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近一年,樓價依然高企,想上車的「無殼蝸牛」轉戰較平價的二手公屋,去年二手公屋註冊量合共錄720宗,暫涉及約20.18億元,更創紀錄次高,想入市的家長要準備好銀彈才能上車。 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20年(截至去年12月30日)二手公屋(包括已補地價的自由市場及未補地價的第二市場)註冊量合共錄720宗,創有紀錄以來第3高,僅次於2019年801宗及2016年736宗。金額方面,暫涉及約20.18億元,較19年約22.84億元跌11.6%,創紀錄次高。 每年二手公屋註冊量及金額 若以金額劃分,宗數最多的逾200萬至300萬元,暫錄327宗;其次是逾300萬至400萬元,錄197宗。 二手註冊量最多的公屋屋邨首5位為:1. 元朗朗屏邨 33宗2. 沙田顯徑邨 32宗3. 黃大仙東頭邨 31宗4. 馬鞍山恆安邨 30宗5. 黃大仙鳳德邨 29宗 2020年各類金額二手公屋註冊量與去年全年比較 2020年(宗) 2019年(宗) 變化 200萬元或以下 126 130 -3.1% 逾200萬至300萬元 327 366 -10.7% 逾300萬至400萬元 197 231 -14.7% 逾400萬元 70 74 -5.4% 鑑於簽署買賣合約至遞交到土地註冊處註冊登記需時,每月註冊個案一般主要反映前一個月市況。 資料來源:土地註冊處及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的連帶影響下,市民的日常生活遭逢莫大改變,每日必須戴上口罩外出,心理也背負莫大壓力及負擔……因此,找到舒解壓力的方法及渠道對每一個人也十分重要。 有一日,你和朋友一起坐船出海遊玩,並在海上預定停留兩小時左右,於是便把船錨拋下。 這時候,你覺得你會選擇到哪裡休息呢? A.到船的最上層去 B.到船艙裡面去 C.到船頭去 D.到船尾去 選擇A(到船的最上層去): 你做事不甘人後,也許你很在意在別人面前的表現。在為了消除自己的壓力,你可以去吃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或是逛逛街買買東西等,都可能轉變你的心情,減緩壓力。心情一旦好起來,你的工作能力就會進行得非常順暢。 選擇B(到船艙裡面去): 你基本上在好友相聚時刻最感歡樂,當然最適合你的消除壓力方法就是和朋友們喧鬧地在一起啦。當你感到鬱悶或是倍感壓力的時候,不妨以你為中心辦一個聚餐,或是唱唱卡拉OK也不錯。在朋友們面前把心中不滿的話都倒出來,你的壓力應該會消除許多吧。 選擇C(到船頭去): 你在心底深處一直都抱著想要到外地去旅行的念頭,因為所謂的船頭這個地方正代表著想旅行的願望。建議你不妨到外面去走走,或是泡泡溫泉也不錯。如果這兩樣都暫時沒辦法實現,那去看海也是很好的解除壓力的方法。相信若是那樣做,你的壓力就會被風吹散了。 選擇D(到船尾去): 船尾表示你現在的精神和體力都相當疲勞,提不起勁來做任何事。所以最適合你休息的方式就是:把你的電話線拔掉,將工作或是課業都暫時拋諸腦後,一個人悠閒地度過。如果什麼都不做無法讓你靜下心來的話,那麼就看看書或是錄影帶吧。等到你的心中有想做工作的感覺時,再去重拾你的工作。
今年冬天比往年特別冷,2021年1月1日更是16年來最寒冷的元旦日,香港不少地區的溫度錄得10℃以下。天氣寒冷就愛洗熱水澡,消委會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測試了16個牌子共20款家用氣體熱水爐,比較它們之間的熱效率。 20款樣本包括11款煤氣爐和9款石油氣爐。測試項目包括安全程度、熱效率及熱水輸出表現等,以5分最高,13款樣本同獲4.5分。但各樣本售價差異大,在相同燃氣類別和聲稱熱水流量的樣本中,最高和最低售價分別是4000多元和9000多元,相差超過一倍,消費者應注意產品性價比。 而在熱水輸出表現上,測試20款樣本輸出40度熱水所需時間平均約18.45秒,其中以樣本9、樣本12、樣本15以11秒及12秒取得5分;而樣本20以36秒取得3.5秒。最快及最慢輸出時間相差將近半分鐘。 6個正確使用及保養家用氣體熱水爐貼士 消費者選購家用氣體熱水爐時,應確保產品附有「GU」標誌。此外,氣體熱水爐必須由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僱用的註冊氣體裝置技工進行安裝和測試,方可使用。用戶應按照說明書內的指示操作,並遵守以下各項: 1. 使用後,緊記將熱水爐關掉。 2. 若發現氣體用具操作有異,應立即停用並通知有關爐具進口商或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檢查或維修。 3. 如察覺有氣體洩漏的跡象,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立即關閉供氣總掣,及通知有關的註冊氣體供應公司到來處理。在遠離懷疑有氣體洩漏的地方前,切勿使用任何電子產品。 4. 如家中曾暫停食水供應,水管內可能藏有沉積物而影響熱水爐運作,故在開熱水前,應先開冷水,清走水管內的沉積物,直至水質變清,才可使用熱水爐。 5.每18個月聯絡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安排為家中所有氣體裝置進行一次定期安全檢查。 6.所有家用氣體用具的安裝、更換和維修工作,都必須由註冊氣體工程承辦 商僱用的註冊氣體裝置技工進行。
