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校園」開放 重現傳統文具

第二屆「淘」書節暨「復刻校園」珍藏展,邀得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呂詩敏(右)及資深收藏家鍾燕齊(左)借出逾二百件具歷史價值的文具。

(綜合報道)明天便是開學日,Elsie還記得兒時最期待添置新的文具及書包。不過,對年輕一代來說,文具未必比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更吸引。現正舉行的第二屆「淘」書節暨「復刻校園」珍藏展,藉着展覽逾二百件來自不同年代的文具,如砂膠、「阿波羅」書包、卡通鉛筆等,讓父母懷緬舊日校園生活之餘,亦可讓年輕一代了解當時學習生活。 由愉景新城與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合辦的第二屆「淘」書節,除設有圖書文具及開學用品攤位,更同時舉辦「復刻校園」珍藏展。邀請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博物館及資深文具收藏家鍾燕齊,借出共二百多件學校及文學相關展品,主要來自四十至八十年代。 聽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呂詩敏(Patricia)講,博物館沒有常設展覽,所以今次借出的十多件展品,平日不容易見到。自小已經對舊事物感興趣的她,兒時常幻想能時光倒流,了解過去生活及所用物品,而藉參觀博物館及展覽,正好可滿足這個願望。 今次借出的展品大都來自鄉村學校,從中既可了解文具發展,亦可一覷舊日學習情況。Patricia介紹,三本來自四十年代的「低級兒童百科叢書」,就是當年的參考書。「低級兒童是指小學生,這系列圖書最特別之處,是可看到公民、音樂、體育等知識都於同一課本找到。」 後來,村校慢慢發展出分班制度,亦開始規定課時需介乎三十至四十分鐘,由於當時未有電子廣播系統,「響鐘」仍需靠人手搖鈴,今次其中一件展品正是銅製的搖鈴。 未有影印機及電腦的年代,製作時間表及筆記同樣靠人手,另一件展品「印章盒」因此登場。「當時老師編排時間表及準備教材,均需要蠟紙複印。為節省手寫時間,就會把科目名稱、學生名稱,甚至『欠交』、『見老師』等字句雕成印章。」Patricia說,這件展品亦是她的最愛,更藉今次展覽仿製了科目印章及時間表,讓大家可一嘗蓋章編制時間表。 至於今次借出逾百件私人珍藏的收藏家鍾燕齊(Joel),已收藏文具二十多年,今次將藏品分為書包、鉛筆、筆盒、鉛筆刨、橡皮擦及圓規六個部分展出,當中不少Elsie兒時亦有接觸過。 除了懷舊,展品亦代表了歷史文化。聽Joel講,展品中多個以不同材質製成的公事包形書包,就與香港工業關係密切。「民初時期多用自然材料,如藤織成。二次大戰後工業發達,塑膠成為香港四大工業之一,好像紅A等公司亦開始生產塑膠書包。」今次展出的書包,大部分即為塑膠製,其中一個七十年代的「Apollo」書包,名稱更是來自人類登月後的太空潮。 對小朋友來說,手提書包有「扮大人」感覺,原來亦與當時社會風氣有關。「當時大部分香港人屬勞動階層,讓小朋友提着公事包上學,希望鼓勵他們努力讀書,以後可從事提着公事包上班的行業。」 今次展出的文具,不少已從市面銷聲匿迹,像砂膠已被塗改液取代,鉛芯筆亦較鉛筆方便。加上電子產品愈見普遍,繪圖寫作都不必倚賴文具,一部電腦已可完成大部分工作。依然堅持用原稿紙及原子筆寫作的Joel就認為,傳統文具仍然有重要意義。「我堅持先用紙筆寫稿,再重新輸入電腦,因為寫字過程提供一定思考空間,而原子筆不像電腦打字,無法隨時調動次序、刪除錯字,更可令我小心組織文章。」 他認為,電子產品能方便工作及生活,卻不應取代手工藝,文具用品正代表了手作能力。「試想像電腦突然壞掉,沒有繪圖軟件怎麼辦?而且,軟件程式的原理亦源自這些手藝及工具,所以我一向鼓勵小朋友及年輕人,多使用實體工具,訓練好手藝,以電腦作輔助。」 聽Joel介紹手工藝重要性後,Elsie都打算鼓勵子女多親手寫作及畫畫。「淘」書節亦會舉行多個工作坊,包括由漫畫家黃照達、李香蘭及馬星原等帶領參加者畫畫及創作。其實不止文具,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還有實體書。家長帶子女欣賞完舊文具,亦不妨在書節的六十多個攤位中選購文具及圖書,當中不少參考書、補充練習及圖書更有折扣優惠。 提提大家,第二屆「淘」書節暨「復刻校園」珍藏展正於愉景新城商場舉行至九月七日,免費入場,可致電2940 2822查詢展覽及工作坊詳情。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