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醫院內科病房再發現兩病人帶耳念珠菌 無感染徵狀
佛教醫院內科病房再發現兩名分別94歲及99歲的女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 其中1名病人已於較早前出院,另一名病人仍然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醫院會根據既定指引,繼續對病人的緊密接觸者,展開追蹤篩查,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耳念珠菌散播,並已將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佛教醫院內科病房再發現兩名分別94歲及99歲的女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 其中1名病人已於較早前出院,另一名病人仍然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醫院會根據既定指引,繼續對病人的緊密接觸者,展開追蹤篩查,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耳念珠菌散播,並已將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在香港,有逾百萬人正面對脂肪肝問題,但減低肝臟脂肪的「聰明」方法卻非人人知道!肝臟專科醫生張振榕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題,他指出減肝脂原來是要先增加脂肪!尤其是對於BMI指數介於25至30之間的人群便要好好了解,因為這個群體有高達50%機率面臨脂肪肝風險;若BMI超過30,有脂肪肝的風險更是高達85%。因此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十分重要,以下文章將一一拆解各種減肝脂療法。 拆解普遍3種療法利弊 脂肪肝問題在香港日益嚴重,近年更越來越多年輕人受到其影響。所以及早了解各類減肝脂療法變得尤為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減肝脂方法: 服用磷脂補充品 適合人士:適合任何人,但要配合具減肝脂的成份 作用:保護、修復及更新肝細胞 減肝脂效果:磷脂只可修補受損的肝細胞,在減少肝脂方面效果有限 潛藏風險:單靠服用磷脂補充品而沒有配合運動、控制飲食,肝脂累積的速度比修復快,可導致肝脂惡化而不自知 運動療法 適合人士:規律運動的人士,特別是能持之以恆者 作用:研究顯示,每星期做至少75分鐘帶氧運動,持之以恆至少約3至4個月,可作整體減重作用,但不是集中針對減低體內脂肪 減肝脂效果:過度肥胖者效果不大,過程中主要
【on.cc東網專訊】本港經歷新冠疫情後,不少市民仍會長期戴口罩過活。近日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上升,有醫生亦建議幼稚園做好預防措施,包括要求學生戴口罩上學。有專家指個別患者同時感染多種病毒,呼籲市民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多重感染。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今年本港的冬季流感高峰期來得較遲,剛剛過了第一個嚴重的夏季流感,相信在下月至2月,流感個案會上升。他又說留意到社區個別病毒的感染個案持續上升,而內地及本港近期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正大幅增加。 葉柏強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如果健康的市民感染肺炎支原體,影響會較細,但如果是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年紀較小,感染不同的過濾性病毒,再加上肺炎支原體,病情會惡化很多。他說,肺炎支原體的感染,今年初至7月、每個月有數宗至十多宗個案,由8月開始明顯增加,8月之後每個月都有百多宗感染個案,部分需要入院治療,甚至有個案是同時感染3種病毒。 葉柏強說肺炎支原體是常見的感染,很容易透過近距離接觸而感染,在院舍或學校容易出現爆發。九成感染者會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約5%至10%感染者或有較嚴重的下呼吸道併發症,個別較嚴重個案有機會影響腎臟功能。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同一節目說,本港現時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體感染數字不算特別高,由於本港復常較內地早,不用太擔心因為內地輸入而引致本港出現爆發。梁子超說肺炎支原體感染每數年會出現一次高峰,由於本港社區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有一
一名日本籍男子在澳門玩笨豬跳時,疑因驚嚇而死。心臟專科醫生認為事件中的男子很可能是心臟病突發死亡。其實,不僅是劇烈的運動,日常生活中,人也有可能因為過度激動,令到心臟壓力增加,令血液需求增加,當血液供應不能滿足心臟需求時,便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甚至心臟停頓。