抗疫一年,大家仍未敢鬆懈,對消毒產品需求依然殷切,當中聲稱可以消毒環境、物品,甚至雙手的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甚為搶手。消委會測試15款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發現8成樣本於短時間內殺滅細菌病毒效能有限,以下獲評4.5分至5分(滿分為5分)的產品,大部分適合嬰幼兒使用,育有小朋友的家長要留意。 消委會測試15款樣本,每瓶/每套装售價由$88至$798,評估各樣本的殺菌和消除病毒的表現外,亦檢測樣本有效氯成分的濃度和酸鹼值,及評估相關成分在配方中的穩定程度。總評獲得高分(4.5分至5分)的產品如下: 產品 聲稱來源地 標示適用人士 大約零售價(聲稱容量) /每毫大約零售價 總評(5分最高) iPOSH多功能殺菌噴霧 日本 - $179(400毫升)/$0.45 4.5 K-clean全方位抗菌液 台灣 任何人(包括嬰孩)和寵物 $288(500毫升)/$0.58 4.5 日本叮叮叮叮高制噴噴清居家殺菌噴霧 日本 嬰兒、年長人士、寵物 $138(250毫升)/$0.55 4 白因子消毒抗菌液(防疫加強版) 香港 幼兒及小童 $368(500毫升)/$0.74 4 安速癒空氣淨化及除菌劑 美國 嬰兒、小童及長者 $360(1,000毫升)/$0.36 4 HYGINOVA環保消毒除臭噴霧 香港 初生嬰兒、孕婦、寵物 $148(400毫升)/$0.37 4 消委會提醒,消毒噴劑並非萬能防疫用品,切勿忽略基本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包括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時刻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等。 正確清潔和消毒原則、步驟和要訣 1. 清潔:要做到有效消毒,先決條件是做好清潔的步驟,才可以達至較理想的消毒效果,提高消毒劑的消毒效能。建議用清潔劑和清水,加上磨擦的動作,先去除物件表面的污垢,再進行消毒步驟。 2. 消毒: ● 留意產品使用說明:查閱產品所建議適合的使用地點、物料材質和表面類型(例如堅硬平滑無孔表面還是有孔表面)。 ● 留意產品建議的作用時間:應確保需要消毒物件的表面於指定的作用時間內都保持濕潤。 ● 噴灑足夠分量的消毒劑,讓物件表面濕透,並讓消毒劑有充分時間接觸物件表面(最好超過5分鐘),或者反覆洗擦,讓其充分發揮有效的消毒作用。如果懷疑物件受污染的風險較高,建議延長消毒劑的作用時間,及/或增加消毒劑的分量或濃度。 除了需要為物件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程序外,雙手的清潔仍然不容忽視。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沾有體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如廁後、為小朋友和寵物清理排泄物後、進食和預備食物前,都必須用洗手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用洗手液搓揉 最少20秒 )。 此外,若曾到公共場所,觸摸過公共物件,或者在每次觸摸眼睛、口和鼻前,都要徹底洗手。 來源:消委會
第四波疫情之下,教育局宣布全港中小學繼續暫停面授至農曆新年。儘管學校仍有提供網上課堂,但小朋友的學習進度難免受影響,不少家長四出搜尋教材,讓小朋友好好利用停課時間在家自學。 本地教育出版商DR-Max自去年起已不斷送出英文故事書等教材,至今已有數萬家長受惠。最近特意邀請林海峰為旗下出版的《迪士尼英漢辭典》錄製導讀聲帶,配以生動活潑的迪士尼卡通人物,幫助小朋友在家中自助學英文。據悉,今次DR-Max將免費送出5000套辭典,適值教育局剛宣布繼續停課,正好配合在家學習的需要。 親切的聲線 陪伴小朋友學英文DR-Max巿場推廣部回覆查詢時表示,這套《迪士尼英漢辭典》由DR-Max與迪士尼合作推出,一直深受家長愛戴,小朋友可從中學到不同環境中常用的英文生字,而書中的迪士尼人物更是家傳戶曉。「我們誠邀林海峰先生灌錄導讀聲帶,他的好爸爸形象深入民心,最了解與小朋友溝通時應以什麼語調和聲線。他的聲線親和力十足,就如一位大哥哥跟小朋友對話,讓他們覺得有人陪伴自己在家學習。」 網堂限制多 兒童需培養自學習慣「疫情下不少小朋友都遇上學習困難,因網上課堂存在很多限制,小朋友與老師缺乏直接互動,難以發問或尋求協助。因此,家長必須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地以不同渠道尋找知識。」DR-Max希望通過送書活動,為各階層的小朋友介紹更多不同形式的自學教材,而點讀筆就是其中一種能有效增強小朋友自學能力的工具。 《迪士尼英漢辭典》包含1400個常用單字、1800句例句及500幅迪士尼精美插圖。配合DR-Max點讀筆(需另購)更可聆聽英、廣、普三語發音,今次送出的最新版本加入林海峰聲音導讀,是打好小朋友英語基礎的理想教材。 是次活動送出的禮品套裝,包括《迪士尼英漢辭典》一本及DR-Max Electronic English試用版工作紙一套,限量5000套,先到先得,送完即止。截止登記日期為2021年1月31日,詳情可參考DR-Max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maxhk/
