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時間,瓜類特別爽甜,用水瓜來做煎餅,可以是不錯的下午茶。水瓜烙最基本材料勍只有水瓜和蛋,加上粉來拌漿去煎。在水瓜這基礎上,可以再加蝦米、菜脯和花生等,而粉要用粘米粉溝地瓜粉,便可以煙韌又軟糯,留意水瓜易出水,所以粉漿不要調得太稀,即睇如何製作潮式水瓜烙:
五月至八月是子薑的季節,除了用來醃甜酸子薑,用來炒食也很清新爽脆。買子薑時宜要雪白皮薄,如果比較修長的是子薑公,食起來更爽脆無渣。如果怕薑辣,可以少許鹽略醃至出水,再用來炒便不會太辣。而牛肉用來炒,可以用蠔油和粟粉來醃,臨炒前加油拌勻,便會保持嫩滑,即睇如何製作子薑炒牛肉:
近期天氣陰晴不定,讓人特別容易疲倦又沒精神,加上春末夏至,天氣又份外潮濕,不如煲個太子參百合蘋果湯,太子參細細粒,味道有少許苦,但有益氣生津,補肺健脾功效,配上清甜又潤的蘋果和百合,湯水便份外清甜,即睇如何製作太子參百合蘋果湯:
酥炸魷魚鬚是不少人喜歡的點心,但不少酒樓或小食店都會包上太硬太厚的炸漿,炸完出來會變得死實又乾硬,那不如在家自製。那層脆漿用料並不複雜,麵粉和蛋,還有最重要的啤酒代水,泡打粉或梳打粉也不用加便有酥脆效果,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將啤酒預先雪凍,效果會更好,即睇如何製作啤酒脆炸魷魚鬚:
魚肉加豆腐的組合,可以有很多變化。想清淡時便可以做老少平安,想香口的話,可以做琵琶豆腐。琵琶豆腐看似複雜,但其實做法不難。用上水份較少的板豆腐,再先蒸一蒸才加入魚肉中,便不易出水,那造型時便不易散開。剛炸好加上椒鹽會很美味,如果一次吃不完,再加醬汁同煮便是一個變化,即睇如何製作琵琶豆腐:
枇杷果外表黃澄澄,感覺很夏天,除了直接吃,用來煮糖水或做果醬也很適合。有時如果剛好又買了有點酸的,不妨用來做果醬蜜,用來沖水或沖果茶,美味之外還可以潤喉化痰。因為枇杷帶點寒,加點陳皮來同煮,除了有陳皮香,還可以加強功效,在這個轉季天氣食用吃正合適。煮枇杷時要留意不用煮太稠,因為放涼後會變得更稠身,如果煮太乾,之後便會很難調開,即睇如何製作枇杷陳皮果醬:
終於可以跟親朋好友相聚,在家打邊爐也是一個方便又大家開心的節目。但打完邊爐之後,每次剩下一堆食物,特別是受歡迎的肥牛片和炸響鈴(炸豆皮卷),其實也可以換個方式再去炮製,將炸豆皮卷拆開,便是大小剛好的鮮竹卷,捲上牛肉片和蔬菜做成牛肉炸豆皮卷,便可以快速完成一個小菜,即睇如何製作牛肉炸豆皮卷:
晚市進一步解封,是不是幾乎天天都約了朋友去吃吃喝喝,連日美食雖然心靈滿足,肚皮也可能會滿了不少。既然晚餐邀約不想斷,那白天就改吃點低卡輕食來平衡一下吧。粉絲既可帶來裹腹感,菠菜和芽菜也可以清清腸胃,拌好後放雪櫃,可以作涼拌,如果不想吃冷食,也可以加點熱水泡成粉絲湯,非常方便,作涼拌的粉絲不用煮,只用熱水來泡軟,可以令粉絲爽口不糊,即睇如何製作菠菜拌粉絲:
天氣開始轉熱,祛濕又消暑,還可以清熱解毒的湯水不妨多煲,而老黃瓜便是其中的好材料。老黃瓜配上扁豆和赤小豆功效加乘,而如果配搭豬骨會略見油膩,所以在這春夏之際,配上瘦肉來煲會更清爽。但因為材料較清淡,想讓湯水更鮮美,便可以加幾粒瑤柱來提鮮,整個風味會鮮甜很多,即睇如何製作老黃瓜扁豆瑤柱湯:
春天到了,又是吃鮮筍的季節。很多人以為新鮮竹筍難處理,但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把表皮幾塊竹筍殼剝掉,然後原支冷水下鍋烚熟,再浸泡一會,這樣剝出來的竹筍才可以用,而且還不會有怪味。這次將竹筍跟雞肉和蜆同煮飯,可以帶出清新的鮮味,即睇如何製作竹筍雞肉蜆飯:
雙骨的雞中翼雖然受歡迎,但食用時到底有點不方便,如果將雞中翼變小雞槌便方便很多,用味噌加辣豆瓣醬和糖漿,做出來的甜辣鹹香,會令人越食越開胃,小孩子吃也不會太辣,即睇如何製作蜜辣小雞槌:
蜆的吃法很多,用來配絲瓜是其中一個易做又好吃的做法。如果再加上吊桶仔乾,鮮味會更上一層樓。吊桶仔乾要先去內臟才浸泡,平日也可以用來跟肉同蒸,吃起來比鮮吊桶濃郁。用吊桶仔乾和爆過的乾葱和蒜頭,跟絲瓜充分炒過,然後加水去煮一個湯底才用來浸蜆,便不會把蜆煮老,即睇如何製作絲瓜吊桶仔煮蜆: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雖然堂食開始放寬,大家都習慣了在家自煮;相對較健康之餘亦可以幫荷包慳錢,所以每人都總會有幾個家常菜食譜「袋喺身」。Yahoo Food為你整合30款家常菜食譜,涵括家中餐桌上經常出現的大熱菜式:豉汁蒸排骨、魚香茄子、蔥花蒸水蛋、韭菜炒蛋、咖喱薯仔炆雞翼、蘿蔔煮魚鬆、麻婆豆腐等,省時又易煮,新手都一樣野以煮到!
