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批評英國就黎智英案的言論,是顛倒是非及干涉香港法治,中方堅決反對。 大使館發言人指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應受到法律應有制裁。使館發言人同時表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敦促英方尊重事實,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亦批評有個別國家標榜法治和司法獨立,但公然為反中亂港分子開脫說項,公然干預香港特區司法,充分暴露其虛偽雙標面目。英國《衛報》周日引述英國外交部發言人指,黎智英案是英國政府優先處理事項,過去曾多次向中國提及有關案件。發言人又指案件被高度政治化,黎智英等人被針對,以國家安全之名噤聲。#要聞
【Now新聞台】全港競爭最激烈的選區,包括油尖旺南6人爭兩個直選議席,最終由報稱無政治聯繫的關煒曦及民建聯葉傲冬當選,分別以逾6500票及逾6300票當選。唯一的女性候選人及3名少數族裔候選人,全部落敗。油尖旺南區票站主任彭雋賢:「5號候選人關煒曦,得票是6505票。」本身是三會成員、打「青年牌」的關煒曦,所得票數是6個候選人之中最多,成功爭到一席。區議會選舉當選人(油尖旺南)關煒曦:「今次選區變大,對於直選候選人來說是一個挑戰,慶幸我的團隊入面都有不少地區前輩,亦有些立法會議員支持。我本身亦服務社區多年,對一些社區團體、大廈法團、居民的接觸,其實靠大家的網絡去維繫、接觸不同的市民、不同的選民,去爭取他們的支持。」上次區選輸給民主派的民建聯葉傲冬,成功收復失地,以6321票重返區議會。區議會選舉當選人(油尖旺南)葉傲冬:「大家都明白整個區議會選舉,跟過去的模式很不同,雖然我有政黨背景,但都面對不少挑戰,我都很期待跟新一群議員同事合作。大家經過了數年可能地區治理上有不理想的情況,未來真的要撥亂反正,重新做好地區治理,讓市民真的感覺到幸福感、獲得感。」唯一女性候選人陶淳潁所得票數是1628
大嶼山凌晨3時許發生致命交通意外。 一輛的士在北大嶼山公路往九龍的一段路,撞向一個路牌和石壆後四輪朝天。年約30歲的司機送院搶救,其後證實不治。
屯門西選區有14個票站,當中有3個票站,至清晨5時許仍未完成點票工作。 其中民建聯候選人鍾健峰說選情樂觀,可見團隊一直紮根該區服務,受到市民支持,對於票數落後的區域,日後會加緊努力伸延服務網絡。他又說,據他了解,該區大約凌晨兩時已大致完成點票,但有3個票站出現問題,希望選舉事務處盡快處理和公布結果。 另一名候選人,實政圓桌莊豪鋒說選情不樂觀,信心被動搖,個別地區票站屬於其他大政黨的樁腳,紮根該區多年,動員能力強大,以洗樓等方式拉票,令自己得票被對手大幅拋離一千多票。但在部分票站,自己得票數目屬首兩位,相信實政圓桌的路線亦得到不少支持。 屯門西選區有4名候選人競逐兩個席位。
區議會選舉地方選區仍未公布結果。在灣仔選區,民建聯的穆家駿和爭取連任的李碧儀的團隊,已在票站現場送花祝賀。 已出任多屆區議員的李碧儀感謝選民支持,她認為市民選區議員,主要視乎參選人的政績和政綱,區議員要默默在區內作出貢獻,才會得到選民支持。她形容,今次花了200%氣力完成選舉工程,因為由一個小選區轉為大選區,自己跑多很多地方,但感受到居民看到自己過往在地區的工作。 2019年區選曾落敗的穆家駿表示,之前有不少謠言指民建聯已有足夠票數,拉票期間民建聯要「告急」是希望呼籲支持者出來投票。本身是教師的穆家駿表示,若當選的話,會調整教師工作,校方亦會支持,相信能夠繼續做好兩方面工作。 預計自己會落敗的新民黨黃守東表示,尊重選民的選擇,會總結經驗。他表示,投票系統故障對他或多或少有影響,但畢竟發生時間較短,仍要審視影響有多大。至於會否作出選舉呈請,黃守東說,需要與新民黨討論並視乎整體情況。 至於自由黨的宋芝齡未有向傳媒發言,她在社交平台表示「感謝支持」。
英國外交發展部發言人日前指,香港對黎智英等人的起訴是以國家安全為名,壓制批評的聲音。 中國駐英國使館批評英方言論顛倒是非、干涉香港法治,中方堅決反對。使館發言人指出,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應受到法律應有制裁。任何人無論是什麼身份背景,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中方敦促英方尊重事實,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晚上亦發表聲明,指個別國家標榜法治和司法獨立,但就公然干預香港特區司法,充分暴露其虛偽雙標面目。公署並敦促有關國家尊重事實,切實尊重法治精神,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區議會選舉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全部出爐。 18區共有228名候選人,以全票制選出176席,民建聯成為大贏家,派出77人,當中68人勝出,其中北區7人全部當選;其次為新民黨,派出12人,當中10人當選。 工聯會有21人參選地委會界別,僅9人勝出;經民聯10人在地委界出選,當中8人勝出。 自由黨贏得兩席,勞聯有一席,公屋聯會亦有一人在觀塘區勝出。 另外,有8名當選者為現任區議員,今次轉往地委界參選亦成功連任。
