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國家體制改革紅利

(綜合報道)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落幕,議決未來國家體制改革的路向,公布內容以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最為具體矚目,至於其他涉及政府職能、經濟民生、司法體制以至軍隊等多方面的改革,會隨日後陸續出台的具體政策,推動國家發展步入新的台階,本港需要探討在這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擔任的戰略角色。 三十五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國家走上改革開放路一錘定音。本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有學者形容這次會議開啟中國改革的「2.0時代」,有關議決是中國改革新里程的總綱領。 會後的公布,屬於提綱挈領的文件,不可能把所有具體改革措施巨細無遺一一臚列,只是分十四個範疇提出改革方面,唯一比較具體的是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因此特別引人注目。 設國安委 降人治色彩 美國早在六十多年前已經成立由總統擔任主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當時主要是針對冷戰年代的蘇聯威脅,全球多國都有設立類似機構。中國成立國安委,屬於順應時勢之舉。如果參照外國的規格,應該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擔任一把手,協調執法、外交、國防等部門,針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統合資源,在反恐、治安、救災、國防等多方面,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避免不同部門口徑不一或互相扯皮。 毛鄧時代實施強人管治,個人一聲號令足可令各部門歸隊。國家由人治走向制度化管治,要統合資源提高效率,不能再單靠個人強勢,國安委的成立,是國家管治走向制度化的其中一步,而三中全會標誌的未來改革,就是從完善制度手,公布表明目標是到二○二○年形成「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經改為重點 打開小門 公布形容這場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長官意志濃厚的管治,往往帶來資源錯配,倚賴政府投資來帶動經濟。中央近年一直強調要培養經濟「自生」能力,改革方向就是向市場放權。香港是成熟市場經濟,資源調配效率高,極具參考價值。 在內地體制進一步市場化的過程中,無論是開放金融市場,或者是上海自由貿易區試行「負面清單」安排為企業拆牆鬆綁,總的趨勢是要打開各方面由官僚把守的「小門」,香港要從中把握與內地互惠互利的機遇。此外,香港的醫療和社會服務體制,亦可以為內地加快社會事業改革,作出貢獻。 二○二○年正是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完結的一年,三中全會列出了改革時間表,本港務須在國家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找出最佳定位,與國家共享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