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隱秘香港

發掘隱秘香港

(綜合報道)身在福中不知福,在香港一程小巴就能抵達行山徑入口,但愛登山者卻不多,反而外地人視香港郊野為寶,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新著《四分之三的香港》,指香港有近四分之三的地方屬郊野,但大部分人只認識另外那四分之一,亦即旅遊書最常介紹的繁華夜景、購物及美食點。這新書不僅是一本行山指南,內裏所描寫的人文風情,主編朱惠菁形容為「走得更野、更有主意,也更博學」,值得香港人細味。 劉克襄眼中的香港很獨特,他看似只對準那四分之三的郊野,但其實就是因為香港有那四分之一的繁華都市,共存之下更顯得妙趣。他在著作《四分之三的香港》開首道出香港的「南方生態美學」時,如是描寫︰「香港保留幾近百分之七十五的郊野,跟緊密的水泥大樓森林遙遙相對。一個高密度發展的國際城市跟自然和諧相處,或緊張的並存,這裏隱隱然是最經典的案例……大都會有此風景,放眼世界真不多外,由此對照城市文明更加驚奇。」不過,劉克襄惋惜的是多數外人認識的香港是那四分之一,卻不知道另外四分之三的美好和意義,「相同情況,台灣人更甚,我相信內地亦然。」 舉一個有趣又甚少港人知道,但劉克襄曾踏足過的郊遊例子︰「麻鷹青睞的城市綠野--馬己仙峽」,他跟其「鳥友」發現在香港山頂道馬己仙峽,冬天時會有六、七百隻麻鷹在附近山谷停棲,相比起台灣基隆港的二、三十隻或整個台灣的麻鷹數量(約三百多隻),多得驚人,「但港人似乎未重視這樣的奇景!」劉克襄甚感疑惑,「西方人到香港行山,主要是被四大名徑所吸引︰港島徑、衛奕信徑、麥理浩徑和鳳凰徑,我則喜好鮮為人知的郊野。」 華人女登山家江秀真形容劉克襄藉新著「帶領大家穿村、行巷、探秘境」,特別是「穿村」(即於郊野經過村子),劉克襄最迷的是東澳、深涌和谷埔的穿村,他在訪問時提到,香港史地研究者梁煦華的著作《穿村》給了他很大啟發,並認為穿村能讓他接觸舊時村落及香港昔日的農村風貌,是「香港行山特有的情境」。可見他除了欣賞登山沿途風景,還渴望了解它們的發展歷史和人文風情。 劉克襄發現一般旅遊指南書較少提及新界的古徑,例如鎖羅盤、荔枝窩和荔枝莊等,「那是我最喜歡的。」被問到為甚麼特別鍾情香港村徑和古道,他謂:「因為跟台灣很不一樣,我在台灣三十年,卻不曾見過這樣的村徑,充滿嶺南山水的況味。台灣的古道已三、四百年,打石和鋪設的方式也不一樣,用途亦不同,郊野村徑風味帶出的產業不同,也相當特別。」 劉克襄浩愛自然生態又不忘人文風物,問他曾看過哪些香港的旅遊文學書籍?他即時列出所喜歡的葉靈鳳作品(詳見右下表),還有上文提及過梁煦華的《穿村》等。在找尋講述香港登山的書籍時,他發現「書還不少,只是偏重實用,較少文學性描述」。問到一本書怎樣才可歸類為「旅遊文學」?他的見解是:「文學性強是首要,山川風物搭配人文風景,展現旅遊厚度。最好附有實用對照,卻不一定是工具性,而是在一個人旅行前後可閱讀尋求強大共鳴的。」另一邊廂,中華書局編輯部代表認為,台灣出版旅遊文學類書籍較香港蓬勃,「他們有幾位出名且活躍多年的作者,例如李清志、舒國治等,有些縣更設有旅遊文學館,可見台灣比較重視(旅遊文學)。」 《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建議上架分類是「香港專題/旅遊/文學」,劉克襄則將之歸類為「帶濃郁遊記況味的郊野紀行」。主編朱惠菁則說︰「(此書)時而流露作者深厚的自然歷練和文學底蘊。」那劉克襄認為其旅遊著作有何獨特處?「早年善於描繪自然生態,如今像一個博物學者般對產業人文風物都相當嫻熟,因而書寫面向擴大得更深了。」他認為新著比其十年前寫的《北台灣漫遊》更為成熟,「筆力也老辣許多」,而且在台灣眾多不同類型旅遊書中,鮮有他這樣的風格。下次行山,不妨帶這本「郊野紀行」發掘你還未知道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