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策會推算未來樓宇需求 八萬雙非兒或來港爭屋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正在評估本港未來住屋需求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召開會議,因應本港現時經濟周期變化較大,初步計畫以本港過去十年的平均經濟增長,即每年百分之四點五,作為評估長遠房屋需求基礎,並估計十七萬雙非子女中,日後有一半即八萬五千人將來港居住,為本港帶來新增住屋需要。有委員認為,日後若情況有變,應每隔五年檢討本港房屋需求量。 記者:歐志軍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早召開簡介會,政府代表在會上簡介目前的經濟數據及人口狀況,以及檢討一九九八年訂立的房屋需求評估模式,以協助委員會推算日後的房屋需求。 邱誠武:私樓評估現落差 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在會後表示,長遠房屋策略應以十年為單位,私樓市場供求情況相對公營房屋供求,較難掌握,而過往情況顯示,經濟周期變化很大,可以大上大落,令政府對住屋,特別是私人房屋的評估,出現落差,相信委員會在評估長遠房屋需求時,要討論是否以經濟增長,作為考慮長遠房屋需求的基礎。 邱指出,如以十年為一個趨勢增長來看,本港過去十年經濟增長穩定,平均每年百分之四點五,在撇除一些經濟上落因素後,可能成為評估長遠房屋需求的基礎。 另一個足以影響本港住屋需求的因素,是流動人口變化,當局昨日向委員會引述數字,指透過早期接觸估計,在十七萬名雙非子女之中,當中會有約一半,即八萬五千人是有興趣或有機會回港接受教育或就業,預計會帶來居住問題。邱強調,這只是初步評估,最後數字可能有出入,但由於政府已停止雙非嬰兒來港,雙非子女的住屋需求相信不會再擴大。 蔡涯棉:推算非「鐵板一塊」 不過,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認為,委員會日後評估本港房屋需求時,要因應社會情況小心推算,並吸取九八年檢討時的不足經驗,考慮雙非嬰兒及來港工作流動人口的需要,又指評估時要有彈性,不能「鐵板一塊」,「假設當我們發覺情況有改變時,要比較短時間作出檢討……譬如我們五年後或幾年內,可因應社會情況作一個檢討。」蔡又指,現時社會架構與十多年前不同,有需要評估將來內地人在港買樓情況。 另一成員鄔滿海亦希望,就本港的流動人口,不論是來港經商,以至是學生,委員會都要評估其住屋需求,並反映出來。成員李華明也指,按政府提供的數字顯示,過去幾年、尤以在○四至一一年期間,本港住屋供求嚴重失衡,繼早年曾經有大量房屋供應後,近年私樓和公營房屋的供應量卻大跌,希望未來十年不要再重蹈覆轍。委員會預計今年七、八月完成報告,就長遠房屋策略提出建議和進行諮詢。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