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首務綠化地帶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郊野公園佔全港土地約四成面積,達四萬多公頃,具重要生態價值。曾任城規會委員的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表示,政府不應該「跳級」考慮保育價值較高的「郊野公園」,因按生態價值排序,「限制進入地區」價值最高,其後是「郊野公園」、「自然保育區」和「綠化地帶」,「綠化地帶」是市區和郊外間的緩衝區,如政府打算發展郊外土地,應先考慮「綠化地帶」。 吳祖南又表示,郊野公園土地多作集水區,在引水道以上的地方,政府當初把有關土地劃定保護,目的是保護本港水資源免受污染,加上郊野公園多為河谷、斜坡,在發展角度上亦有缺憾,根本不宜建屋。 多河谷斜坡不宜建屋 身兼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主席的城大生物及化學系教授譚鳳儀表示,政府現時逐步把郊野公園旁的「不包括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目的是防止私人發展商開發破壞,陳茂波的建議實與政府政策背道而馳,「不應該將土地一隻手攞入去,另一隻手攞返出來。」譚鳳儀又表示,政府的優化土地供應策略,提出的六種方法開發土地,亦從未提及開發郊野公園。 規劃師學會前會長譚寶堯表示,現時未有需要動用郊野公園土地,而且發展郊野公園需依程序諮詢,反對聲音亦大,成事難度高、需時長,無法在短期內提供土地。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郊外是港人消閒勝地,犧牲郊野公園建屋代價龐大,政府反而應從控制人口增長着手,收緊移民政策,否則無論如何建樓,亦無法滿足人口增長帶來的需求。記者 曾偉龍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