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預測,本港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19950個,按年跌近6%,但預料明年將顯著回升35%至26970個。供應主要來自九龍,預料分別佔今明兩年總供應量的52%及47%,以九龍城為供應重鎮。 報告公布的初步統計數字顯示,去年落成量21170個,創18年新高,按年升47%。當中61%供應位於新界,九龍及港島分別佔27%及12%。 去年入住量14010個,與前年相若。至去年底,空置率升至4.4%,是12年高位,按年升0.3個百分點。空置率相當於54970個單位,當中約14%是佔用許可證發出後,未獲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 若以單位面積劃分,實用面積少於1076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去年落成量升約40%至19600個,創兩年高位。差估署預料今年跌5.5%至18520個,明年則回升至25970個。 至於大型單位去年落成量急升3.2倍至1570個,創4年新高,但預測今明兩年分別跌至1430個及1000個。
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香港物業報告》顯示,去年私人寫字樓落成量按年急升4倍至35.1萬平方米,創23年以來最多。當中,甲級寫字樓落成量升5.1倍至29.9萬平方米,佔整體落成量85%,主要在九龍城、觀塘及東區。 去年寫字樓整體使用量重返正數,有1.9萬平方米,前兩年均為負數。 至去年底,整體空置率升至14.4%,相當於186萬平方米,甲級及乙級寫字樓空置率各為15.1%。除了中區錄得8.7%的較低空置率外,所有分區的甲級寫字樓均錄得雙位數空置率。 報告預計,今年整體落成量跌約24%至26.7萬平方米,明年進一步跌逾60%至10.6萬平方米。今年預計深水埗及中西區合共提供63%的甲廈供應量,明年有49%甲廈供應來自觀塘。
內地股市半日靠穩。 上證指數半日報3268點,升7點,升幅0.22%。 深證成份指數報11683點,升31點,升幅0.27%。 創業板指數曾升穿2400點水平但未能企穩,一度升至2401點,半日報2391點,升8點,升幅0.37%。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發表網誌,他表示,《財政預算案》宣布引入公司遷冊制度後,今個月起已陸續約見主要持份者說明構思,包括商會、專業團體以及相關法定諮詢組織等,並聽取專業意見,今日會公布相關文件供公眾閱覽,歡迎市場在2個月內提出建議。 他表示,根據業界反映,有非本港成立的公司,特別是在港有一定規模或希望利用香港拓展業務的企業,有興趣遷冊來港,認為引入公司遷冊制度可順應市場需求,提供一條快速連接道,促成企業遷冊決定。 許正宇說,早於2021年已為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和有限合夥基金設立簡便的遷冊機制,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為香港設立一套可廣泛適用的公司遷冊制度,令有意落戶香港的外地公司,毋須再透過複雜和昂貴的清盤程序或法院核准的安排,便能無縫遷冊香港。 許正宇說,為了令更多公司受惠,原則上會盡量擴大機制的適用範圍,適用於不同地區、類型和規模的公司,公司註冊處處長會負責審批,考慮公司是否符合誠信、公司成員和債權人保障、償付能力等具體要求,以確保遷冊來港的公司信譽良好,亦會清楚訂明稅務責任如何過渡。
內地3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58.2,創近12年新高,按月升1.9點,連續3個月擴張,反映非製造業恢復發展步伐加快。 國家統計局、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數據顯示,按行業劃分,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65.6,按月升5.4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56.9,按月升1.3點。零售、鐵路、道路、航空運輸等指數處於60以上的高景氣區間。 新訂單指數57.3,按月升1.5點,反映需求繼續回升。不過,銷售價格指數降至47.8的收縮區間,按月跌3點,反映售價水平回落。 另外,3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7,按月升0.6點,連續3個月處於擴張水平,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繼續好轉。
國家統計局、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公布,內地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1.9,按月跌0.7,但仍好過市場預期。上月PMI由2月的近11年高位回落,但仍屬近兩年第二高,連續3個月保持擴張。 期內,各類規模企業PMI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擴張區間。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亦回落,但仍高於50,反映生產活動及市場需求維持擴張;原材料庫存和從業人員指數處於收縮。 統計局指,隨著國內經濟加快恢復,製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步回升,企業採購意願增強;消費品行業PMI連升3個月,擴張步伐有所加快;市場預期亦穩定向好。 統計局又指,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經濟恢復發展趨勢。不過,企業發展過程仍面對需求不足、資金緊張和營運成本高等問題,經濟回升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
為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人民銀行公開市場逆回購規模減至1890億元人民幣,屬7天期,利率維持2厘。 人行公開市場連續5日淨投放,單日淨投放1820億元,本周累計淨投放8110億元,創逾兩個月新高。
日本公布多項經濟數據,零售銷售及工業生產增速都好過預期,但失業率超出預期。 2月零售銷售按年升6.6%,連續12個月增長,增速遠高於預期的5.8%。 上月工業生產按月升4.5%,創8個月以來最大升幅,並遠好過預期的2.7%。其中,汽車生產升15.4%。 經濟產業省的調查顯示,製造商預計3月工業生產增長2.3%,4月增長4.4%。 另外,2月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升至2.6%,高於預期。期內,求才求職比降至1.34,低於預期。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東京地區3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3.2%,升幅略高於預期,但比2月略低0.1個百分點,並創5個月以來最低。 政府補貼抑制公用事業例如水電費開支,帶動3月核心通脹連續兩個月升幅放緩,但仍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核心通脹1月曾升至4.3%,創近42年新高。 至於3月整體CPI按年升3.3%,比2月略為放緩0.1個百分點。
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在開市初段向上。 上證綜合指數較早時報3267點,升6點,升幅0.21%。 深證成份指數較早時報11684點,升32點,升幅0.28%。 創業板指數報2389點,升6點,升幅0.28%。
南韓2月經季節調整後的工業生產按月大幅下降3.2%,扭轉1月的升2.4%,跌幅超出預期。 上月工業生產按年跌8.1%,跌幅略低於預期。 南韓企劃財政部表示,2月工業生產數據顯示經濟趨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3月出口下跌速度可能快過2月。 另外,2月零售銷售按月反彈5.3%,1月數據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