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呼聲】張炳良:社會不能無止境防守而不知終局 否則「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

【復常呼聲】張炳良:社會不能無止境防守而不知終局 否則「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

再有學者建議政府考慮進一步復常:教大公共行政學研究兼任講座教授、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今日在《明報》撰文,指雖然專家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仍屬有限,但「基本盤」是「新冠病毒無症狀、傳播力強、變種快,並趨向風土病化」。張炳良又認為,「復常乃全球當前最大的政治」,現實不容許「守株待兔」,民眾和商戶企業不能無止境守下去而不知終局所在,否則就會「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在未知中求可知、增確定,乃民心所向,政府不能漠視」;他並指,外界都期望特首李家超在 10 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展示清晰進取的終局路線圖」。

張炳良指疫情爆發初期,「封關」是抗疫的重要政策,多個國家如新西蘭等都靠強硬抗疫政策,令政府獲得高民望;但疫情近 3 年,人們都抗疫疲勞,而 Omicron 的出現更改變了疫情前兩年的「遊戲規則」:感染人口比例大增,同時疫苗面世,疫苗接種覆蓋面日廣,社會構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重症及死亡率亦下降,令原來的「強硬派」都要鬆綁政策,為低迷的經濟重拾復蘇空間。

張炳良指,雖然新冠傳染不絕,但殺傷力已見減弱,「我們不應仍以 2020、2021 年疫情高潮時的眼光去看待今後去向」,既不應過早將新冠跟一般流感相提並論,也不能長期高壓處之,「讓『負界外效應』(negative externalities)持續,使社會經濟內傷不止」;他更指出,病毒會不斷異變適應人類的應對,因此「『共存』是客觀狀態而非主觀選擇」,日後的策略重點應為在「共存」下減低人類生活風險。

張炳良又以新加坡作為例子,指新加坡跟香港的防疫政策一鬆一緊,兩地醫護水平相若,香港的病床比例甚至更高,但看疫情主要指標,近半年新加坡疫情反而較輕,「除了疫苗接種率不及新加坡外(長者尤甚),究竟香港的缺失在哪裏?若香港能做到新加坡般鬆綁,會否被視作「躺平」或陷國家於不義,還是可受肯定之例外?」

張炳良最後指,現實上不存在毫無「輸入」風險的通關,也沒有毫無「本地傳播」風險的社會經濟復常,關鍵是可承受多大的相對風險,如果未來一年確診數字仍膠著,但香港仍然「僵化避險」,國際生意會大量流失、外資和人才遷走、盛事賽事他移、旅遊民航等低沉不起,亦難以發揮國家給予香港的定位和發展功用;而在「一國兩制」下,港式動態清零應結合全球疫情最新發展、香港戰略定位及世界各地復常趨勢,做好新形勢下的危機認知和風險管理,「抗疫乃保護生命的生存之戰,通關復常何嘗不是保持香港城市活力的求存之戰?經濟挫敗則什麼民生也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