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新股市場淡靜,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香港組執行負責人陳永仁表示,不少項目已交表相當長的時間,預期明年第一季會出現上市「小高峰」,認為明年開局會比今年好得多,相信明年IPO不會比今年更差。不過,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負責人許佳坦言,市場確實比較弱,很多公司仍在考慮當中,目前沒有太多大型(Mega size)IPO確定要來港,數量約為個位數。 港具優勢 高質華企擬掛牌 安永早前預計今年港股IPO集資額僅413億元,按年大跌約60%,為近...
由衛哲等人發起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Vision Deal(07827),周五宣布併購交易(De-SPAC),將與內地社交平台趣丸集團合併,為本港公布的第二宗De-SPAC交易。趣丸此前曾向港交所(00388)申請掛牌,惟最新改道與SPAC合併以完成上市,目標合併總股權價值82.15億元。 阿里前高層、嘉御資本創辦人衛哲聯同DealGlobe、創富融資發起的Vision Deal,去年6月在香港上市,公司此前承諾,在上市後的18個月和30個月內分別公告和完成併購交易,前者的期限周六(9日)屆滿。 社交平台月付費用戶100萬...
17 個的士團體原定今日上午,在大埔林村許願樹停車場罷工,大埔鄉事委員會表示,擔心數百輛的士影響交通,明日不會租出場地。的士業界昨日晚上宣布暫停罷工,指基於政府已經釋出善意,並在下個月內再開會,商討打擊白牌車,強調與場地無關。
...第六位。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表示,利率高企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加上歐美資金撤離及減持潮未完,將繼續拖累市況,預計明年香港新股市場維持低迷,集資額料約500億元,與今年相若。 2024勢續低迷 表現無大突破 安永《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預計,今年港股IPO只有61宗,按年跌近19%,全球排名比去年下跌一名,至第九位。至於平均每宗集資額為6.77億元,逾10年新低。本港今年缺少大型IPO,僅一宗50億元以上的IPO,「集資王」珍酒李渡(06979)籌53...
...另外,內地工程承包商山西安裝(02520)昨天掛牌,開報2.18元,與招股價相同,盤中未曾失守招股價,最高見2.25元,收市報2.18元,成交額2772萬元。 該股公開發售認購不足,只佔公開發售下初步可供認購的60%,一手中籤率100%,以招股價2.1元至2.36元範圍的中間偏下水平定價。 內地今年新股集資活動大減,內地《經濟日報》引述統計數據指出,內地今年來約有200家企業終止IPO,當中超過八成是主動撤回申請,不論從終止數量或融資規模來看,A股IPO降溫趨勢明顯。報道又
港交所本月22日推出FINI,精簡首次公開招股結算流程及數碼化。公開發售部分預付資金機制將在FINI下作出修訂。 證監會向券商發出通函,提醒隨著FINI推出,須審慎管理向客戶提供首次公開招股認購及融資服務的風險。券商應制定有效措施,防範任何不當高風險活動。在接受客戶認購指示前,確保客戶具有足夠財政資源支付認購的全數款項。在適當情況下,對未繳足資金的認購指示施加預付認購資金的要求,並為客戶設定適當信貸限額。任何偏離信貸政策和信貸限額的做法均應通過書面風險評估證明合理性,並取得高級管理層批准。 證監會又提醒,券商為首次公開招股...
...復常和持續復甦,政府的招商引資引才政策,有助香港重返世界舞台。但全球市場周期和結構不確定性或會削弱需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亦或會減緩資本流動和投資活動。考慮到這些下行風險將會制約明年經濟增速,企業應對此保持謹慎。 四成預計IPO集資額勝2023 調查亦顯示,39%受訪者預計明年香港新股集資(IPO)總額將較今年有所增加。呂志宏認為,明年首季新股活動或與今年第三、四季情況相若,惟對下半年情況審慎樂觀,息率有機會掉頭,加上港交所多項上市規則改革及推廣中東...
