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指數一度插水 政治輿論打藥價 生科狂牛拒就範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逐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莉,與「80後」醫藥公司老闆施克雷利(Martin Shkreli),近月在社交網路上就藥品價格展開隔空輿論戰。民主黨決心打擊藥價的政治壓力,正戳向生物科技股幾近爆破的泡沫,促使納指生物科技分類指數從高位下挫逾20%,不過,這個長達逾4年牛市,似乎未肯罷休。 這場隔空論戰的起因,始於《紐約時報》9月20日一篇報道,提到圖靈醫藥(Turing Pharmaceuticals)把一種近乎專利、多用於愛滋及癌症病人的寄生蟲藥,大舉加價逾55倍,由每粒13.5美元提高至750美元。曾任國務卿的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小圖),隨即在twitter發炮,形容事件非常離譜,稱會提出針對藥物市場無理抬價的政策。自此,希拉莉在facebook專頁及競選活動發言時,多次質問施克雷利抬價的目的,充分展示民主黨打擊生科公司操控藥價的決心。 希拉莉發炮 藥企反擊 另一邊廂,一夜成名的圖靈醫藥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兼前對沖基金經理施克雷利,在成為眾矢之的後仍不甘示弱,於民主黨舉行首場總統競選電視辯論前夕,在twitter公開還擊希拉莉和另一名候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聲稱會將賣藥收入全數投放在研究開發,生產新藥對付被業界忽略的病症。 論戰引來生科界極大回響,納斯達克生科指數143隻成分股股價,絕大部分在第3季急挫,並相繼創下單日跌幅紀錄,究其原因,是市場醞釀的極大泡沫。近年生科公司不斷投放巨額開發成本,導致藥物價格大幅提高,其中治療癌症及部分以專利技術生產的藥物,定價不乏天文數字,早已引起醫學界與普羅大眾強烈反對。 藥商背後有醫療保險公司這個最大買家埋單,利潤愈滾愈大,自然吸引更多新投資。單計今年上半年,首次公開招股的生科公司便有33家,佔總數約25%,2014年全年亦有74家,行業整體股價從2011年起,至今足足翻了3倍。 輝瑞萬億提購愛力根 生科公司估值的基礎,部分在於市場對其新開發產品銷售的預期,沒有往績作為參考,因此股價容易波動,而且藥業近年併購活動頻繁,如最近便有美國藥廠輝瑞(Pfizer),以約1.25萬億港元收購肉毒桿菌素(Botox)生產商愛力根(Allergan),成為歷來最大宗藥業併購。 如今面對包括政治輿論等因素打擊,投資信心一下子減弱,花旗分析指,大型生科公司通過吞併來提高增長的如意算盤,未必能像以往般打響。 納斯達克生科指數從7月的高位4194點,一度大幅回落至9月的2989點,跌幅達28%,惟指數從低位快速回升,上周五已回升至3565點。上月14日首個以癌症免疫治療為主的ETF正式掛牌,最大生科基金管理人考爾(Rajiv Kaul)接受訪問時亦指,有意趁低價「入平貨」,預期更多的新科技,以及現時測試中的新療法,將在未來數年帶動行業反彈。 無可否認,生物科技仍然是過去10年表現最好的行業之一,似乎這隻「生科狂牛」未有受到政治輿論的打壓。 (國金萬象)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