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表示,正考慮公立醫院的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複雜的影像檢查,要市民按項目共付費用,急症室及住院病人接受有關服務仍維持免費。有醫管局前高層表示,醫生有時會因應臨床需要建議病人做影像檢查,同收費與否無關。 有病人關注組織則擔心,如果實行共付收費,部分未符合豁免收費資格、但經濟能力不足的病人,可能因為無力負擔而延誤病情。
丘鈦科技去年盈利2.7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4倍。公司恢復派息,派末期息10港仙。 去年收入增長28.9%至161.5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期內大量採用攝像頭模組的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和低空飛行器等行業的發展情況良好,攝像頭模組需求提升;加上優化產品結構,令攝像頭模組產品的綜合平均銷售單價按年提升。 全年毛利增長93.6%至9.85億元,毛利率提升2個百分點至6.1%。 公司目標今年將3200萬像素及以上的手機攝像頭模組銷量,佔手機攝像頭模組銷量比例,由去年的50.1%,提升至不低於55%;其中,潛望式攝像頭模組銷量按年增長超過1倍;應用於車載和IoT等非手機領域的攝像頭模組銷量按年增長不低於40%;指紋識別模組銷量按年增長不低於20%。
內地上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7%,扣除春節錯月影響,CPI按年上升0.1%。1月CPI按年升0.5%。今年首兩個月CPI回落0.1%。 在北京,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春節過後的需求回落,造成CPI明顯波動,亦受到鮮菜價格按年下降、汽車商品減價促銷拖累,但總體而言CPI溫和上升趨勢不變,又指隨著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擴大,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有利物價形勢逐步改善。 付凌暉說,雖然面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加劇、國內需求偏弱、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挑戰,但首兩個月生產供應穩定增長、消費投資穩中有升,主要指標增速多數快過去年全年,為今季經濟開局奠定較好基礎。 付凌暉說,最新公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各地各部門相繼推出促消費、惠民生的「組合拳」,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望帶動消費穩定增長,而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投入不斷加大,有利投資持續增長。 他表示,市場預期信心已有改善,各項宏觀政策發力見效,樓市股市出現積極變化,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科技突破,提振社會信心。他強調,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撑條件和基本趨勢沒
消委會檢視市面超過30款妝前底霜,在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發現超過八成都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以及引起光過敏反應的成分。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本港現時未有專屬條例監管化妝品,這類產品是受一般消費者安全條例監管。至於今次檢視的產品有無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因消委會今次無對產品進行測試,所以無法得知有關成分的含量多與少,難以作出相關判斷。 黃鳳嫺表示,消委會今次檢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整合資訊,令他們明白這些產品的潛在風險,從而思考是否使用其他替代方法,例如是保濕底霜等。她強調由於產品測試的費用與檢視成分不同,若消委會日後認為有需要,會考慮進行相關測試。 她又希望妝前底霜產品的廠方知道,這些成分會為消費者帶來健康風險,日後在設計配方時,盡量用其他替代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保障。
中國鐵塔去年盈利107.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約10%。派末期息每股30.796分,以股份合併及削減股本後計,按年減少近18%。全年股息合計每股41.696分,按年增長11.5%,派息比率76%。 去年收入升4%至977.7億元。運營商業務收入增長2.4%至841.2億元。其中,塔類業務收入增長0.9%至756.9億元,室內分佈式天線系統業務收入增長18.1%至84.3億元。 另外,智聯業務收入增長22.4%至89.1億元,能源業務收入增長6.2%至44.8億元。 全年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按年增長4.7%至665.6億元。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4月14日至15日在灣仔會展舉行,將舉辦與人工智能、數字金融等有關的論壇,預計吸引逾千名海内外與會者。 在北京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香港的人工智能生態圈正快速發展中,首個由本港自主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今年將正式推出給全社會應用,但他強調開發的同時也著重治理,專家小組經過一年多仔細研究,即將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引,對象包括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及應用者。 孫東說,希望借助今次峰會說好香港故事,特區政府與貿發局亦會於4月13日至16日同期舉辦香港國際創科展,透過一系列展覽和商業交流活動,開拓合作機會,期待兩個活動產生協同效應,促成更多跨區域、跨領域的交流合作。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透露,百度、360、螞蟻集團等多間知名企業,以及一批最新崛起的網路新銳企業,例如「杭州六小龍」中的企業亦會參加峰會。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按年跌幅,分別大幅收窄至5.1%和2.6%,扭轉去年全年的雙位數跌幅;兩者去年同期的跌幅都超過兩成。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新屋銷售基本穩定,一線城市樓價有所回穩,市場預期總體穩定,延續去年第4季以來的回穩趨勢,繼續向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但部分地區樓市仍處於調整,市場回穩仍存在壓力。 付凌暉說,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止跌回穩,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和回籠資金改善。