...指跌回1997年水平,回歸26年恍如「一場春夢」。正所謂一沉百踩,內地網民很有創意地向港股「抽水」,有指香港現在連「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也算不上,已淪為「國際金融廢墟」。不過近日稍為出現個別利好苗頭,包括大市成交額回升、11月IPO「零破發」、愈來愈多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等。作為外向型市場,港股明年「有冇運行」,很大程度上視乎兩個外部因素,分別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美國減息形勢。 恒指昨續瀉1.91%,收報16327點,繼失守18000點、17000點關口後,現在連16000...
...最終收市挫4.7%,一手7500股,賬面蝕112.5元。 至於國鴻氫能(09663)暗盤一度急挫逾兩成,其後跌幅收窄,收報19元,較招股價19.66元低3.4%,每手500股賬蝕330元。 另外,外電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速騰聚創開始評估投資者對其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計劃的需求,計劃籌資1億至1.5億美元(約7.8億至11.7億港元)。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這家無人駕駛汽車傳感器技術研發公司最快可能在今年底前上市。 據初步招股說明書,菜鳥、中國移動、復星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是IPO前投資...
年近歲晚,不少打工仔會盤算明年應否「跳槽」轉工,畢竟人人都想搵個「好東家」。最近內地就有一個「好老闆」備受熱議,河南省第二大零售集團胖東來的創辦人于東來日前透露,該集團每名員工平均月薪逾7000元(人民幣.下同),每天只需工作7小時,每年假期多達190日;若不想上班隨時可以「射波」,主管「必須批准」。事實上,自1995年創辦至今,胖東來一直被視為中國零售業奇葩,馬雲、雷軍等企業家曾專程考察取經;不過該集團似乎更像一家「社企」,其他人很難複製。 胖東來員工每年放190日假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于東來日前在集團年會中說,胖東來已實現7小時工作制,未來...
...遜於預期,料國內電商前景更具挑戰性。阿里雲暫停分拆,對估值釋放帶來不確定性,加上持續回購及派息已在價格反映,缺乏資本管理方面的進一步刺激。 阿里上月中公布季績時同時宣布,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而新零售業務盒馬的IPO計劃亦暫緩。大摩翌日便把行業首選股由阿里轉為騰訊(00700),惟當時仍維持對阿里的「增持」評級,如今時隔兩星期再出手下調。 至於同業拼多多最新市值已超越阿里,就連創辦人馬雲都開腔呼籲阿里要變革。大摩指出,拼多多為中國電商...
...國際投融資者口碑,有信心、底氣和能力持續建設一個更有深度和廣度的國際金融中心。 不過他表示,環球經濟前境不明朗,地緣政治情況不穩,以及更長時間維持高息的利率環境等宏觀因素,無可避免地制約香港金融市場,特別是現貨股票交易及IPO首發融資金額短期表現。然而,香港金融市場根基穩固,韌性十足,面對環球風高浪急,不少業務仍繼續錄得增長。過去歷經不同經濟周期如是,現在也如是。 許正宇提到,中長期而言,香港金融市場面對的機遇肯定大於挑戰。政府會聯同各監管...
阿里巴巴(09988)市值近日一度被拼多多爬頭,除關乎兩家企業競爭力以及中國「消費降級」趨勢,亦帶出另一個與企業管治有關的重要問題,即美國很多科技巨企,包括微軟、蘋果、Amazon、Google、IBM等,早已由創辦人傳承到職業經理人掌舵,並能持續輝煌,中國大型科企卻暫時未見成功例子。這一來由於中國企業普遍「年輕」,二來中國政商環境相對複雜,創業梟雄的政治觸覺及人脈不容易「過戶」予接班人。就像馬雲今時今日仍要在阿里內部發表「精神講話」,其實反映該集團的傳承安排及管治架構處於尷尬境況。 微軟創辦人蓋茨早於2000年即45歲之齡辭任...
