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隱秘角落》還原被忽略歷史

祝勇新作《故宮的隱秘角落》,介紹被忽略的建築及歷史。

(綜合報道)中國歷史是初中必修科目,但不少家長都說,面對沉重的史料,子女對中史的興趣不大,其實歷史離不開人的故事,只要認識當中有血有肉的一面,可比小說精采。Elsie最近讀了故宮研究專家祝勇的新書《故宮的隱秘角落》,作者利用深厚歷史研究背景,用小說筆法帶讀者穿梭於紫禁城不為人熟悉的宮殿,寫出李自成、吳三桂、康熙、慈禧太后等人物的隱秘故事,並不比小說劇情遜色。 「故宮」紫禁城明朝興建,既是皇帝及百官論政辦公之地,亦是皇帝及妃嬪家屬居任之所,當中不但見證政治更替,更有皇族生活遺迹。《故宮的隱秘角落》作者祝勇,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駐校藝術家,研究故宮多年,曾出版多本歷史小說及學術著作,現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工作。他選擇以短篇故事,結合歷史研究,講述故宮多所建築所盛載的歷史故事。 Elsie最初知道這本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亦一度擔心當中太多專業詞彙,或鋪陳大量研究數據。不過,有別於一般歷史研究以朝代更替作主軸,祝勇在自序表示,不論皇宮中,還是歷史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建築及人物亦對歷史影響深遠,所以這本書的出發點是「用史料去填補那些破損的時間,將宮殿深處的『隱秘』一一破解。」 全書七篇文章各以一所宮殿為主題,帶出一段歷史或一個人物的經歷,當中包括沒被列入朝代順序的「大順皇朝」、被忽略的妃嬪所住的「冷宮」、修編《四庫全書》、慈禧太后的形象轉變。雖然中間穿插歷史資料,但Elsie閱讀時不覺沉悶,反而好像看偵探小說般,隨作者穿越明末到晚清,解開歷史之謎。 好像首篇〈武英殿:李自成在北京〉,作者以一向作皇帝及官員議政的武英殿,串連李自成建立的「大順王朝」到覆亡的歷史。因為武英殿見證了三代帝王的興衰,分別是明朝崇禎皇帝、推翻他的李自成,以及取代李自成的清朝攝政王多爾袞,選作辦公及居住之處。 李自成帶領平民起義,推翻明朝建立「大順皇朝」,不過史書卻很少記載明亡,清人未入關前的這段歷史,只是把李自成描繪成農民起義英雄。祝勇認為此形象並不全面,所以利用歷史資料還原起義後的情況。 李自成稱帝後被權力薰心,開始重演前朝皇帝強徵稅款、姦淫擄掠的暴政。「他們打倒皇帝,目的卻是把自己變成新的皇帝。」祝勇又提到大順皇朝已有出現「夾棍」,因李自成逼迫官員奉上銀子以維持王朝,部下劉宗敏就命人趕製了五千副夾棍,兩棍之間鑲有鐵釘,可夾碎手足,前後共對付了逾千名無力交出錢財的明朝官員,非常殘忍。相信與現在人們常用指「大小通吃」的「食夾棍」一詞亦有關係。 祝勇寫道,崇禎皇帝加派餉糧二千萬兩,令百姓不勝負荷而令明朝滅亡,「大順政權僅在北京一座城市強徵的財產總數,竟然高達七千萬兩,足夠大明王朝滅亡三次了。」最後大順士兵殺死了吳三桂的數十名家眷,令他一怒之下引清兵入關迎來清朝,大順朝歷時短短一年即告覆滅。 除了還原隱秘朝代,Elsie最喜歡一篇講述「冷宮」的〈慈寧花園:艷與寂〉。宮廷劇中經常描述後宮爭寵,爾虞我詐地希望獲得皇帝寵幸,被冷落的妃嬪就會被打入冷宮。作者在文中表示,雖然歷史上沒有一座建築叫做冷宮,但紫禁城內的確有安置清朝失寵后妃的宮殿,當中包括慈寧宮及慈寧花園。 此處收容過清朝多朝的皇后及妃子,更見證了皇族身不由己的感情世界。因為清朝不少皇后入宮,都是為了鞏固滿蒙間的政治聯繫,並非是出於自由戀愛。好像文中便介紹了兩位經歷相似的皇后,皇太極的孝莊皇后,以及順治帝的孝惠章皇后。兩位都因皇帝遇上真愛,而被打入冷宮。 祝勇又寫道,「在莊嚴的核心區域(前朝三大殿)找不出一株活物……後宮的花園就不同了,那裏綠草茵茵,花開如海……這遠離朝政的偏僻庭園,卻是紫禁城裏最有生命感的地方。」冷宮妃嬪遠離政治,淡然看着花園風景終老,與故宮象徵權力,強硬的一面形成對比。 他更進一步指出,隨着故宮逐步維修開放,擔心因此磨滅了故宮的歷史感。「因為一座修繕一新的建築無疑會破壞時間的縱深感,使它變成了一個平面,僵硬,沒有彈性。」他認為,維修並非要令宮殿煥然一新,反而古舊殘破更能傳遞歷史。「只要保證那些破舊的宮殿不再繼續毀壞,就不妨以廢墟的形態向公眾開放。故宮不是一個堆放古代建築的倉庫,而應該像潮水沖刷過的海岸、風吹過的大地,保持着最自然的流痕──哪怕只是一小部分。」 暑假即將來臨,Elsie覺得,家長不妨多鼓勵子女趁假期閱讀不同類型圖書。好像這本《故宮的隱秘角落》以真實歷史材料作基礎,用故事形式揭開故宮的神秘面紗,雖然未必是考試所需的知識,但當中趣味卻可能是他們愛上中史的第一步。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