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降雞價而急輸內地雞

(綜合報道)近半零售雞檔昨日起罷市七天,抗議活雞來貨價太高。要解決現時本地活雞供不應求的問題,有待重新輸入內地雞,這需要政府完成在打鼓嶺的臨時活雞分流站工程,市民恐怕尚要忍耐多一個多月。 港人每日消耗活雞二萬隻,本地雞場供應量只能滿足大約一半需求。自從一月內地供港活雞被驗出H7N9禽流感病毒以來,波及本地雞場都要一度被禁出售,本港一直停止輸入內地活雞,直到臨時活雞分流站預計六月竣工為止。 本地雞場解禁,把積壓下來的「超齡雞」賤賣清貨後,每日大約供應一萬至一萬二千隻雞,近日更出現青黃不接的斷層。即使雞販不罷市,能夠應市的活雞數量都要大減。 罷市「蝕少當賺」 活雞供不應求,最明顯的後果是消費者要吃貴雞,以前數十元一隻活雞,現在要賣到百多二百元。有品牌雞因為銷量激增,要縮短雞隻由孵出到出售的時間,被老主顧食肆投訴雞隻變小了。 不止消費者,零售雞檔同樣要蒙受損失。批發價高,雞檔就算一如既往每斤來貨價加二十元出售,都要因為貨源不足而銷量大降,收入下跌,燈油火蠟開支卻不變。今次罷市,部分雞檔反而可以「蝕少當賺」。 批發商則指自己只是按照一向比例來賺錢,按來貨價加一成半至兩成賣出。 矛頭指向雞農加價。雞農當初要賤賣「超齡雞」,現時正好利用機會來彌補當初的虧蝕。 由於有價有市,活雞又不是無可取代的必需品,政府難以干預市場。 要為雞價降溫,最有效的方法是重新開放內地活雞來港,大增供應,法律上也過了禁止內地雞輸港的防疫期限。不過,內地H7N9禽流感猖獗,已經成為風土病,本港再驗出內地病雞的風險不低,萬一再有內地病雞,本地雞和內地雞的分隔設施又未完成,就要重現上次一律禁止內地和本地雞應市的情況,消費者和雞農、批發商、雞販同受其害。 防疫從嚴保健康 從保障消費者和本地雞農的角度來看,必須待臨時活雞分流站竣工,以便出現內地病雞後,本地雞可以改去打鼓嶺批發,繼續供應市場。 從保障市民健康的角度來看,H7N9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更大於雞隻,內地感染個案不絕,本港由去年十二月至今,已有十人懷疑由內地感染後回港發病,當中有四人不治。分流站到六月才竣工,到時天氣較熱,H7N9禽流感的活躍程度可望減弱,降低病雞入港的風險。 H7N9禽流感致命率高,而為雞隻注射的疫苗,預計到年底才能夠大量投產,到時才有望擺脫高峰險期。為了降低病雞傳人的風險,從公眾健康角度來衡量,政府要防疫從嚴雞販這一陣抗議行動,都難以構成加快輸入內地雞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