大型幼蟹。其次是不經過幼蟲期,由卵直接孵化成幼蟹,以避開較不適合陸地環境的幼蟲階段。第三是增加親代照顧,母蟹會把卵產於腹甲內,在幼蟹孵出後仍攜於腹甲保護數星期,等待幼蟹發育完整或雨季過後再釋放。

根據我的觀察,霧臺澤蟹的母蟹產卵數約10~30顆,數量取決於母蟹體型大小,因母蟹具有抱卵與抱幼等親代照顧行為,絕大多數的卵皆可孵化成幼蟹。這些淡水蟹特化出的生殖方式都是要確保每一隻出生的小螃蟹能有最高的存活機會,相同的生殖策略也出現於同屬淡水十足類的淡水蝦、淡水寄居蟹,這是牠們能在陸地上繁衍不息的傳家本領。

文獻也顯示,淡水蟹嗜吃腐爛動植物的食性,對於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扮演了關鍵角色,淡水蟹如果因為天災或人禍而消失,可能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瓦解。另有研究指出,水域中的淡水蟹種類與數量,能反映出該水域的污染情形、水質好壞與棲地完整性,例如霧臺澤蟹對棲息環境的要求較高,同一棲地內也多無其他大型淡水蝦蟹與其競爭資源,因此可藉由直接觀察其生存狀況,間接了解水域的健康狀態,可說是相當優良的淡水域指標生物。

莫拉克風災過後,我所任職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2010年1月起,展開對災區內霧臺澤蟹的調查與後續監測,結果發現,由於該處棲地土石不穩、連年豪雨成災,加上許多復建、開發工程的人為干擾,現在只能在極少數終年有水、棲地較穩定的地點發現少量個體。雖然牠們可上溯至水源處或下挖至潮濕處度過枯水期,夏季多雨時也能離水而居或藉由群聚行為抵抗強大水流,而得以安度豐水期,但身處易受大雨與工程侵擾的不穩定棲息環境,無家可歸的霧臺澤蟹縱使有通天本領,也難逃一劫。近幾年調查下來,我們看著多數樣點的霧臺澤蟹族群數量大幅減少,以致面臨消亡命運,思及這群霧臺原民未來的存續,著實令人憂心。

霧臺澤蟹小檔案

霧臺澤蟹(Geothelphusa wutai),台灣特有種澤蟹。1980年代由海洋大學教授游祥平採集,1994年由澎湖科技大學教授施志昀以模式地命名發表,現知僅存於屏東縣霧臺鄉。

全身遍佈深褐色斑點;背甲雙色,上半部呈深褐色。

生性害羞、性情溫和,多躲藏於溪邊石下或鄰溪挖掘淺穴棲息,夜幕低垂時現蹤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