他表示,未來要繼續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強積金對沖安排將於5月1日起取消,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呼籲僱主不要因為擔心負擔增加而解僱員工,新安排下不設追溯期,如果僱主趕在5月1日前解僱員工,可能要給予的遣散費會更多,同時亦未必可以即時聘請到新人填補空缺。 鄧家彪指出,留意到近日有傳媒指,一些僱主對於對沖安排有誤解,他建議僱主僱員有疑慮,可以先向勞工處了解詳情,否則可能計錯數。他又說,工聯會轄下的勞工服務中心熱線,近來收到不少相關查詢,但暫時沒有收到表明因為取消對沖而被解僱的求助個案。 議員郭偉強就表示,為協助僱主應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後需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政府推出約 332億元的資助計劃,資助將以50萬元為界限,相信都足以協助大部分中小企僱主。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符合或好於市場預期,新建商品房銷售按年跌幅亦顯著收窄。 國家統計局表示,今年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相信今季經濟有望保持穩中有進趨勢,但要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絕非輕而易舉,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港股反覆造好,恒指企穩24000點以上,今早高位觸及24352點,升近400點,半日收市報24276點,升316點,升1.32%,半日主板成交額近1418億元 金融分類指數表現較好升逾2%,平保、滙控、港交所、友邦升逾2%至4%以上。 科技指數偏軟,半日報5879點,跌1點。 內地公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個別內需、內房、消費股都上升。 汽車股個別發展,理想汽車逆市挫6%,是表現最差恒指及科指成份股,蔚來逆市升逾4%。
政府統計處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1號報告書》,根據2023年12月至去年3月期間,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非政府機構僱員的男女比例相若,分別為51.1%和48.9%,約八成七在現職有簽訂書面僱傭合約,約四成八享有較《僱傭條例》所規定更優厚的僱傭福利,56.9%享有《僱傭條例》所規定以外的僱傭福利項目。此外,約一成有彈性工作安排。 至於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工作者方面,約12900人在統計前12個月內,有從事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的工作,當中52.5%屬較年輕組別,年齡介乎15至39歲。部分人曾在多於一間平台公司工作。按工作模式分析,這批工作者最常擔任的首兩個崗位為單車手及以步行方式,進行送遞的工作員。
位於中環交易廣場二期的酒吧Liberty Exchange Kitchen & Bar,上周六(14日)結業。這家自2010年開業佔地兩層的美式酒吧餐廳,因位於金融公司集中地,更有地下中庭黃金位置,為「中環金融才俊」銀行家和投行精英的聚腳見面熱點,惟最終卻走進歷史,有網民引東主表示「老闆話正在找位置搬,不知會搬
內地股市3大指數個別發展,油氣、乳業、房地產、汽車零部件等股份上升,有色金屬、證券、人工智能相關股份下跌。 上證指數半日報3429點,升9點,升幅0.28%。 深證成份指數報10961點,跌17點,跌幅0.16%。 創業板指數報2215點,跌11點,跌幅0.51%。
【彭博】-- 中國2月房價下跌速度加快,是六個月來首次跌幅加深;政府先前出台一系列樓市新政。統計局周一公佈的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14%,前月下跌0.07%。二手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34%,前月降幅相同。儘管從銷售來看,有好轉的跡象,但價格持續下跌可能會削弱樓市觸底的希望。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遏制經濟下滑,在此同時,通縮壓力進一步增添了經濟頹勢。「市場不該忘記,中國的房地產下滑尚未結束,」野村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3月10日的報告中寫道。 同比降幅略有收窄。統計局稱,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同比下降5.22%,1月為下降5.43%。二手住宅均價同比下滑7.53%,1月下降7.8%。更多住房數據請點選此處 周一公佈的其他數據顯示,今年1-2月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0.4%,去年的降幅為17.5%。同時,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工業增加值的增幅超過經濟學家預期。中國領導高層在本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公佈更多措施來支撐樓市,且雖然在美國總統川普治下,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北京方面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維持在5%左右。中國政府承諾讓地方政府在收購存量商品房方面有更多發言權。彭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隨著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逐步落地,政策協同效應不斷增強。首兩個月生產供應穩定增長,市場需求逐步擴大,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發展新動能逐步壯大。他形容,今年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趨勢「向新向好」。 不過,付凌暉表示,今年要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絕非輕而易舉,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他說,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仍不穩固,未來要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改善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亦要擴大高水平開放、大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等。 他強調,中國市場需求空間廣闊,消費投資潛力釋放有基礎,隨著居民消費能力提升,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綠色數字等新型消費需求擴大,將成為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
新加坡2月非石油的國內出口按年增長7.6%,差過市場預期的增長8.7%,1月則下跌2.1%。 數據按月升2.6%,略好過預期。 期內,對美國、台灣、歐盟等地出口都有所增長,但對內地、香港及印尼出口有所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