踏入2021年後,久違了的寒冬戀棧不去,你有吃飯嗎?《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即是叫人少食生冷之品,但也不宜多吃燥熱之物;在氣溫低、寒冷凡日子,應適當地食多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 吃飯可以保暖,不是說笑,是有根據的,尤其是早餐吃米飯,對冬日養生非常有益,特別係素來陽虛、極之怕凍,體弱易病者,最好以米飯作為早餐,只要有飯吃,就毋須吃藥。近年很多人因為怕胖,平素不吃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怕吃飯,其實只要適量地吃米飯,不但不會令人發胖,而且可減肥,即使你真的很怕「吃飯肥」,在天氣特別寒冷的幾天,請你多多少少都吃些米飯,不然,難以「有效」禦寒。 米性平、味甘。具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健胃消食、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等功效。米是五穀之首,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較完全,人體極容易消化吸收。米飯含有銅,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對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肝、心等器官的發育和功能非常重要。米飯也含鈣,缺鈣的人易精神疲勞體力易不足、易神經緊張。 米飯具補中益氣功效,可以改善膚色無光華,欠紅潤,以及手腳冰冷等問題。米飯的健脾養胃功效,可以改善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洩,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更可中和胃酸,緩解胃痛。米飯含多種氨基酸和維他命,可調節新陳代謝,有鎮靜安神的作用,更有助消除疲勞和止煩,從而幫助睡眠。澳洲悉尼大學的研究發現,米飯能促使大腦釋放兩種促睡眠的化學物質:色氨酸和血清素,因此讓人更容易入睡。這項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宋代才子蘇東坡,喜吃夜粥,曾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保暖食物推介 傳統上中國南方的人民,以吃米飯為主,特別是廣東、嶺南之地,人們更是每天吃飯,因為來源自水稻的米飯,最養脾胃,嶺南之地多濕,脾乃運化水濕之本,以米養脾胃,可以袪濕養氣血,益健康。可確保氣血之源,配合新鮮蔬菜和適當食材,禦寒作用更佳。 冬天可較其他三季多吃些:牛肉、羊肉、烏雞、塘蝨魚、黑豆、鹿肉;溫性食材如:杞子、黨蔘、人蔘、北芪、紅棗、韭菜、唐蒿;養陰及滋陰的食材也可按體質多吃,如海蔘、鮑魚、熟地黃、石斛、玉竹、沙蔘等。冬日冷天早上吃飯,晚上吃粥,健康又暖身。
中教控股(00839.HK)公布,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已於近日獲中國教育部批准自一所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學校。轉設後學校新的名稱為廣州應用科技學院。(sw/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
中教控股(090839)宣布,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已於近日獲中國教育部批准自一所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學校。轉設後學校新的名稱為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的轉設符合中國教育部《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的導向,公司認為轉設後學校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對未來發展帶來積極性的影響。 (ST)
