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繁忙時段車流1小時達5200架次 往港島方向車龍延至公主道

【on.cc東網專訊】今日(24日)是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後的首個工作天,而早上繁忙時段期間,往港島方向與往常一樣出現車龍,其車龍更延至公主道近培正道。惟有汽車業界代表及的士司機指,今早駛往紅隧時,有部分路段無塞車。運輸署表示,今早7至8時紅隧錄得車流量約5,200架次,與過去兩星期同一時段相若。

汽車會會長李耀培今早(24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今早繁忙時間由觀塘駕車經紅隧過海,駛到紅磡蕪湖街時仍未遇到塞車,只有在理工大學、何文田和尖沙咀的交匯處有塞車,整體車流暢順,形容駕駛體驗非常好,相信是易通行發揮疏導作用。他再次提醒,駕駛者駛至隧道前應要選定行車線,避免造成擠塞;若往中環、跑馬地或灣仔方向,建議沿右線進入;前往北角、銅鑼灣則選擇左線。

有的士司機表示,今早9時紅隧往港島方向車流仍較多,但整體過海時間較平時快5至6分鐘,尚算順暢,亦能成功扣除隧道費。另一的士司機形容,今早無塞車是「意料之外」,又指紅隧車流量大,只能怠速駛經收費亭故毋須無刻意收慢,故較易適應紅隧實施易通行。不過,亦有的士司機表示,今早開工前途徑公主道見不到龍尾,車流量較平日多,形容紅隧一帶「死晒」。今早連續2次都應客人要求經西隧過海,相信明日(25日)駕駛者逐漸適應後,情況會好轉。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在電台節目表示,今早7時至8時的車流量約5,200架次,與過去兩星期同一時段約5,400架次相若,但部分路段例如漆咸道北和蕪湖街無出現車龍,相信與實施易通行有關。她又表示,駕駛者已習慣在紅隧出口切線,前往中環、灣仔或北角,故無必要在進入隧道前揀好方向。她又透露,紅隧運作較繁忙,拆卸收費亭的工作只能在晚間進行,預計需要2至3個月。至於的士業界早前反映易通行系統無法偵測司機卡,她指昨日至今無相關投訴,強調會照顧業界所需。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