...強迫維吾爾人勞動來生產低價服裝和家居用品。 Wexton表示,若SHEIN要在美國掛牌,便應該向消費者證明產品並非來自強迫勞動。今年稍早時候,Wexton主導一項兩黨的訴求,呼籲美國證交會(SEC)暫停SHEIN的IPO申請,直到查明公司在供應鏈中沒有利用強迫勞動為止。 來自美國16個州的共和黨州檢察長組成的另一個小組,也要求SEC對SHEIN進行審計;SHEIN因涉嫌採購及利用貿易漏洞,讓大量產品免稅進入美國,分別遭到國會兩個委員會...
巴郡副主席芒格(Charlie Munger)以99歲高齡逝世,這位傳奇投資者為人津津樂道,卻在晚年留下一個小小遺憾,就是自2021年起押重注買入阿里巴巴(09988)股票,視之為投資生涯最後一擊,豈料至今賬面慘蝕55%,他形容為畢生「最大錯誤之一」。這趟老貓燒鬚經歷,是否證明「價值投資」在中國注定水土不服?其實未必,這宗案例更大程度上關乎一位90多歲老人家,對於「能力圈」範圍外的外國政治商業環境以及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掌握得未夠透徹,值得價值投資學派的徒子徒孫們引以為鑑。 芒格除了是巴郡副主席,他生前還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每日期刊(Daily...
4隻新股昨起招股,成首批使用港交所(00388)全新首次公開招股結算平台FINI的新股。隨着FINI正式啟用,繼輝立後,富途及信誠亦宣布零息抽新股,即最少已有4間券商為搶客以孖展免息作招徠。 第一批定價至掛牌減到T+2 FINI上周三正式啟用,過渡期結束後,已有4隻新股昨起招股,包括國鴻氫能(09663)、德康農牧(02419)、K Cash集團(02483)及升輝清潔(02521),它們將成首批經FINI處理的新股,定價至掛牌時間由原先5個營業日(T+5),縮減至2個營業日(T+2)。 上周已率先宣布擬為大部分新股提供孖展認購零息的輝立,昨...
A股續瀉,令愈來愈多股民深感憤怒,其中一個是《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話說老胡平時主張理性發言,上周五深夜卻罕有地在微博謾罵式發帖,炮轟兩家公司「造假」,除了本欄10月在〈浙江國祥「四宗罪」 A股專業「割韭菜」〉一文提及的浙江國祥(603361.SH),另一家是西隴科學(002584.SZ),後者涉嫌虛增營業額逾28億元(人民幣.下同),卻僅被罰款120萬元。儘管老胡該帖文數小時後被刪除,但西隴科學昨日應聲跌停板。胡錫進今趟成功扮演「股壇狙擊手」,不過可能已墮入國安部早前警告的「四大皆空」行列。 胡錫進由2005至2021年擔任《環球時報》總編輯...
阿里巴巴(09988)今年3月底宣布重組,推動多項業務分拆上市,惟有關計劃正受阻。集團昨日表示,鑑於美國擴大先進計算晶片的出口限制,令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決定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而新零售業務盒馬的IPO計劃亦暫緩。同時,阿里財政年度第二季(7月至9月)業績並未帶來驚喜,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升19%至402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增長9%至2248億元,大致符合預期。 另一方面,根據阿里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文件,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旗下...
俗語云「工字不出頭」,即使是「打工皇帝」,但單憑薪酬收入,始終很難晉身頂級富豪行列(就像長和系的霍建寧不太可能有錢過李嘉誠)。惟凡事有例外,現今全球第五大富豪巴爾默(Steve Ballmer)未曾創業,全靠「打工」賺到多達1280億美元身家,比「股神」畢非德及Facebook老闆朱克伯格更加「疊水」。這位仁兄有何把炮?說來很簡單,皆因他早於1980年加盟微軟(Microsoft),直到2014年以CEO職銜退休,歷年來獲授予的股票大部分長揸至今,隨着該公司股價節節向上,目前其身家與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1310億美元...
