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憂雷曼翻版 歐銀CDS急升

處於歐銀風暴風眼的德銀,其一年期CDS創歷史高位,其他CDS亦升至歐債危機以來新高。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儘管歐洲銀行股昨日普遍喘穩,但導致近日區內銀行股價大跌的主要元兇─┴銀行「緊急可轉換債券」(Coco Bonds)爆煲陰影至今仍揮之不去。市場憂慮雷曼爆煲翻版,投機者落注賭歐銀債務違約,滙控(005)、渣打(2888)和德銀等歐洲大型銀行之信貸違約掉期(CDS)同步急升。至於德意志銀行昨以行動證明其實力,突然宣布回購逾400億元債券,向市場派定心丸。 追蹤30家企業次級CDS的Markit iTraxx歐洲金融指數,周四曾升至331點,為2013年以來新高;其中,滙控5年期次級債CDS大升34點子至314點子,創紀錄新高,較2009年的300點子更高;該行1年期次級CDS亦升30點子至205點子,創2011年以來新高。早前市傳可能無法償付債息的德意志銀行,其CDS也大升,1年期CDS更創歷史高位,3年期、5年期及10年期CDS全部創2011年11月30日以來新高,為歐債危機以來最差。另外,德銀昨日宣布回購折合約54億美元(約420億港元)的歐羅及美元計價高級無抵押債券,2016年的融資計畫將不受影響。該行表示,今次回購反映德銀「流動現金狀況強健」。 銀行業分析師指出,CDS大升反映投資者日益擔心銀行Coco Bonds出現違約,尋求CDS自保,令「保費」貴上加貴。 對於近期歐洲銀行股大跌,《華爾街日報》作出詳細解讀。該報指,近期全球經濟轉弱,加上利率持續低企,均令歐洲銀行業經營日益困難,石油價格大跌亦增加了歐洲銀行能源放款壞帳的風險;此外,當局收緊銀行業風險活動的規管,又削弱投資銀行部門的盈利能力,種種不利因素交疊在一起,令歐洲銀行業出現持續的「盈利危機」。 在盈利前景欠佳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歐洲銀行業用以支持資本充足水平的Coco Bonds開始避如水火,原因是按照條款,銀行方面可以單方中止付息、債轉股甚至撇銷相關債券,令投資者顆粒難收,本金和利息均落空。這一因素導致歐洲銀行業近期CDS大升、股價大跌。 德銀Coco Bonds近日價格大幅下挫,部分債券價格上個月下跌了13%;該行股價今年以來亦已下跌達40%。 分析師認為,歐洲銀行業的盈利前景正受多種不利因素削弱,以致德銀、瑞士信貸和巴克萊等大行股價持續受壓,這種利淡股價的因素至今仍未消退。在一眾歐洲銀行中,以德銀情況最糟糕。分析師表示,除了上述不利因素外,德銀更面對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法律訴訟支出,導致該行轉盈為虧,以至投資者對該行信心更為薄弱。 法國巴黎銀行的分析師佩尼加爾斯表示,德銀官司纏身,市場又擔心該行停止支付Coco Bonds,以至該行受衝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