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強調,早前有關集團財務出現問題的言論失實,指出去年度核心盈利升21%至約110億元,手上可動用資金高達約939億元,財務穩健。 他相信,早前投入的大型項目將於明年逐步進入收成期,屆時將產生龐大且持續的租金收益,可預見將來並沒有供股或配股計劃,亦沒有向股東集資的需要,企業行動將陸續有來,釋放個別業務單位的價值,提升股東回報。 另外,集團預計明年全年提供3000伙單位。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目前樓市以用家主導,對息口變化敏感,認同現時市場情況已跟當年引入辣招時完全不同,期望政府能夠因應市場環境變化減辣。 鄭志剛認為,減辣有多種方法及程度,政府可以分階段適量放寬辣招,幫助市民減輕置業財務負擔及完「買樓夢」,尤其是上車族,以及換樓小家庭等。他又指,海外人才目前須在香港住滿7年才可獲退還印花稅,期望政府能夠照顧有關人士,吸引更多外地人才。 鄭志剛又提到,集團率先接納標準補地價機制發展粉嶺北一幅用地,因為價錢合理,地積比亦較最初時候上升18倍,附近亦有齊基建配套,可以很快發展。集團目前於北部都會區內持有約1500萬平方呎農地,主要分佈在元朗及粉嶺北,正進行大規模農地轉換以增加土地儲備。目前有7幅農地目標於4年內成功轉換撥入土儲,總樓面合共300萬平方呎。 提到內地樓市,鄭志剛表示,集團內地住宅銷售今季達到50億元人民幣,今年首8個月銷售額逾100億元。他認為,中央落實「認房不認貸」,部分地方亦取消限購,內地樓市有回暖跡象,尤其是大灣區和長三角一線城市,相信來年內地物業發展有良好收益。
新世界發展截至6月底止,去年度綜合收入952.1億元,按年增加40%。當中,物業發展收入升57%至273.1億元;物業投資收入升近4%至約50億元;建築業務收入升逾26%至325.5億元,是最大收入來源。 期內,香港物業發展收入167.5億元,分部業績33.9億元,物業銷售貢獻主要來自住宅項目柏傲莊一至二期。去年度香港應佔物業合同銷售近88.6億元。 至6月底,香港未入帳的應佔物業合約銷售收入中,約46.3億元及近72.2億元,將分別於2024及2025財政年度入帳。期內,於香港的待售住宅單位共1681個,其中,由集團銷售團隊主理的項目住宅單位佔519個。 至6月底,集團於香港持有應佔總樓面面積約814萬平方呎的土地儲備可作即時發展,其中物業發展應佔總樓面面積約337萬平方呎。同時於新界持有合共約1636萬平方呎待更改用途之應佔農地土地面積,其中約90%位於北部都會區範圍。 另外,去年度包括合作發展項目在內的內地物業發展收入105.5億元,分部業績53.1億元,貢獻主要來自廣州、上海、杭州及瀋陽等住宅項目。期內,內地整體物業合同銷售金額約151.3億元人民幣。 至 6月底,內地未入帳的
新世界發展截至6月底止,全年度股東應佔盈利近9.01億元,按年跌近28%。核心盈利110.1億元,按年升21%。 末期息按年跌80%至每股0.3元,全年股息亦跌63%至0.76元。不過,集團表示,有條件派發特別股息每股1.59元,須待出售事項完成後方可作實。 集團指,於完成出售新創建所有權益後,將收取未計有條件特別股息所得款項總額約217.5億元。 新世界強調,可動用資金共約939億元,包括現金及銀行結餘約545億元,以及可動用的銀行貸款約394億元,財務穩健,可預見的將來並沒有供股或配股計劃,亦沒有向股東集資的需要。 集團又指,持續積極探索各項業務的策略選擇,包括釋放個別業務單位的價值。考慮到各自的業務計劃和當前市場狀況,有關選擇可能會同時進行或在不同時間進行。
金管局公布,8月新申請住宅按揭貸款個案按月增加6.6%,升至8617宗。 8月新批出按揭貸款額按月升26.9%,至356億元;涉及一手市場交易批出的貸款減少19.8%,至47億元;二手交易相關貸款增加7.6%,至144億元。轉按交易貸款大幅增加86.9%,至166億元。 8月新取用按揭貸款額按月減少20.5%,至209億元。 8月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作為定價參考的新批按揭貸款所佔比例,由7月的94.6%上升至8月的95.4%。以最優惠貸款利率作為定價的新批按揭貸款比例,由1.6%微跌至1.5%。 至8月底,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按月增加0.2%,至1.85萬億元。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在0.07%,經重組貸款比率維持於接近零。
反映本港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58.12,按周跌0.46%,重返今年初水平,指數連跌7星期累計跌幅約4.4%,今年以來樓價升幅收窄至0.86%。 中小型單位和大型屋苑樓價,按周都跌逾0.5%,兩者都連跌7星期並重返1月初水平。大型單位樓價跌0.15%,連跌3周,重返5月水平。除了新界西按周升0.86%,港島、九龍和新界東樓價分別跌0.52%、0.81%和1.81%。 今年第3季各指數都跌,CCL累計跌約5.5%,中小型單位跌逾6.1%,大型單位跌2.4%,各區樓價跌逾4%至逾8%。至於今年以來,CCL累計升約0.9%,中小型單位升逾1.1%,大型單位跌0.3%,分區樓價個別發展。 中原表示,美國可能再加息1次,政府放寬樓花按保未見成效,加上屯門新盤滯銷等多個利淡因素影響下,樓價下調未變,CCL再跌6.4%便到達第4季目標148水平。不過,樓市有望減辣,對樓價的影響將於10月下旬公布的CCL開始陸續反映。
