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癒力

音樂療癒力

以音樂節奏推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動作,可讓他們在行走的速度、韻律或是步伐長度上,都產生顯著進步。

音樂不但能陶冶性情,也是一個令人愉悅而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多種疾病的患者都將因此獲益。

對11歲的蘿瑞來說,這並不是平常的一天!突如其來的暈眩,讓在公園裡嬉戲的蘿瑞坐下來休息,這是她在中風昏迷前記得的最後一件事。這次中風嚴重損害了蘿瑞的左半腦,包括負責原本語言認知的腦區布羅卡區。中風之後的蘿瑞仍然可以了解別人說的話,但是不論如何努力,就是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從蘿瑞嘴巴發出的僅僅是一串毫無文法、混亂不清的聲響,和他人交談與溝通似乎是奢望!

這一切在她接受「旋律音調治療」(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之後,有了重大改變。這個療法於1970年代由美國神經科醫師艾伯特(Martin Albert)和語言病理學家斯巴克斯(Robert Sparks)、漢姆(Nancy Helm-Estabrooks)所發明,他們的靈感來自於一個有趣的現象:如蘿瑞一般的失語症病人,雖然無法正常說話,但他們的歌唱能力卻完好無缺。於是,藉著引導病患在說話時加入不同的旋律、節奏或重音,以旋律音調治療方式,逐漸改善他們說話的流暢度。蘿瑞在經過15個星期的治療後,可成功說出一個完整語句;經過數年的訓練後,現在的她可以巡迴演講,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中風病患。音樂幫助蘿瑞找回她的語言能力。

蘿瑞並不是唯一受益於音樂治療的病患。事實上,不論是神經科學家或臨床醫療人員,都逐漸體認到音樂的強大療效。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對於因為受傷或是罹患神經系統疾病而失去特定認知能力的患者,音樂能夠幫助他們的大腦改變原本神經迴路,形成新的迴路。無論是受腦中風所苦的病患,或是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自閉症患者,音樂治療對他們的復原都有極大的幫助。

音樂治療由來已久

音樂治療並不是近代才出現的概念。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便嘗試利用音樂促進婦女的生育能力。長久以來,秘魯的薩滿巫師以吟唱做為療癒工具,而非洲迦納地區的阿善提族更有在醫療儀式中配上鼓樂的傳統。

這並不是偶然!音樂是人類文化中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既是一種表達方式,更具有強大的情緒感染力。與其他醫學療法相比,音樂治療顯得平易近人,不但花費較少、大幅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患者也認為這是令人愉悅的療法。更重要的是,和常見的藥物治療相比,音樂治療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這些優點都讓病患樂於長期接受音樂療法,也讓治癒的機率大為增加。

雖然音樂在民俗療法中有著悠久的歷史,神經科學界在近年來才開始檢視音樂對於腦部損傷的影響力。2008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心理學家薩卡莫(Teppo Särkämö)針對60名中風病患進行研究。他們把病人分成三組:第一組病人每天聆聽音樂,第二組病人則是聆聽有聲書,而第三組病人沒有接受任何與聽覺相關的治療。兩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聆聽音樂的病人在語言記憶或注意力方面,都有顯著進步。

腦造影的研究發現,不論是純粹聆聽音樂,或從事音樂表演與創作,這些活動皆會活化各種與情緒、回饋、認知、感覺與動作相關的腦區,甚至強化這些腦區之間的連結。因為具有這樣的功能,音樂能幫助神經系統從損傷中逐漸復原。

音樂治療也能恢復肢體運動的能力。2007年德國漢諾威大學發表一項研究,神經心理學家史奈德(Sabine Schneider)和神經學家艾騰穆勒(Eckard Altenmueller)針對數名因中風而導致手部動作不協調的病患,研究音樂支持療法(music supported training)的功用。史奈德與艾騰穆勒要求病患以患側手在鋼琴上演奏出旋律,或是在電子鼓上打擊出特定的節奏。經過這樣的音樂支持療法的訓練,這些患者的小肌肉運動能力,不論是節奏感、精確度或是流暢程度,都比接受傳統復健方式的病患改善許多。史奈德和艾騰穆勒認為,音樂支持療法可以增進感覺運動腦區和聽覺腦區之間的神經連結,進而幫助病患改善運動能力。

帕金森氏症患者同樣可從音樂治療中受益。帕金森氏症源自於中腦多巴胺神經元逐漸衰退,使得傳送至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多巴胺嚴重不足。基底核的重要功能是控制和協調自主動作,特別是動作的產生以及使一連串動作流暢不間斷。一旦基底核的功能衰退,患者的運動能力便出現嚴重缺陷,症狀包括肌肉震顫、僵直,而患者走路、臉部表情或是說話,皆大受影響。

令人驚奇的是,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似乎能夠減輕這些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舉例來說,目前廣為使用的「節奏誘導療法」(rhythmic entrainment)是鼓勵患者聆聽一個如節拍器般的聲響,讓他們可以利用明確的節奏計算時機,調節他們的動作。

另一個著名的療法是「節奏性聽覺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這個療法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神經學家陶特(Michael Thaut)等人所提倡,用以幫助因中風或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而行走困難的病患。在這個療法中,治療師先要求患者以可以輕鬆行走的速度開始行動,然後鼓勵患者隨著音樂的節奏,逐漸增加行走的速度。他們發現,以音樂節奏推動患者的動作,可讓他們在行走的速度、韻律或是步伐長度上,都產生顯著進步。雖然科學家還未完全了解這個療效背後的神經機制,腦造影的研究發現,節奏性聽覺刺激所引發的動作,並不是由基底核所操縱。在聆聽這些節奏時,腦幹可能成為一個中介站,把聽覺刺激直接傳送至另一個協調動作的重要腦區「小腦」,或是負責協調聽覺刺激和動作的皮質區域。也就是說,音樂治療幫助大腦找出另一個神經迴路,以替代損傷腦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