【on.cc東網專訊】今年9月入讀小一的學生,將在本月30日及31日辦理選校手續。在實施「零雙非」政策下,適齡的跨境學童人數急跌,教育局今(12日)發通告指,會再次適當地調節為跨境學童提供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可供選擇的學校及相關學位數目,包括將8個學校網縮減
一所好的學校,其片區內的房子會比同類型的房子價格可以高出好幾倍,以深圳為例,一般便宜的學區房單價都已經超過了13萬元/平米。 2020年,國家再次發佈文件,針對學區房的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例如隨機分佈、隨機招生的方式,因此許多人猜測,2021年學區房難道就要“全面消失”了嗎? 國家出臺的第一個新政策就是實行“五年一戶”。所謂的“五年一戶”就是說,某一套學區房每隔五年才能有一個申請學位的資格。不止避免了資源浪費,還能避免學區房的房價越炒越高。在這個新政策下,即便戶主將房子賣出去,下一任戶主也要再等五年才能申請學位的資格,對於那些著急為孩子辦理入學的家長來說,自然不會購買這樣的房子,能夠杜絕學區房溢價太高的問題。據悉,上海的部分地區、學校已經正式實施了該政策。 同時,還有一個新政策,那就是“一房多校”。一套學區房可以對應多個學校,打破了“就近原則”,讓其它片區的學生也有機會讀好學校。而北京目前已經開始普及這種政策了,相信不久的未來,這兩種新政將在全國範圍內普及。 那些特意為了某個學校而購買學區房的家長們可能要失望了,那些炒房客手中握著的多套學區房,可能會因為沒有學位申請資格而“滯銷”。
生BB這個經歷只限女士們「獨享」,準爸爸在醫院陪伴待產老婆時,千祈唔好阻手阻腳,亦唔好「翹埋雙手」,學識3個產程的角色,幫老婆放鬆一下。 第一產程 這時期的媽媽有規律宮縮,子宮頸完全擴張至10厘米,第一產程的時間較長,媽媽體力負荷較大,初產媽媽平均11至12小時,經產婦平均6至8個小時。而這階段分為分娩早期、分娩活躍期及分娩過渡期。 1.早期階段 子宮頸由0厘米擴張至3厘米,宮縮約5至20分鐘一次,每次30至60秒。 這時準爸爸可以這樣做: ● 營造平靜氣氛 ● 安慰和支持 ● 安排一些簡單的活動來分散她的注意力 ● 保持自己體力和清醒 2. 分娩活躍期 子宮頸擴張至7厘米,宮縮約2至5分鐘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這時媽媽需要運用呼吸技巧和獲得足夠的支持。 這時準爸爸可以這樣做: ● 專心照顧老婆 ● 鼓勵她、給她口頭安慰 ● 按摩腹部和腰部 ● 留意收縮情況 ● 跟她一起練習呼吸技巧 ● 讓她感到舒適,如放好枕頭、遞水、撫摸 ● 提醒她經常更換姿勢 ● 分散注意力,例如播音樂、玩簡單的遊戲 ● 如果她不回應你,不要以為有什麼問題 3. 分娩過渡期 子宮頸擴至10厘米,宮縮更頻繁及劇烈,約30秒至2分鐘一次,每次持續60至90秒,媽媽腰部和直腸可能會感到強烈壓力。 ● 鼓勵和讚賞她 ● 避免閒聊 ● 繼續與她呼吸 ● 鼓勵她引導自己克服宮縮 ● 鼓勵她在宮縮之間放鬆 ● 如果她生氣,不要以為有錯,這是正常的 第二產程 這時期子宮頸完全擴張至嬰兒經陰道娩出,大約持續1至2小時。 這時準爸爸可以這樣做: ● 托住她的身體 ● 鼓勵她 ● 在她推擠時幫手計次數 第三產程 嬰兒出生後至胎盤娩出,這是分娩中最短的一個階段,持續15至20分鐘。 這時準爸爸可以這樣做: ● 放鬆 ● 與BB享受歡樂時刻 來源:美國妊娠協會
有中學今日起陸續安排不同級別的學生,回校接受半日面授課程,先安排中六學生,下星期中一至中五學生,會分批回校下午上課。 有學生認為,面授課與老師互動較多,亦有老師督促功課,成效較好;不過亦有跨區上學的學生表示,放學後趕回家再上網課時間較為倉促。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劉振鴻表示,相信普遍中學都會先安排中六學生回校上課,其次是需要選科的中三學生。
乳液主要是用來保濕的,隨著黏稠度不同,保濕的效果會提升。乳液(lotion)、乳霜(cream)、乳膏(ointment)的黏稠度不同,乳膏很接近凡士林是較為黏稠的,在冬天或是很乾的寶寶皮膚最適用。 基本上,按壓式的產品大多數會是乳液,一大罐要自己塗的大多數是乳膏,大家可以嘗試這樣去分辨產品。 輕微疹子如何處理? 台灣兒科醫師建議,如果只是輕微疹子,可以先擦點乳液,隔兩三天後若未改善,再給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藥膏。 因為乳液可以撫平皮膚的角質,達到輕微的保護效果,嬰兒的皮膚能夠自我修復痊癒就沒問題了。而且乳液不含藥性,一日擦三次也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當然,有些家長會擔心阻塞毛孔;只要使用合格產品,每次適量使用,基本上是不用太擔心。 藥膏都含類固醇,使用上安全嗎? 紅疹是炎症,基本上要使用類固醇才能抗發炎,惟副作用是有機會導致皮膚變薄等。其實,只要家長照顧得當,一周內就能改善皮膚。 兒科醫師提到,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果寶寶吃到了怎麼辦?」