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下跌,港人 4 月仍要捱貴電,港燈燃料調整費按月升接近 5%,中電則維持 3 月價格。兩電預期燃料費於今年中才會回落,並解釋燃料採購合約及計算機制所致。多名議員批評電價加快減慢,又斥兩電「賺到盡」拒減費,令市民百上加斤。兩電回應指已推出多項電費回扣。
【本報訊】與胞弟同住多年的六旬酒樓雜工,因分擔1,400多元電費的問題與弟爭執,最終以利刃捅弟36刀將對方刺斃。他為此被控謀殺罪,在高院經過兩星期審訊後,昨由5男2女組成的陪審團在退庭商議5小時後,一致裁定被告謀殺罪名不成立,但因被挑釁而誤殺罪成。法官李素蘭把案件押後至後天(30日)判刑,期間被告須繼續還押。
近日引起傳媒報道的天水圍一間學校發生懷疑非禮事件,13 歲女童去年 8 月疑被同級男同學非禮,惟校方指翻查閉路電視未有發現兩名學生在校園發生報稱情況,涉事男童父親堅稱兒子清白,事件引發羅生門。惟警方回覆指,周一(27日)收到律政司意見後,涉事13歲男童已被控兩項「普通襲擊」罪、一項「非禮」罪及一項「企圖非禮」罪,案件將於3月31日上午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本報訊】美國硅谷銀行倒閉以及瑞信陷入財務危機,引發市民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心危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指,外國銀行財政危機對本港經濟的影響有限,加上本港的資本充足率超過兩成,遠高於國際標準的8%,證明金融體系相當穩固,資本市場亦運作順利,局方會持續監察市場情況。政府已積極研究增加強積金的投資選擇,並計劃2025年推出「積金易」平台,把信託人系統統一化,有利局方日後推出措施時,做好技術層面的支援,亦有助推動強積金全面數碼化,減低成本。
過渡房屋主要供輪候公屋不少於3年的甲類住戶申請入住,但新界項目平均入住率僅七成,營辦機構可因應情況向當局申請調整,讓更多輪候未滿3年、乙類租戶的居民亦可遷入。政府最新建議容許營辦機構在新界項目落成前,可按情況預先申請調整甲類及乙類租戶比例,料可加快處理租戶流程;並擬今年第二季推出中央通用申請表,讓申請者可一次過按優次揀
新冠病毒疫情於2020年初在港出現,全城一度爆發口罩荒。當時港府亦受影響,須四處以高價採購口罩,但結果部分購得的口罩卻疑貨不對辦,細菌過濾標準未能過關,以致得物無所用。負責採購的政府物流服務署,就於上星期五(24日)透過律政司司長入稟高等法院,向一間口罩供應商就其產品質素不達標,而追討違約賠償。署方指這批於2020年2月購入的醫療用口罩當中,有269萬個質量不合格,要求該供應商賠償訂貨本金超過1,649萬元,再加利息與訟費。
阿里巴巴(9988)創辦人馬雲回國!本月全國兩會閉幕後,據外電指,身在海外逾1年的馬雲獲內地政府邀請回國,以展示對商界的支持,惟遭他以已從阿里及螞蟻集團退下來而拒絕,並稱將專注研究農業技術。報道曝光不久,內地傳媒及阿里巴巴旗下的《南華早報》火速替其澄清,披露馬雲已返回內地,昨更到訪其有份創辦的杭州雲谷學校與師生見面。
男團MIRROR人氣王姜濤偕隊友Jer和Jeremy啟程到東京,即惹來會合趕拍英皇新片《盜月者》中的Anson Lo及Edan之揣測,但據知「姜濤小隊」此行另有秘密任務,而有傳未來12子會繼續「分拆上市」,以確保首齣集齊全隊的新片《12怪盜》物以罕為貴。
電費愈來愈貴,年前便發生一宗兄長因為1,400多元電費爭執誤殺親弟。縱使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下跌,港人4月仍要捱貴電,港燈燃料調整費按月升接近5%,中電則維持3月價格。兩電預期燃料費於今年中才會回落,並解釋燃料採購合約及計算機制所致。多名議員批評電價加快減慢,又斥兩電「賺到盡」拒減費,令市民百上加斤。兩電回應指已推出多項電費回扣,中電稱未來3個月已將燃料費「封頂」;港燈則說接近9萬用戶最近於補貼下毋須付電費。環境及生態局稱會與兩電磋商,研究設立分擔燃料成本的機制。
為滿足青年住屋需要,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擴大「青年宿舍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轉為青年宿舍。新計劃下首個酒店改成的青年宿舍「BeLIVING Youth Hub」昨正式開幕,提供194個宿位。負責項目的香港青年聯會指,月中接受申請至今已接獲約300宗申請,有10人率先入住。有入住者指,轉住宿舍後享有自己的生
