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發展策略|食環署左軚氫能洗街車 元朗區北區試驗(多圖)

食環署下半年將試驗3輛宇通左軚氫能電動洗街車,每輛車可儲存24公斤氫燃料,足夠行走近400公里,車輛亦可用電力驅動,充滿電可行走約90公里。由於試驗範圍需要接近正興建的元朗凹頭加氫站,故洗街車將服務北區和元朗區一帶。(鍾式明攝)
食環署下半年將試驗3輛宇通左軚氫能電動洗街車,每輛車可儲存24公斤氫燃料,足夠行走近400公里,車輛亦可用電力驅動,充滿電可行走約90公里。由於試驗範圍需要接近正興建的元朗凹頭加氫站,故洗街車將服務北區和元朗區一帶。(鍾式明攝)

食環署今年下半年將試驗3輛宇通左軚氫能電動洗街車,每輛車可儲存24公斤氫燃料,足夠行走近400公里,車輛亦可用電力驅動,充滿電可行走約90公里。由於試驗範圍需要接近正興建的元朗凹頭加氫站,故洗街車將服務北區和元朗區一帶。

機電署署長潘國英指,氫燃料會儲在車內6個氣樽,當樽內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作用便會產生電流,為車輛帶來動力,又強調氣樽和車身框架已通過撞擊測試,遇上危急情況亦可按下車外的緊急斷氫按鈕。機電署總工程師王磊補充指,洗街車主要都以氫氣驅動,惟當氫氣系統突然有問題而停頓,就會轉用動力電池。

謝展寰:抓緊氫能機遇助邁向碳中和

另外,環境及生態局今日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將分別循完善法規、制訂標準、配合市場和審慎推動四大方向發展,當局計劃明年向立法會提交有關使用氫氣的《氣體安全條例》修例建議,為規管用作或擬用作燃料氫氣的生產、儲存、運輸、供應和使用,提供法律基礎。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本港如果能夠抓住氫能發展機遇,有助香港邁向碳中和的目標、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在2027年或之前擬備對接國際氫能標準認證,並會推動區域合作、境外投資、共同開發或輸入氫能。他期望修例可於明年通過,又指已批出14個試驗項目的氫能跨部門工作小組,職能將會擴大至涵蓋統籌和制定、持續改善相關技術標準指引,以及為廣泛使用同商業化提供建議、定期檢視和更新策略等。

就3輛試驗洗街車採用左軚設計,謝展寰指今次試驗的目的是測試氫能車在本港使用的情況和找出問題,例如汽車維修需要、成本、加注氫氣運作等,因此重點在於試驗而非左軚或右軚試驗,但日後大規模使用時當然會用右軚。他又說,政府未有訂定日後氫能佔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目標,首要先為氫能車應用提供法律基礎和設施,再審視成本效益。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frontenduat.am730.com.hk/本地/氫能發展策略-食環署左軚氫能洗街車-元朗區北區試驗-多圖-/462047?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