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東聯網設3D打印技術中心 全方位支援手術前中後

撰文:九龍東醫院聯網三維打印技術中心主管兼基督教聯合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顧問醫生招智傑醫生

你有否想過3D打印技術已經深入手術室,甚至能應用到人體內?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3D打印技術日漸成熟,不少專科的複雜手術都已經利用到3D打印技術。

九龍東醫院聯網今年四月正式成立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全方位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由術前、手術過程中以至術後復康,支援聯網轄下基督教聯合醫院、將軍澳醫院及靈實醫院。聯網早於十多年前已引入3D打印,最初期應用於矯形及創傷外科手術,現時已擴展至牙科及口腔頜面外科、耳鼻喉科及眼科等,還引入醫管局第一台能打印彩色義眼這類複雜器官組件的3D打印機。

九龍東醫院聯網三維打印技術中心今年四月成立。
九龍東醫院聯網三維打印技術中心今年四月成立。
九龍東醫院聯網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全方位支術前、手術時以及術後復康的3D打印技術應用。
九龍東醫院聯網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全方位支術前、手術時以及術後復康的3D打印技術應用。

術前、術中精準計算落刀步驟

醫療用途的3D打印技術是先以病人的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資料,設計出3D模型,再通過3D打印機器,以特定物料製造醫療輔助工具、組織器官模型等。我們在九龍東醫院聯網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應用,發現醫生在手術前利用3D打印的人體器官組件或骨骼模型作術前規劃,能更透徹了解病人傷勢、骨骼結構、血管等細節,尤其複雜的手術更需要規劃好落刀位置及範圍。再者,當醫護人員向病人展示3D模型,能讓病人更具體了解手術過程及風險,增強病人對手術的信心。

3D打印前需要將病人的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資料輸入電腦,設計出3D模型,才能進行打印。
3D打印前需要將病人的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資料輸入電腦,設計出3D模型,才能進行打印。
3D打印出來的人體器官組件或骨骼模型,有助醫護人員作手術前規劃。
3D打印出來的人體器官組件或骨骼模型,有助醫護人員作手術前規劃。

3D打印亦能於手術過程中大派用場,以骨科手術為例,醫生使用3D打印的手術輔助工具落刀,有效提高置換關節手術的準繩度及縮短手術時間,病人亦較快恢復活動能力,達致更佳治療和康復效果。

醫院現時主要應用3D打印技術於矯形及創傷外科、牙科及口腔頜面外科、耳鼻喉科及眼科。
醫院現時主要應用3D打印技術於矯形及創傷外科、牙科及口腔頜面外科、耳鼻喉科及眼科。

全方位加強手術培訓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九龍東聯網現時亦會利用3D打印技術加強醫護人員培訓。例如聯網眼科現時試行由受專業培訓的資深護士進行眼球玻璃體內注射研究計劃,護士能利用3D打印出來的面部及眼球模型反覆練習眼球注射,加強護士專業培訓,進一步提升服務質素。

九龍東醫院聯網引入醫管局第一台能打印彩色義眼等複雜器官組件的3D打印機。
九龍東醫院聯網引入醫管局第一台能打印彩色義眼等複雜器官組件的3D打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