日式蛋卷方便好吃又美觀,隨便做已經可以快速完成,用作帶飯或者臨時加餸也適合。除了做鹹口味的蛋卷,又或加糖的甜蛋卷,還可以在捲的時候加上不同的餡做變化,加菠菜既好看,又可以增加蔬菜攝取量。很多人怕煮菠菜易變黃,只要把握好一灼軟便撈起浸冷水,再擠乾去調味,便可保持翠綠,即睇如何製作菠菜蛋卷:
雞蛋好吃又易煮,普通烚蛋其實已經很美味,但加上不同調味去炮製的蛋,味道會更多變化,醬油蛋茶葉蛋吃得太多,那便試試近日在Instagram很受歡迎的麻藥蛋(Mayak Egg),這個蛋名字用中名來看有點可怕,但其實沒有麻也沒有藥,只是利用香辛材料如葱蒜和薑等加上醬油便拌出香氣令人上大癮的漬蛋,除了上述幾種材料,也可以在這基礎上作變化,如這次是大葱辣漬蛋,便是大葱加上辣椒粉和辣醬,便做出微辣的口味,大葱剛醃漬時會比較辛辣,人日一漬幾小時後便會變得醇和,醬汁用來拌飯或麵亦可,即睇如何製作大葱辣漬蛋:
轉季天氣,加上潮濕,令人經常都會覺得沒有精神,又容易氣管敏感易咳有痰,這個時候可以試煲這個非常清甜,又健脾祛濕化痰的湯水。五指毛桃除了有益,煲起湯的時候更會有陣陣椰子清香非常好喝,用來跟雞同煲更是美味加倍,不過如果怕湯太油,可以將雞皮去掉再汆水才煲,湯煲好便可以連雞肉同吃,即睇如何製作海底椰五指毛桃蘋果湯:
很多人對手術後要如何補身都充滿疑問,有人保持一切超清淡,有人又不停急於補身,其實隨手常見的米,便已是一樣好材料。用白米來熬煮米湯,米表面那層濃稠的米油,味甘性平,滋陰長力,是平和又滋養虛弱身體的好食物,要想保持米湯最大養份,米便不要洗。用米湯來浸魚肉,更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加快身體復元。要留意,選用的魚肉可以用平常見的鯇魚或鱸魚肉,而山斑或生魚則在術後初期要避免,以免復元位置會有增生肉芽的風險,即睇如何製作米湯浸魚片:
春天天氣時冷時熱,時乾時濕,喉嚨容易不舒服,這次除了用竹蔗茅根煲湯,還加上金羅漢果,飲起來更清潤。很多人常問金羅漢果跟傳統羅漢功效的分別?其實兩者功效差別不大,同樣止咳化痰,清熱,不過傳統羅漢果甜度較高,有少許焦苦,而金羅漢果以低溫真空脫水,味道飲起來較清甜,即睇如何製作竹蔗茅根金羅漢果湯:
酸酸甜甜的生炒排骨,是不少人喜歡的小菜,但通常都只會在外面食肆點菜,而不敢自己煮,除了怕排骨炸不好,也對自己調醬汁沒信心。一般家常糖醋汁都是茄汁、醋和糖,但傳統這醬汁還加入山楂餅一同熬。雖然現在的山楂餅色澤比以前淡些,甜度也降低了,但加入一筒來煮還是可以提升風味,比只有茄汁和醋好吃,即睇如何製作生炒排骨:
是不是已經想旅行想得出現幻覺了?某天在九龍城侯王道一家專賣台灣食材的皇上皇,看到有急凍的深坑臭豆腐賣,一包有四塊,立時便湧起在台灣夜市必吃的酥炸臭豆腐。台灣臭豆腐炸過後沒港式臭豆腐味濃,但酥脆口感非常誘人。而不論在什麼夜市,炸臭豆腐必會配上自家製酸甜泡菜和醬汁同吃,要想自己在家照辦煮碗,便要連這兩樣也一齊做才算完整,臭豆腐用油炸或氣炸鍋也可,可以在吃之前一天準備好泡菜和醬汁,即睇如何製作台灣夜市酥炸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