其實,類固醇藥膏有七種強度等級,兒科醫師給嬰幼兒使用大多是低強度的藥膏,而一整條藥膏所含的類固醇劑量很低,擦在身上也是薄薄一層,吃到也不一定真的有吸收進去,不必多慮。 什麼時候塗什麼? 當皮膚出現紅色的疹子時,塗藥膏;紅疹消退後皮膚變粗,則改塗乳液。 紅紅的皮膚代表發炎,需要使用類固醇藥膏來對付發炎。改善後通常皮膚會轉粗糙,這時就輪到乳液來保養撫平角質。 如何判斷孩子的疹子呢? 先從最棘手的開始談起: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過敏疹子,上述名詞都代表孩子有過敏,角質層最容易受損。特徵是全身都有疹子,尤其是臉頰、四肢外側(伸展處),而且會癢。大概三四個月左右的嬰兒就會開始蹭媽媽,可能是用臉蹭你,再大一點的嬰兒就會開始抓癢,到處亂抓。
中匯集團(00382)表示,旗下學院華商學院已於2020年12月如期完成自一間獨立學院至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轉設。於轉設完成後,華商學院的全名已變更為廣州華商學院,自2020年12月起生效。中匯集團首席運營官劉文琦在網上記者會議上表示,轉設完成後,學費會按現有計劃相應調整,隨著今年度學生收生人數上升,預計未來收生人數增長幅度樂觀。她指,華商學院轉設完成後,獨新發展將帶來更高我營運效率。她提到,下年度的品牌管理費用佔整體學校收入的8.6%,但預計未來佔比將逐年下降。對於學校的併購計劃,表示早前在四川收購2所學校,相信今年會有新的併購計劃,或佈局在大灣區,但認為由於核心地區地皮供應緊張,在該區取得資源並不太容易。(EC)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與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在上周五(8日)簽訂運動員專上教育合作備忘錄,並以特別的收生機制,為準備退役及退役運動員提供多元出路。港協暨奧委會首次透過與本地大學簽署備忘錄,支援香港運動員退役後的多元發展及出路,提升運動員教育水平。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先生與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在席上先後分享,並在嘉賓見證下共同簽署備忘錄。今次計劃是由港協暨奧委會轄下的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及教大負責執行及審批,雙方將引入彈性收生機制,取錄由體育總會提名的運動員,入讀教大指定的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課程。另外,在運動員支援方面,HKACEP 會向運動員提供教育諮詢、獎學金及生活技能訓練。而教大會循多方面配合運動員的全人發展,包括設立特別收生機制、獎學金、彈性修業安排及全方位支援。 教大作為一向支持運動員雙軌發展的院校,校長張仁良教授坦言運動員以往付出青春提升比賽成績,但在學業成就所得到的支援較少,因此希望盡一份力協助他們裝備自己。他另指至今已有90多名精英運動員入讀教大不同課程,並感受到他們的獨特性,讓他們能於學業及職場上取得成功:「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能練成堅毅不屈的特質,進而在學業及職場上,鍥而不捨地追求目標努力進步,更可以感染身邊的人,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首度與本地院校合作亦是港協暨奧委會的重要里程,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暨HKACEP委員會主席胡曉明博士除了希望運動員能在大學增廣見聞外,亦希望透過HKACEP計劃繼續支援他們:「HKACEP會提供不同類型的教育獎學金計劃,同時有生活技能訓練、綜合英語課程、教育諮詢等支援,以另一方式協助他們完成學業。」 不少傑出運動員也是出自教大,前單車運動員郭灝霆在取得健康教育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後,現為科技初創企業家;前空手道運動員陳枷彣畢業後則成為教大講師;剛退役的賽艇運動員李嘉文,現修讀運動教練及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至於前單車運動員黃金寶從教大畢業後,於上年獲教大委任為「精英運動員友好大學大使」,並喜見今次與港協暨奧委會的合作。回想起當初受惠於彈性學業安排而升讀大學,「阿寶」認為是增進知識的契機,也在適應過程中學習:「最初回學校讀書有不同地方需要適應,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協助下,能令我加快融入校園生活。至於在生活、工作的方法都離不開在書本上的知識,因此那段日子對現在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協暨奧委會與教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助退役運動員雙軌發展」
