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完成審批受資助幼稚園的學費申請,今學年有401間提供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課程的幼稚園獲准加價,較去年多199間,急增近一倍。教育局表示,約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今個學年免收學費。至於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課程,基於政府與家長共同承擔成本的原則,家長須支付部分額外費用。本學年每期學費中位數約為940元,按年增加約50元,整體學費仍處於低水平。
【Now新聞台】過百間中小學本學年獲批加學費,部分直資學校加幅達到兩成。直資學校議會指,疫情後首個學年,學校活動全面復常,認為加幅是「追落後」。 踏入新學年,逾百間中小學申請加學費。教育局指經審視後,共有48間直資學校、71間私立學校及61份國際學校的加學費申請獲批,平均加幅為4.09%至5.41%。全港有近七成直資學校都上調學費,包括多間傳統名校。以中一學費計算,加幅最大的是聖保祿學校,由2.5萬元加至3萬元,升幅達兩成。學校指已超過10年無調整過學費,因此要加學費維持學校營運,方案亦得到家長支持。其次是拔萃男書院及聖保羅男女中學,新學年學費分別為57830元及72400元,比上學年加一成,當中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學費更升一成半至53140元。男拔回覆指經營成本持續上升,要調整學費支持課程發展及改善課室等設施,強調方案得到絕大多數家長理解及同意。對於學費平均加幅創近四年新高,身兼直資學校議會主席的英華書院校長陳狄安指,疫情後首個學年,學校活動全面復常,有需要加學費。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今年是有點『追落後』的情況,疫情後通脹情況高,我相信直資學校有這方面的考慮,加上疫情完結後,他們
教育局表示,收到49間直資學校、72間私立學校以及66份國際學校於本學年加學費的申請。在獲批的申請中,直資學校學費的平均加幅為4.09%、私立學校加5.41%,至於國際學校就加4.5%。另外有7份申請不獲批,主要涉及國際學校的申請。至於幼稚園方面,截至9月4日,教育局已完成審批709間參加了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申請調整學費,包括472間半日制幼稚園,當中460間幼稚園的維持學費不變、12間獲准加費;603間提供全日制/長全日制課程的幼稚園當中,一間調減學費,201間維持學費不變,及401間獲准加費。 調整收費後,幼稚園全日制或長全日制課程,本學年每期學費中位數約為940元,較去年增加約50元,整體學費仍處於低水平。
教育局表示,收到49間直資學校、72間私立學校及66份國際學校於本學年加學費的申請,獲批的申請中,直資校學費平均加幅4.09%、私立學校加5.41%、國際學校加4.5%,另有7份申請不獲批。
孩子不聽勸告,硬要做出不恰當的行為,身為父母難免感到「激氣」,若控制不住情緒,更會忍不住破口大罵因而破壞親子關係。我們找來心理學家李偉堂博士分析不同年齡層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以及背後的解決辦法!
【on.cc東網專訊】創校逾60年的玫瑰崗學校,私立幼稚園及小學獲香港道爾頓學校接辦,獲資助的中學部則擬於2025/26學年結束後停辦。一名中學生家長兼家教會成員李太今日(28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他們仍在爭取玫瑰崗中學可以繼續辦下去,如果現在的辦學團體不想辦,可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結束訪京行程,返港前被問到當局有無收到有中學願意接收灣仔玫瑰崗中學生的通知時表示,據悉辦學團體正積極與港島區一間天主教學校商討,包括探討讓學生考慮到該校就讀。 蔡若蓮說,中三學生要面對選科,影響較急迫,當局已第一時間與同區學校的校長會互通消息,大家很樂意將學校有的學科選擇或學額提供予教育局。她說,會幫助一些有需要家長,為要轉校子女提供支援。 另外,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為小一新生增設1萬元獎學金事件,蔡若蓮說,如有學校純粹只用金錢或物質吸引或挽留學生,這做法非常值得商榷,亦可能向學生傳遞不正確的價值觀,呼籲若學校給予獎學金等,應有清晰標準,令家長及學生不會混淆。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最新通知兩間大灣區的港人子弟學校,明年可以學校考生身分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至於在大灣區原校應考抑或來港應考,暫時仍需與相關部門溝通;據她了解,不同部門很努力在政策及技術層面跟進。 至於如何確保標準與香港相同,例如如何送試卷到內地,並涉及多少成本。