港鐵東涌東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招收發展意向書,下周五下午2時截止。項目位於興建中的港鐵東涌綫延綫東涌東站對面,住宅樓面面積上限近69.6萬平方呎,商場樓面面積上限約8.75萬平方呎,預計可以興建800至1000個單位。綜合市場測算,估值介乎約16億至31億元。 不過近年東涌一帶有多個項目流標,小蠔灣車廠上蓋項目在7個月前流標,至今仍未重新推出,東涌牽引配電站項目亦曾經流標後重推。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認為,東涌東填海區內有不少公營房屋即將落成,目前亦有一幅臨海官地正在招標;面對大量供應,加上鐵路站幾年後才落成,回報期較長,高利率環境亦會影響發展商參與意欲和去貨速度,預計出價會比較低,流標風險亦較高。 梁沛泓預計,項目每呎樓面地價約3000元,估值相當23.5億元。他說,今次會否流標,要視乎政府的補地價及港鐵的回報要求,不過項目沒有太多嚴格的條款,相信招標情況不及小蠔灣項目悲觀。
中國恒大公布,附屬公司恒大地產截至8月底標的金額3千萬元人民幣以上未決訴訟案件共1946宗,標的金額總額約4493億元;涉及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累計逾2785億元,逾期商票累計約2068億元。另外,截至8月底恒大地產通過股權轉讓、土地及在建工程轉讓、信託、代持等方式已完成過戶房地產項目共73個。 中國恒大又披露,恒大地產8月新增163條被執行信息,新增被執行金額合計約91.3億元;恒大地產作為被執行人被凍結子公司及參股公司股權新增68宗。
紐約股市窄幅上落。市場關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稍後出席公開活動時會否提及貨幣政策及利率走勢。 道瓊斯指數較早時報33556點,升6點。 納斯達克指數報13050點,跌42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報4272點,跌2點。
金管局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7月首次針對住宅物業放寬按揭貸款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後,平均新造按揭成數大致維持穩定,7月約53%,較2009年首次推出逆周期措施前的64%低,按揭借款人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維持低於40%水平。 金管局表示,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推出合適措施,確保銀行物業按揭貸款風險得到妥善管理,保障銀行體系穩定。 報告又提到,二手樓價繼首季升5.3%後,4至8月跌3.7%,9月初進一步放緩。上半年家庭收入增長超過樓價增長,第2季樓價收入比率稍為回落至15.9,但仍貼近1997年的約15高水平。收入槓桿比率維持於77.4%的高位,遠高於長期平均值,反映按揭利率上升影響,上半年置業負擔能力仍偏緊。
按揭證券公司上半年扭虧為盈,稅後盈利10.41億元,因年金業務來自外匯基金的投資收入增加,無需撥備,加上物業價格反彈,有助安老按揭計劃的保險業績。 撇除香港年金公司業績、物業價格變化對安老按揭計劃保險業績的影響,按證公司上半年經調整稅後盈利3.65億元,按年升2.5%,但成本對收入比率升2.6個百分點至26.6%。 按證公司上半年購入12億元貸款資產,按年減少約54%。截至6月底,貸款組合未償還本金餘額1063億元,較去年底升4.6%。 公司上半年發債規模升約13%至656億元,截至6月底未贖回已發行債務證券1555億元,較去年底升約19%。按保計劃上半年新取用貸款額升逾1%至514億元,74%用於二手市場。
廠商會預期,香港下半年經濟增速加快,但今年實際增長率只有4%,屬政府4%至5%增長預測範圍下限,因為出口前景不樂觀,加上内需受制於多個不確定因素。 廠商會表示,本港經濟今年以來呈現「外冷內溫」格局,雖然上半年訪港遊客數字恢復至疫情前40%,加上市道回暖,帶動本地私人消費開支增長逾10%。但受累全球經濟增長放缓,以及不利本港轉口貿易的結構性因素影響,預期年内貨物出口難有根本性好轉。不過,由於低基數效應,未來幾個月貨物出口按年跌幅繼續收窄,至年底有機會止跌回升。 廠商會又指,就業市場持續向好,旅遊業復蘇進度加快,加上政府推出「香港夜繽紛」等措施,應可帶動零售和旅遊相關行業進一步增長。但北上消費熱潮和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或導致消費淨外流。加上資金成本隨加息上升至近年高位,股市和樓市表現疲弱,壓抑市民消費和投資意欲。 展望明年,廠商會認為,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加上進口商消化庫存後逐步加強補貨力度,明年貨物出口有望改善,或可錄得5%以下的較低單位數增長。至於明年整體經濟預計溫和增長約3.5%。
