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歲抗病——自保急救

過年吃過多熱氣油膩食物,可引發喉嚨不適。

【星島日報報道】每逢歲晚及新春百業休整,長假期間不少人都會捱夜甚至通宵玩樂,很多時因而誘發小病痛。私家醫生未開診,又不欲濫用急症室服務,此時若懂得正確治理方法,實可解燃眉之急,大減不適。 中西醫均認同小病痛如自理恰當,不一定要求診,但如期間有惡化迹象當然應立即求醫。 註冊中醫師林志恆表示,農曆年假期最常見小毛病,以口臭、喉痛、眼瘡、痱滋及牙瘡等最普遍,成因多為節日時吃過多熱氣油膩食物,以及缺乏休息所致。家庭醫生陳寶聰指,假期前長時間趕工度歲,最易體力透支,再加上新年多應酬而少休息,免疫系統抵抗力難免較差,易致長痱滋、唇瘡、頭痛及腸胃不適。 •漱口止喉痛 不少人誤以為喉痛是因假期應酬時說話過多、休息不足而已,多吃喉糖或用鹽水漱口便可止痛。事實是當喉嚨乾涸不適,出現咳嗽、異物感等連串徵狀時,很多時已代表咽喉有破損或發炎。 要改善炎症,應針對咽喉部位殺菌,最好每日三至四次以含殺菌消炎成分漱口水漱口,注意必須要讓漱口水觸及咽喉位置,建議可輕微仰頭令漱口水流至咽喉,以漱時喉部空氣沖擊漱口水並出現「咕咕聲」為正確方法。 •促進眼瘡痊瘉 不少人都以為因油脂過多、熱氣或有欠衛生而形成的眼瘡,不用理會也可自瘉,部分女患者甚至照常化妝。眼部皮膚之所以會油脂分泌過盛,或易受細菌感染而致病。中醫認為多與睡眠不足加上多吃辛辣食物,導致陰虛火旺有關。除以菊花、杞子、沙參、麥冬各少許泡熱水飲用來滋補陰虛外,也可自行按壓位於眼眉末端後方凹陷位置的「太陽穴」,以及瞳孔正下方一吋半之凹陷處的「四白穴」,可分早、午、晚三次各按至感覺痠脹即可,能促進眼部氣血,加速痊瘉及避免惡化。 •改善短期口臭 最常見錯誤做法是以為多刷牙、漱口,或嚼香口膠便可解決問題,口臭成因眾多,如異味並非由口腔健康問題造成,以上方法均無助改善。 至於新年捱夜、過量吃煎炸油膩食物引致的口臭,可用適量菊花或山楂略切碎,以熱水浸泡十五分鐘後飲用,能減少這類短期口臭問題。 •即時舒緩頭痛 部分頭痛或偏頭痛患者易因過勞、緊張或有欠休息而病發,偏頭痛患者應兼有怕光、反胃、嘔吐等徵狀,痛楚亦不一定出現於頭部兩側,可於前額、額頭兩側、後尾枕、後頸等不同部位感到疼痛。建議偏頭痛人士可食用含豐富鎂質的食物如堅果類、穀物、深綠色蔬菜和香蕉等,均有助緩和病徵。 睡眠不足、過累而頭痛,或偏頭痛病發時,建議按摩兩眉的正中間的印堂穴,以及額兩旁下陷處的太陽穴,用拇指以陰力按十至二十下後,稍為休息,再重複按摩數次,能助緩減痛楚。 •減胃酸倒流(噯酸氣) 出現噯酸氣時,很多人都會以為是消化不良,選吃促進消化或止胃痛的成藥。事實上出現噯酸氣是胃酸倒流的徵狀,應該減少胃酸分泌才正確。如誤食促進消化或止胃痛的成藥,反會令病情惡化。 此時應停止飲用咖啡、茶及酒,減少食用高脂肪食物及戒消夜,而睡時暫時將睡枕墊高數吋,均有助緩和病情。 •識食防治痱滋 別以為痱滋必然是多吃熱氣食物的「後患」,有些人即使已戒口,仍常復發。有時痱滋未必只與飲食有關,當休息不足、壓力大時均會令免疫力下降而致病。 建議多休息外,可以食用含豐富維他命C、B12和鐵質的食物如鮮果、乳酪及豆類等,加快黏膜瘉合。鹽水雖有助殺菌,但濃度不宜過高,一杯溫水配合一茶匙鹽即可。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