【本報訊】本港經歷長達3年的新冠疫情,最近逐漸復常。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卻指,本港在新冠疫情後,流感病毒卻一直潛伏,防控措施稍為鬆懈,病毒便有機可乘;根據以往流感高峰期,嚴峻情況不遜於新冠疫情,認為市民必須提高警覺,並建議政府優化院舍防疫注射計劃,考慮採購對長者保護力更好的4價重組流感疫苗。
憑體能競技真人騷《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人氣急升的韓國格鬥選手秋成勳,早前快閃香港100小時拍攝,既遊電車河打卡、又造西裝、打邊爐等,他透露上次來港已是7年前,笑言在日本吃過標榜為港式美食,但跟在港吃到的風味冇得比:「香港的叉燒是我食過最好味的。」平日他嚴控飲食和運動,今次來港幾天已吃肥了少許,他又搞笑自嘲只是一個愛做運動的普通大叔。
【本報訊】本港經歷3年新冠疫情困境後,社會至今已全面復常。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接受電台訪問表示,新冠疫情在本港已告一段落,預料在6、7月或會輕微反彈,但現時流行病毒株為Omicron BA.2或BA.5亞系變種病毒株,不少人已感染過其中一種,目前混合免疫屏障十分高,而夏季病毒活躍度亦相對不高,併發症個案增加機會相對小。另外,他又建議在港九新界各設一個傳染病中心,配備醫護設施。
影帝梁朝偉繼早前於《亞洲電影大獎》稱帝後,《第8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亦宣布向他與意大利女導演莉莉安娜.卡瓦尼頒發「終身成就金獅獎」。據知,梁朝偉今次得獎,是電影節雙年展董事會根據電影節總監Alberto Barbera的建議決定。
香港與內地通關後,昔日劣質平價內地訪港旅行團亦翻生,不單止「逼爆」土瓜灣及紅磡等舊區,更出現買假藥,網上流傳旅客立食兩餸飯及在淺水灣公廁附近當街食杯麵。議員質疑當局把關不力,損旅客來港體驗,亦影響居民生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則指考慮於旅行團到訪的商戶、團餐食肆設限制,或推動旅行團轉到他區消費;旅遊業界則指出現問題在所難免,建議政府協助疏導當區交通和人流,設立專人維持秩序。而當局將於今日聯同旅監局與餐飲業界會面。
【本報訊】多年來電費持續攀升,工資加幅於疫下卻落後,普羅愈見捉襟見肘。翻查過去5年兩電的年度電費調整數據,中電、港燈分別於過去3年、兩年凍結基本電費,但實報實銷的燃料調整費卻一直上調,2021年中電的燃料費僅每度電28.1仙;港燈則為17.4仙;2022年中電燃料費已增至38.6仙;港燈升至27.3仙,升幅分別達37%及57%。
【本報訊】本港撤銷口罩令後社會邁向全面復常,本月首20日訪港旅客人數已回復至疫情前45%。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對上一個周末,每日入境旅客人次達到10.7萬人。
【本報訊】本港過去10年涉及《商品說明條例》(下稱《條例》)的投訴逾11.4萬宗,分別來自海關、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及消委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交代《條例》過去10年的數據,截至2月底,海關共接獲7.2萬宗懷疑違反《條例》的投訴,當中有逾700宗檢控個案,包括監禁及罰款,88人被判囚,個案最長被判囚27個月。
【本報訊】本港公立醫院人手緊絀,每年醫護離職人數不絕,醫院管理局經「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成功招募大灣區9名醫生及70名護士於下月來港到公立醫院工作。社區組織協會認為當局應公布有關醫護在港的職責內容,以免港人擔心。而醫療衞生界的議員則表示,大灣區醫護大多以廣東話溝通,而且醫科生的英文水平應該不會差,認為適應本港醫療系統不算困難。
國際燃料價格最近有回落趨勢,不過兩電下月的燃料調整費均有所上升,中電的調整費將輕微增加至每度電63.5仙,但未來3個月會提供特別回扣抵銷,令費用維持每度電62.8仙的水平。至於日前已宣布下月燃料調整費增加4.9%至每度電90.6仙的港燈,昨表示如燃料成本下跌趨勢持續,費用有望今年中回落。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