蔡若蓮說,為內地港人子弟安排文憑試試場,最優先考慮是方便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子弟在內地就讀,目的並非將文憑試搬到內地應考。 她又說,涉及的兩間學校,應屆考生數目相當有限,考評局與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已詳細研究包括護送試卷、批改及監考準則等,是與香港標準一致。 被問到會否為有關來港應考考生提供便利措施,蔡若蓮說,過往有考生跨境來港考試經驗,學校會有適切安排,包括安排他們在港過夜等。至於未來會否開放更加多港人子弟學校作保送,她說,這並非只是香港特區的決定,亦要視乎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評估,兩地會繼續密切溝通。
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因收生不足,早前接獲教育局通知,今個學年不獲開辦小一,其後獲准開辦私立小一班。校方向家長發公告指,在24/25年度將新增小一學生特別獎學金港幣1萬元。 教育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學校行政手冊》訂明,學校不應以金錢或物質吸引學生報讀或挽留學生,以維持學生的註冊人數。這種做法並不恰當亦不道德。 當局說,得悉事件後,已即時向學校了解,提醒學校應遵照有關指引處理收生安排,若當中涉及違規,會嚴肅處理;局方至今並無收到相關投訴。 錦江小學在其網頁發文,指為鼓勵更多學童接受基督教以愛為中心的教育,下學年9月份能成功入讀錦江小一的同學,除了早前已承諾六套校服,書簿費,雜費等全免外,還會獲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頒發特別獎學金每人港幣一萬元。校方晚上更新網站帖文,指有詳情將稍後公布。
【on.cc東網專訊】創校逾60年的玫瑰崗學校,私立幼稚園及小學獲香港道爾頓學校接辦,獲資助的中學部則於2025/26學年結束後停辦,意味着現時就讀初中的學生,讀至中三便需要轉校,安排惹來爭議。玫瑰崗辦學團體道明會昨日(26日)回覆查詢稱,在香港天主教教區協助下
每逢假日,不少爸媽總會為帶子女去那裡放電、玩樂而傷腦筋。今次為大家推介一個親子新熱點,是位於11 SKIES的全新親子遊樂場SKY PlayPark。佔地32,000呎的SKY PlayPark以環保創新為主題,設有二次元創作體驗館,當中玩樂設施以再生物料建造,讓小朋友自主探索及創作,刺激多元感官發展。今次《親子頭條》會員更可以優惠價率先試玩! 位於11 SKIES的全新親子遊樂場SKY PlayPark佔地32,000呎。(相片僅供參考) 佔地32,000呎的親子遊樂場SKY PlayPark,場地設計具文青風格,打造不同特色打卡熱點,並定期舉辦不同環保主題的工作坊,適合一家大細參與,藉此亦宣揚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延伸閱讀:Back to School限時優惠︱82折購入Chill Kids Club家庭套票 再生物料の森,讓參加者體驗生態對人類的重要性,更懂得愛護大自然。(相片僅供參考) SKY PlayPark正式開幕後,會場內會有多達8個主題遊樂設施及期間限定主題打卡區,如全港獨有巨型海鮮飯おいしい!、美味い芝趣批及再生物料遊樂園等等,有助激發小朋友想像力和創造力。 場
本港移民潮下,多間學校面臨「殺校」邊緣,其中位於長洲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今日早上 10 時許在校網及社交平台宣布,下學年新增 1 萬元「小一學生特別獎學金」,疑以「銀彈」策略吸引新生申請。教育局回覆《Yahoo 新聞》指,這種做法並不恰當亦不道德。
一直關注語文發展的淨緣慈善基金及《親子頭條》推出了大粒MAC「語文的生命」計劃,推動中小學生「學好中文」。近日計劃於首間獲贈予大粒MAC「語文的生命」中文學習系統教材的受惠學校—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舉行「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大使委任禮及頒贈儀式。當日計劃捐贈者、新委任之2位傳承大使及3間受惠學校的校長等嘉賓皆一同出席。 「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大使委任禮及頒贈儀式圓滿舉行。 「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計劃邀請了原廣州市黎子流市長秘書莫夏星先生及晉羚集團創辦人李汶臻女士擔任「傳承大使」,並於9月21日在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舉行「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大使委任禮及頒贈儀式。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的學生穿上不同的民族服飾參加是次活動。 淨緣慈善基金董事莊婉華女士(左)與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生致送紀念品給2位「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傳承大使:晉羚集團創辦人李汶臻女士(左二)及原廣州市黎子流市長秘書莫夏星先生(右二)。 除委任2位大使,「大粒MAC教室」閱讀計劃及「語文的生命」計劃捐贈者黃兆祺先生、馬