人民銀行公開市場開展1010億元人民幣7日期逆回購操作,及5080億元14日期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維持於1.8厘和1.95厘。 今日有1690億元逆回購到期,連續9日淨投放,單日淨投放4400億元,續創逾7個月新高。 由於明日假期,全星期淨投放11570億元,創逾8個月新高。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詹斯勒表示,聯邦政府或出現停擺將令該機構的人員配置,縮減到履行基本職能水平,無法批准企業上市,並阻礙其應對市場動盪的能力。 詹斯勒表示,根據該機構的應急計劃,90%以上的員工將強制放無薪假,只有約440名員工留守崗位,以履行包括監測美國市場的基本職能,其他例如制定規則或審批企業上市的日常職能將會暫停。他指,如果企業已準備好上市或發行股票集資,最好在周五之前進行。 另外,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政府停擺並非不可避免,但如果出現停擺,科學和衛生領域的許多重要工作都可能受到影響。 白宮經濟顧問伯恩斯坦表示,美國經濟除了面臨政府或停擺的風險之外,亦面臨學生債務恢復償還、利率上升,以及汽車工人罷工等不利因素。不過他表示,名義工資增速跑贏物價增速,除非出現政策失誤或外來衝擊,否則經濟將繼續以相當好的方式發展。
中國恒大旗下恒大地產表示,目前仍在各方努力下共同化解債務風險,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恒大地產在深圳交易所刊發的公告說,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所有存續公司債券將繼續停牌。 外電報道,中國恒大主席許家印本月較早時已被公安帶走,並在指定地點接受監視,目前未清楚他被監視居住的原因。恒大及公安方面未有回應外電查詢。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8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339.2,連跌四個月,創七個月新低,單月跌幅擴大至1.4%。 剛結束歐洲訪問行程返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被問到會否撤銷樓市「辣招」,他表示,現時樓市情況與當年引入「辣招」時境況有點不同,形容今年樓市總的來說屬穩定,政府會採取務實態度不斷檢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結束歐洲訪問返抵本港,他表示訪問行程達到預期效果,包括推廣香港在發展創科的商機,亦面對面向當地企業客觀講解香港的情況,他說在此行令他明白香港要主動積極走出去請人來,讓企業了解香港。 陳茂波回應有關會否撤銷樓市辣招時說,政府一直密切注意物業市場情況,目前樓市和當年引入辣招時的境況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仍然屬於穩定,他強調,政府會以務實的態度不停檢視樓市措施。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人民銀行前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近日已被提起公訴。 檢方指控,范一飛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檢察機關起訴指控,范一飛利用擔任建設銀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銀行、人民銀行等機構擔任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及個人在貸款融資、業務承攬、工作調動等方面提供幫助。 中紀委今年6月宣布,范一飛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及公職。
泰國央行出乎意料加息0.25厘,指標利率加至2.5厘,連續8次會議加息,自去年8月以來累計加息2厘;市場原先普遍預計維持利率不變。 央行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3.6%,下調至2.8%,仍略高於去年實際增長2.6%;明年增長預測則由3.8%上調至4.4%。 央行將今年通脹率預測由2.5%下調至1.6%,明年預測由2.4%上調至2.6%。 泰國政府上月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免除中國旅客簽證要求,以刺激經濟。央行預計,今明兩年外國旅客分別達到2850萬及3500萬人次,略低於之前預測,仍未重返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