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碼頭建屋 周明權料七八年成事

香港工程師學會物流及運輸分部和港大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合辦論壇,討論於貨櫃碼頭上蓋發展的建議。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工程師學會物流及運輸分部和港大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昨合辦論壇,討論於貨櫃碼頭上蓋發展的建議。去年首先提出有關建議的前工程師學會會長周明權,就部分質疑的意見提出反駁,指光污染及噪音,可通過建築技術及布局解決,亦因為用地規模必須分階段興建上蓋發展,指最快可於七至八年內提供單位。建築師嚴迅奇就指對覓地進程「肉緊」,考慮到現時不少其他方案都不能還原土地,故認為此建議不會造成遺憾可以考慮。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本月底將就十八個土地供應選項展開諮詢,當中據了解發展貨櫃碼頭上蓋為當中一個中長期的選項。去年首先提出該建議的前工程師學會會長周明權,於論壇上對不少質疑進行反駁。他首先表示本港過去有多個上蓋發展的經驗,指他的建議亦大同小異,只是在貨櫃場位置加建俗稱「砧板」的轉移層,認為雖然高度原因,打樁成本或會較高,但亦不會比現有的類似建築昂貴太多。 他又指如光污染及噪音,可透過於上蓋發展時,於「砧板」」的最外圍興建辦公室大廈等對相關問題較不敏感的建築,作為屏障阻隔。他又表示可以興建較輕便的無人輕鐵接駁現有港鐵站,以智能城市的概念發展。不過他指由於碼頭面積相當闊廣,必須分階段發展。 周指如政府下定決心發展,可能要與營運商討論一年,再花兩三年制訂規劃大綱及處理相關程序,然後用三年時間起樓,所以最快大約七至八年時間就可以有單位建成入住。 此外,就有說法指在碼頭上蓋建屋可能會被指為官商勾結,周認為,如果業權人及發展商將部分用地給予政府興建公營房屋,不但不是官商勾結,更可算是「劫富濟貧」。 建築師嚴迅奇表示,起初亦對建議有一點疑問。不過,他指自己亦很「肉緊」土地小組的進展,之後他以距離美孚站約一公里的六、七號碼頭作研究,認為可通過優化周明權建議的布局,不但可在上蓋設置公園作為內陸的通風走廊,亦可以天橋或隧道連接港鐵及公路,以及在約有兩個太古城大小的上蓋提供約四萬個單位。他認為,發展碼頭上蓋方案不如開發郊野公園或市區會所及康體設施用地,不會造成不能彌補的遺憾,故認為值得進一步研究。 香港環境管理協會會長張振明指,近年本港及鄰近地區都致力降低船舨產生的空氣污染物,而碼頭未來可引入電動自動化系統及岸電設施改善空氣質素。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