9-1-2 = 912上述這條數學題的答案,是即將升讀小二的Jason攪盡腦汁、算完再算才想出來的,可惜結果仍教媽媽非常失望,她不禁慨嘆:「我的孩子真的這麼笨嗎?」Jason自小就不喜歡接觸數字,但凡與數字有關的遊戲都一概拒絕參加。6歲時仍不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生日日期;數數目時,如簡單的物件數量「4」、「5」,仍需要用手指逐一慢慢地數。上了小學後,Jason對基本的數字概念如7大於3,依然弄不淸;給他看圖認數,他會覺得字體大的「3」比字體小的「7」為大,因為他以面積大小來衡量數值。對於抽象的數字概念,如符號、順數、倒數、十進制、乘除運算更是難以掌握。數學能力欠佳容易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和自信心,所產生的焦慮亦較大,容易令他們被標籤為「蠢」、「轉數低」。此外,也對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例如購物時會因為不理解數字所代表的相應數值或數量而出現找錢錯漏。運算困難源於腦部發展異常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指出﹕「孩子在數學運算方面有困難,成因往往與腦部發展異常有關。孩子的基礎數學能力有缺損,記憶力、視覺感知能力、文字理解、列序、資訊處理及視覺空間等方面出現偏差,以致難於掌握十進制、分數等抽象的
考評局表示,為服務居於內地的港人子弟,考評局將由2024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起,接納內地港人子弟學校成為文憑試「與考學校」,並保送其中六合資格正讀生以學校考生身分報考文憑試。 局方說,2024年文憑試有兩所港人子弟學校申請並獲接納成為文憑試「與考學校」,包括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和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局方又說,「與考學校」的安排是容許相關學校保送其中六合資格正讀生以學校考生身分報考文憑試。至於考場安排,考評局知悉教育局正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相關事宜涉及多方面的籌備工作,須周詳考慮和策劃,並需要充份的時間作妥善的準備。考評局會致力確保文憑試不論在何處舉行,都能達到一致的國際級水平。
老師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老師更能以生命影響生命,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第二年舉辦「十大最『美』教師選舉」,獲獎教師之一、來自漢華中學的地理老師黃宗豪,除利用公餘時間帶領學生到新市鎮考察,冀學生擴闊眼界增進知識;更曾報名與學生一同考DSE,展示同一陣線,為學生打氣。另一位得獎老師、香港中文大
創校60年的九龍塘傳統名校根德園幼稚園昨日宣布3年後停辦,明年新學年起停收K1學生,主要原因是入學人數持續下降、目標年輕家庭移民,以及部分教職員已屆或接近退休年齡等,為學校營運及維持教育品質帶來挑戰,故決定於2025/26學年關閉學校,並提出設3年過渡期計劃,盡量減低對現有學生影響;該校已就上述決定通知教育局。
【本報訊】比諾教育機構再有旗下幼稚園被教育局撤銷資助。繼上水比諾中英文幼稚園後,教育局昨日表示,位於筲箕灣的雅然中英文幼稚園,因未能證明在營運及財政管理方面,能達到令局方滿意的水平,故已在8月9日起撤銷其在本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資格;但此前已獲取錄或正就讀的學生,如仍在原校就讀,將不受影響,繼續獲政府資助。
九龍塘的根德園幼稚園宣布3年後停辦。校方解釋,主要因為入學人數下降,以及面臨管理層退休,難以長期維持優質教育。 教育局已收到校方通知,下學年起停收K1學生。有今年K1學生的家長,對學校停辦決定感到突然。 幼稚園協會指出,整個教育界都面對出生率下降及移民問題,估計未來幼稚園合併或由有能力的團體加盟辦學,都屬必經階段。
位於九龍塘的根德園幼稚園宣布三年後停辦,明年新學年起停收K1學生,學校2025/26學年關閉。教育局表示,已收到有關幼稚園通知將會於2024/25學年開始停止取錄K1學生,並已提醒學校要盡快通知家長及各持份者相關安排。教育局會與幼稚園保持緊密聯繫,提供適切的意見及協助。 教育局又說,會盡力為受影響的家長及學生提供協助,包括提供區內幼稚園學額空缺的資料,而全港各區幼稚園K1學位空缺情況亦已上載教育局網頁。如家長需要教育局協助,可聯絡有關分區的學校發展組或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