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 x 李焯芬 打破DSE考生迷思

考試局於首屆新高中文憑試放榜前一天公布,共有26,431名考生考獲高等院校入學資格,然而大學資助學位學額只有一萬五千多個,換言之,有萬多名符合入讀大學資格考生可能要另謀出路。要應付這項人生挑戰,最重要是打破一些升學上的迷思,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及香港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便為本屆DSE考生帶來一些充滿睿智的意見。

新舊學制要分清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表示,不少考生有一個誤解,甚至有些大學教職員也會混淆這問題,便是以為A-Level末代考生與首屆DSE考生是在爭奪同一批學位。「DSE考生會入讀我們四年制課程的第一年課程,而A-Level考生則會入讀三年制課程的第一年課程,等同四年制的第二年課程,因此兩批學生不會爭奪同一批學位。」

亦有不少考生憂慮大學在配套上能否承受新舊制兩批考生同時入讀,沈祖堯教授強調,中文大學在軟硬件配套上已作出多項準備。「硬件方面,我們興建更多班房、實驗室及擴建了圖書館,新宿舍在半年後亦會投入服務。我們考慮到開學頭數天,新同學未必熟習校園環境,亦推出專屬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相關資訊。軟件方面,特別是教學人員配套上,由於四年制學生首年主要接受語文及通識課程,不會影響本科教學人員的工作量。」

近年不少僱主對內地大學生讚譽有嘉,令不DSE考生未升上大學時已擔憂自己的學識及技能,未能應付來自內地學生的競爭。沈祖堯教授認為年輕人思考這問題時,必須考慮來香港升讀大學的內地生其實都是內地學生中的精英。「來香港升讀大學的內地生,是內地學生中最頂尖的1%學生。他們的表達能力的確較本地生優勝,因此面對他們的競爭,香港學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而他們選擇來香港升學,其實是有少許冒險精神的,這方面是香港學生略為欠缺的,其實年輕人放膽向外闖,便可以享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尋找平常心
大家經常聽到以平常心面對困難,但困難來到時才明白「知易行難」, 香港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日前出席香港教育城「網上直播-為學生打氣」環節,便以「平常心迎放榜」為主題,與考生討論怎樣調整心態迎迎接放榜。李焯芬教授坦言,收到未如理想的成績,考生難免會感到難過,但難過是不能解決當前困難,最重要是盡快令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人有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握難過的時候,好好思考下一步應如何部署才是最好,對自己的幫助會更大。我亦鼓勵成績未如理想的考生,仔細思考可以改善的地方,便能夠從挫折中學習。」

李焯芬教授鼓勵年輕人多參與義務工作,不單可以幫助有需要人士,更可以鍛煉自己的平常心。「經常幫助別人,不經不覺之間,自己都可以享受到一種恆久的快樂感覺。我亦建議考生嘗試抽離一些了解自己的情緒,看到自己的情緒起伏,便可以避免做情緒的奴隸。」

不少考生考慮修讀副學士課程時,都擔憂副學士資歷的出路。李焯芬教授表示,他親身看過不少副學士學生的成功例子。「以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社區書院為例,有多達三分二同學可以升讀大學學士課程,每年亦有三百多位學生升讀香港大學,其中更有不少學生以一級榮譽優異成績畢業及獲得優秀學生獎 (Dean’s List Award)。年輕人有時候經過少許挫折會更努力及堅強,因此許多副學士學生肯下苦功讀書,考獲理想成績並實現升讀大學目標。」

李焯芬教授亦補充,北美多年前已在大學課程以外,開辦更多職業培訓相關的課程,讓年輕人有更多選擇。「近年中國內地亦開始積極推動職業導向課程,我認為社會慢慢會進步,當我在北美大學工作時,薪水其實不會比一名水喉技工高上多少。一個進步的社會是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在擅長的工作中做得出色,同樣可以有美好的前途。」



升學主題樂園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