區議會選舉西貢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陸續公布。 12名當選人分別是民建聯的李家良、靳彤彤、周家樂;新民黨有兩人包括陳健浚、譚竹君;工聯會鄭宇曦;其餘為陳廣輝、陳繼偉、李天賜、曾國家,以及兩名現任區議員張美雄及張展鵬。
區議會選舉元朗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16名當選人中,民建聯佔5人,分別是湯德駿、梁業鵬、馬淑燕、林偉明和司徒駿軒,工聯會的劉桂容亦當選。 其餘10名當選人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包括林慧明、袁敏兒、文亦揚、林宗賢、黃紹聰、徐偉凱、黃元弟、何曉雯,李靜儀,以及現任的鄧鎔耀。
區議會觀塘地區委員會結果公布。 16名當選人之中,4人為民建聯成員,包括歐陽均諾、馮韻斯、張姚彬、曾榮輝;工聯會有兩人,分別為程海欣及黃啟燊;公屋聯會的鄭強峰亦勝出。 另外9名當選者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包括李淑媛、詹寶瑜、吳庭鋒、金堅、房逸君、林峰、鄧咏駿、余嘉明及關堅榮。
區議會選舉屯門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12名當選人中,民建聯佔5人,分別是曾憲康、程志紅、陳暹恆、葉俊遠和蔡承憲,新民黨有兩人當選,包括鄺珉樀和甘文鋒,工聯會的陳文偉亦當選。 其餘4名當選人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包括崔景恒、謝玉玲、林的徽和李超雄。
區議會選舉大埔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8名當選人中,民建聯佔3人,包括李文傑、梅少峰和黃偉憧,新民黨的陳建君,以及經民聯的李華光亦勝出。 其餘3名當選人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分別是麥成灝、陳笑權和余智榮。
區議會選舉荃灣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8名當選議員中,4人來自民建聯,包括陳振中、周森明、曾大及劉松剛;另外4人為無政治聯繫,包括朱德榮、莫遠君、鄭捷彬、林婉濱。
區議會選舉油尖旺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8名當選人中,民建聯派出的4人全部勝出,分別是蔡少峰、楊鎮華、劉柏祺和潘景和。 其餘4人分別是工聯會的孫智敏、經民聯的黃建新,以及報稱無政治聯繫的陸子峯和鄧銘心。
區議會選舉北區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當選的8人當中,民建聯佔7人,包括劉鎮海、吳耀祖、侯漢碩、胡景鵬、曾興隆、潘孝汶及柯倩儀。 餘下一名當選人為現任區議員、無政治聯繫的溫和達。
區議會選舉沙田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16名當選人之中,有4人是民建聯成員,分別是龔美姿、楊英瀚、吳啟泰和莫熹雯。新民黨成員有3人,分別是梁家瑋、張柏源和夏劍琨,工聯會的李貞儀亦當選。 其餘8名當選人是林玉華、梁振邦、陳曉盈、羅婉珮、郭宣彤、劉德榮、林小文和羅棣萱。
區議會選舉東區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12名當選人中,民建聯佔6人,包括洪志傑、王志鍾、劉淑燕、陳凱榮、林永晟及郭詠健。 自由黨的曾卓兒及新民黨的劉聖雪亦分別勝出;另外4名當選人均報稱無政治聯繫,包括林永祥、林彩英、賴暖新及洪超群。
區議會選舉葵青地區委員會界別結果公布。 12名當選人,有8人是民建聯成員,分別為伍景華、鄧麗玲、吳任豐、黃淑雯、袁潤洪、黃紹焜、林映惠及伍志華。 另外,劉興華、郭慧敏、工聯會的李偉樂及經民聯的莫綺琪亦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