教育局早前宣布,全港幼稚園、中小學,繼續暫停面授課程及校內活動,直至農曆新年假期,但容許中、小學按校本需要,由今日起有條件下讓全校不多於六分一的學生回校,進行半日的面授課程或考試,上午或下午回校的學生須為不同的班級。 身兼津貼中學議會主席的中學校長劉振鴻表示,由於中六學生在4月要應付文憑試,較急於需要復課,相信普遍中學都會先安排中六學生回校上課,其次是需要選科的中三學生,以他的中學為例,由在上星期開始,已安排部分中六生回校上課,下星期亦會安排中三學生回校,但上課安排會因應疫情關係,作特別調整,除會安排中六和中三學生,分上下午回校上課外,亦會調配人手,在中午時間安排工友作全校清潔,以確保校園衞生。 他表示,如果疫情能穩定,亦希望可以安排要備戰明年文憑試的中五學生復課,其他年級則會視學教育局在農曆年假後的安排,再決定復課時間。
很多父母因為疼愛孩子,凡事往往為子女代勞。然而,父母過度照顧及介入卻容易變成溺愛,導致孩子容易形成依賴的性格,不能獨自完成事情,長遠更會令孩子的自理能力越變越弱。 父母懂得學習放手 現代父母生活節奏急促,事事講求效率,總認為孩子做事動作太慢、做得不好或者會做錯,倒不如由自己動手完成,於是慣性替孩子打理好一切,這樣只會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父母要學習放手,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自己動手做各種事情。此外,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同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手讓孩子逐步學習掌握生活中的各種自理技巧,從而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 給予孩子練習的機會 父母要明白孩子在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練習,並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其學習經驗。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的機會,就潛藏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父母可以好好把握日常訓練孩子學習自理能力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嘗試動手自己做,例如:自行吃飯、早晚刷牙、梳洗、穿衣服或鞋襪等等,並從中吸收學習經驗,讓他們有機會練習。父母只要為孩子提供合適的空間和練習機會,透過反覆的練習,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技巧能逐步有所提升。 給予正面鼓勵及讚賞 孩子年紀尚少,在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要接納這是孩子學習新事物及新技能必經的階段。與此同時,父母要容讓孩子經歷失敗,在跌跌碰碰中累積成功的經驗。當孩子願意主動嘗試或在付出努力後完成事情,父母要即時給予鼓勵及讚賞,例如:「你自己拿著餐具吃飯,做得非常好!」父母的讚賞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及付出被肯定,同時令孩子更有動機親自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任務。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但可以提升幼兒的自我照顧能力,更可以從中建立個人滿足感、自信心和責任感。孩子學習自理能力的過程的確在考驗父母的耐性,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予適當的學習空間及時間,假以時日,相信孩子就能漸漸培養出自理能力,並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以上資料由資深註冊社工關愷恩姑娘提供 ©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
有中學今日起陸續安排不同級別的學生,回校接受半日面授課程,先安排中六學生,下星期中一至中五學生,會分批回校下午上課。 有學生認為,面授課與老師互動較多,亦有老師督促功課,成效較好;不過亦有跨區學生表示,放學後趕回家再上網課時間較為倉促。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劉振鴻表示,相信普遍中學都會先安排中六學生回校上課,其次是需要選科的中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