美債息倒掛,加上穆迪近日把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對當地經濟前景及資本市場所受的影響,成為關注焦點。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蘇德巍(David Solomon)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已較12個月前大降(likelihood of recession decreased meaningfully),經濟軟着陸機會較高,而亞洲經濟增速快,長遠會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投入區內資本市場。 企業盈利強 續成全球重鎮 他在訪問中提到,國際投資者重倉(heavy-weighted)美股,支持股市過去10年維持強勁表現,反映美資跨國企業盈利能力高,資本市場會繼續刺激經濟活動...
...增長型企業因研發開支高而缺乏淨現金流入,可能阻礙佢哋申請上市。新財務資格測試(即市值/收益/研發測試)正好迎合新經濟情況,吸引以科技及研究主導嘅企業申請上市。 程更計:港交所於2018年推行市場質素改革時,將GEM控股股東IPO後禁售期由12個月「加監」至24個月,要求佢哋加強對上市公司嘅承諾,以解決殼股活動問題。現時殼股活動已經大致上停止,24個月禁售期再無必要,相信大股東絕對贊成「減刑」。 高 仁:GEM發行人持續合規成本較高,今次諮詢文件...
...言論。 文章指,被美國制裁的行政長官李家超不能赴美出席APEC會議,但多名美國金融界高層將來港出席下周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形容是「叩頭」。陳國基去信澄清,李家超本人收到美方邀請出席APEC會議,但因日程安排未能與會,改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代為出席,批評文章企圖抹黑特區執法行動是卑劣,指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社會恢復穩定,香港IPO集資額近6600億港元,去年底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超過3.9萬億美元,可見全球投資者對香港有信心。#要聞
對於香港IPO市場在今年首三季只錄得44宗上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香港是細小經濟體,內地及外圍經濟對本港有影響,因此今年本港股票市場「馬馬虎虎」,因而影響上市集資的數量。
【on.cc東網專訊】近年本港股票市場疲弱,港交所更跌出全球前5大證券交易所行列。立法會今日(19日)通過要求檢討中小企業證券市場制度的議員議案。會上多名議員認為本港股票市場「一潭死水」,而監管機構卻「大雞唔食細米」,經常刁難申請上市的中小企,更提出「無厘頭」問
...防範好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的傳遞共振。 易會滿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提到,證監會將堅決消除監管真空,依法將各類證券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嚴厲打擊「偽私募」,消理整頓金交所、「偽金交所」,協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大型企業集團債務風險的監測監管。 他又提到,動態優化首次公開發行(IPO)定價、再融資、減持等制度安排;推動新一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3年行動方案落地,突出中國特色公司治理建設;穩慎有序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助力提高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IESGB)及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IFTA)早前首次聯合主辦周年年會,滙聚業界專才一起探索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和金融科技(FinTech)新時代,並探討建立永續和數碼金融系統的可能性。近年全球對ESG意識顯著地提升,人們愈來愈明白解決氣候變化、社會不公平和重視企業責任等的迫切性,金融科技發展神速亦徹底改變整體金融業運作,為創新、效率和包容性開闢新道向。 虛擬資產潛力巨 人工智能現已成為跨產業的強大工具,以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研發在火星製造氧氣合成催化劑為例,這項非凡壯舉動用許多...
北京證券交易所表示,正加速推進多項創新改革措施落地,包括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相關制度規則,很快推出信用債,指導有意願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依規開展各項轉板工作,研究編制北交所專精特新指數等。 中國證券報引述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表示,今次改革通過「掛牌滿12個月」執行標準、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進一步暢通多元化便捷上市路徑,將吸引一批市場認可度高的優質企業進入北交所。 隋強又透露,北交所下一步重點工作亦包括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