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壓力爆煲 四成想過自殺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公布青少年壓力狀況調查結果。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據顯示,港人去年因自殺危機問題而尋求協助的個案增至一千四百多宗,按年升近一成,當中四分一屬青少年組別,有三百六十宗個案。該會特意針對青少年組別進行調查,發現青少年壓力來源普遍來自學習困難、朋輩人際關係及就業問題,近四成受訪者更曾想過自殺。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的數據顯示,去年一共接獲一千四百三十八宗個案,較一三年的一千三百一十一宗上升九點七個百分點。去年個案中有三百六十宗屬十至二十九歲組別,佔總求助個案的四分之一,較一三年的三百二十六宗上升一成。 由於青年組別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該會於六月份以問卷形式訪問二百七十位十至二十九歲青少年,旨在探討他們的壓力狀況,並了解壓力與個人、家庭及社區支援的關係。 調查顯示,受訪青少年的三大壓力來源為學習困難、朋輩人際關係及就業問題,分別佔六成四、五成二及四成。近四成受訪者在壓力下曾想過自殺,他們認為感情問題(七成八)、朋輩人際關係(六成八)及學業問題(五成五)是導致想自殺的原因。五至六成受訪者皆認為提升抗逆能力、日常生活表現、社交技巧及多參加群體活動等方法可有效減低青少年自殺傾向。 此外,約八成受訪者面對負面情緒時會缺乏活力及感到情緒低落,五至六成受訪者皆認為聽音樂、唱歌、睡覺及找朋友傾訴是處理負面情緒最有用的方法。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生命中心中心主任蔡玉儀指,近八成受訪者會在承受過大壓力時與朋友傾訴,但只有一成多人選擇尋求社工協助,籲青少年多留意同輩的日常行為,予以關心及了解,如察覺不妥時鼓勵他們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蔡玉儀又指家長應多鼓勵青少年參加團體活動,擴闊社交圈子,並了解潮流文化,拉近與子女的距離,又希望社會可以開放的態度討論與自殺有關的議題,令有需要人士不會怯於求助。 該會理事會主席黃祐榮指求助個案上升皆因社會對自殺危機的意識提高,較多市民因關心家人及朋友而主動尋求協助,另一方面,他認為社交媒體令人與人面對面溝通減少亦是導致求助個案上升的原因,部分青少年可因未能在網絡對話上充分表達心裏意思而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