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雙對論︰魔童不獲發牌失公義?

時事雙對論︰魔童不獲發牌失公義?

【晴報專訊】卓伯棠:為王維基說幾句公道話 政府於10月15日公布,頒發兩個免費電視牌照予奇妙電視與香港電視娛樂,而大熱的香港電視則榜上無名。表面上,擾攘近四年的免費電視牌照事件終告一段落,卻引起更大風波及疑慮。 所謂風波是指網上在公布的第二日晚上,已有42萬網民聲援王維基,看來還會繼續發酵,而疑慮則是指政府解釋不發牌予王維基,語焉不詳,愈聽愈不明白。政府有必要公開不發牌的具體理據,令香港電視和市民心服口服。 不發牌理據含糊 因為現在公開的理據是申請者的財政能力、競爭力,以及行業經驗等。除了第一項比較具體外,其他都較含糊。如行業經驗,是不是做了十年就一定比做了七年或者六年的強呢?又譬如競爭力,用不同的數據衡量,可能得出不同結果。至於財政能力,不在於公司的資產有多少,而在於答應拿出來用在這個項目的資金有多少,才是可衡量的能力。奇妙電視首六年承諾投入10億元,香港電視娛樂首三年承諾投入六億元,而香港電視首六年承諾投入10.52億元,反而是較多的一家。 三家競爭更公平 而香港電視自入表申請牌照之後,馬上向政府申請批地,建電視製作廠房,並且在批出之後已啟動工程。去年更廣聘700人才,緊接着開拍電視劇,至今已製作了約200集,可見王維基積極進取的精神。相反,其他兩個電視商則毫無表示。從這可看出,三個申請者誰付出更多,誰更有心了。 2009年市民對目前兩個電視台有意見,故辦了多場公聽會,結果才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邀請王維基,申請免費電視牌照,而在他這幾年來,做了那麼多工作後,竟然落空,豈止是晴天霹靂!最強最進取的對手被判離場,怎麼也說不過去!這樣的結果如何能引入真正意義的競爭?不能不令人有所懷疑內裏有「政治因素」,否則又何以拖拖拉拉呢?當然,我們不是說不應發牌給另外兩家機構,但在發給它們的同時,也應一併發給香港電視,共同競爭,那不是更公平嗎?如說四個就剛剛好,五個就血流成河,誰相信?香港需要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公平競爭。 (編按:標題及分題為編輯所加,內文亦有刪節。) 馬逢國:牌照增始終有正面作用 政府決定不發牌予王維基的香港電視,令社會集體失望。近四年來,政府一直強調政府發牌是沒有上限的。但今次政府卻擔心,若一次過引入太多競爭者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而在發牌數量有所限制。政府在發牌取態上180度的轉移,有需要向公眾交代。而且,既然擔心市場競爭激烈而不發三個牌照,那為何是發兩個牌照,而不是一個牌照?政府又為何選擇有線和電盈兩家公司,而非香港電視?對於社會上這些質疑,政府也需要回應。 更何況,王維基在爭取牌照上,一直表現積極投入,也投放了不少資源,大眾市民是有眼可見的,自然是民心所向。 審批欠透明 損政府威信 不過,政府公布的結果,卻與市民期望存有極大的落差。但市民的不滿,不單是期望落空,更是整個審批過程中,政府未能做到透明公開,也未能向公眾及牌照競投者展示客觀的評核準則,無從得知政府如何判斷三間申請機構的優劣,牌照的審批便很易被演繹為「長官意志」、「黑箱作業」。雖然暫時未有確切的理據,證明王維基落選是基於政治考慮。但正因政府現時模糊的態度,引來很多不必要的揣測、不必要的民怨。 香港電視落選,確實令人可惜。我很欣賞王維基對電視行業的熱情和投入,也很佩服他在公關方面的出色表現。但不能因此假設,他就必然獲得牌照的保證。不過,即使他落選,也理應得到一個說法。政府至今仍沒向外發放更多資訊,為政府的管治威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引入新競爭 利市場 現時,除了免費電視和收費電視外,還有網絡電視,電視頻道亦超過一百個,廣告數額不斷上升,香港絕對有條件發展免費電視。現一台獨大,毫無創意,有必要提升製作質素。通訊局早前裁定無綫電視濫用支配優勢,罰款90萬元,明顯因單一壟斷市場所致,現有新競爭者,對市場百利而無一害。 姑勿論有關結果如何,增發牌照對本地免費電視市場始終都起着正面作用,雖然這不是相當一部分市民最理想的結局,但總算打破了免費電視市場一台獨大的僵局。在這個現實下,我希望政府能發揮好監察的作用,督促現有及新的免費電視牌照的經營者,履行牌照上的規定,認真經營業務,為本地免費電視市場,帶來真正的競爭,促進行業的發展,更讓香港市民在安坐電視前,享用更多的免費娛樂和資訊。 (編按:本文由記者代筆,標題及分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