內地近期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到港出席活動的廣州國家實驗室教授鍾南山說,目前未見致病性更強的新病毒出現,他表示,當踏入冬季,內地尤其在南方,呼吸道感染個案增加,患者以小朋友為主。 鍾南山認為,在較多人感染的學校,鼓勵戴口罩屬正確,但並非要全民戴口罩。 至於新冠感染個案,鍾南山預料,上月起至明年1月將出現「小高峰」,涉及3種XBB變異病毒株,傳播力強,但基於有疫苗接種,感染率不算高,呼籲長者等高危人士盡快接種加強劑,否則一旦感染或加重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
【on.cc東網專訊】荔枝角收押所一名58歲男性還押在囚人士今日(5日)在公立醫院因病不治。懲教署表示,該名在囚人士於今年7月因刑事恐嚇罪而被還押,懲教署已將事件通知執法部門,死因裁判法庭將進行死因研訊。
【Now新聞台】由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何大一發起的大流行病研究聯盟成立。 聯盟在香港大學舉行簽署儀式,聯盟其他創會成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以及來自澳洲及新加坡的教授。聯盟期望透過基因組測序,評估新發傳染病病毒如何由動物傳播予人類,加快檢測新型病毒首宗人類感染病例及研發出有關的試劑、治療藥物及疫苗,希望在下次疫情期間,毋須封城或關閉學校,讓公眾維持正常生活。#要聞
醫務衞生局表示,建議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可在指定情況下毋須醫生轉介,直接為病人提供服務;以及將持續專業發展訂為5類輔助醫療專業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視光師、放射技師及醫務化驗師,續領執業證明書的強制要求。 當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在3種情況下容許物理治療師為病人直接提供服務,包括病人在特定時間內,已就有關健康狀況曾獲註冊醫生診斷;病人已納入由指引主導的協定醫護流程;以及病人正值緊急情況或處於院舍環境,令醫生轉介未必切實可行,例如在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特殊學校等提供服務。 當局又建議容許《基層醫療名冊》中的註冊物理治療師,在遵守政府發出的臨床指引及《名冊》下的品質保證要求下,直接為病人提供服務,並須透過電子健康記錄系統,將病人情況通報已登記的家庭醫生,以助持續監測病人健康。 當局認為現時條例未有就轉介信訂立有效時限,但坊間大部分物理治療服務機構一般要求病人出示於6個月內發出的醫生轉介信,相信訂立12個月的時限,能確保醫生診斷的時效性,風險較為可控,亦同時便利病人,特別是長期痛症患者尋求物理治療。
二十四節氣大雪來到,天氣終於變涼。不少女生月經來時,都會經歷經痛跟水腫,試過無數舒緩經痛跟去水腫方法都無用,冬天穿得厚重,令下身更覺得悶焗不舒服。不想再有經痛?就要看看註冊中醫師譚莉英怎樣說。
第七屆京港澳台四地愛滋病論壇在香港舉行,論壇主題是「終結歧視,就在今天」。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主席梁智鴻在開幕式致辭表示,隨著雞尾酒治療法的出現,愛滋病病毒不再是致命疾病,而是一種慢性疾病,若使用特定藥物,即使感染愛滋病毒,仍然可以過一定程度的正常生活。他指出,除非研發出預防愛滋病病毒的疫苗和能夠治癒病毒,否則防治便是遏止感染傳播的唯一手段。愛滋病不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強調歧視是助長愛滋病病毒傳播的罪魁禍首。他期望共同實現2030年零愛滋病感染及零愛滋病相關死亡的目標。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致辭表示,自從香港在80年代出現首宗個案,愛滋病至今仍是公眾的健康威脅。新增個案持續增長,直至2015年達到725宗的高峰,之後連續7年下降,去年錄得409宗新增個案,累計跌幅約4成。她說香港愛滋病顧問局去年發表「香港愛滋病建議策略2022-2027」文件,勾劃未來5年應對愛滋病疫情的重點政策建議和優先行動領域。其中一個核心策略是減少和消除與愛滋病毒相關的歧視和污名化,希望共同創造一個沒有歧視的世界。行動建議亦包括提高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對性少數群體的理解,以及加強對這種病的認識、安全性行為和
【on.cc東網專訊】本港經歷三年新冠疫情後,無論經濟及政局都與疫前大相逕庭。有衞生官員今日(4日)出席一個疫情研討會致詞時指,新冠疫情令社會付出巨大代價,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健全的醫療保健系統是抵禦潛在公共衞生危機的重要防線,當局去年發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應對未
內地近期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根據港大深圳醫院檢測數據發現,肺炎支原體檢測陽性個案今年4月起增加,直至11月測試近8000個樣本中、有近四成檢測陽性,相信與通關後,大家不用戴口罩等有關。 他指出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9月至11月,約九成肺炎支原體患者是18歲或以下,患者年齡中位數是7歲。 袁國勇說,如果出現新發性傳染病,無論成人或兒童均無有關免疫力。根據過往經驗,醫護亦會感染,但今次主要是兒童感染,相信主要與過去幾年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下下、兒童沒有相關抵抗力,強調目前無證據顯示出現新發傳染病,認為不用太擔心。 他又認為在邊境範圍,若發現有人發燒但不作檢測,這個做法是錯誤,因為不會知道新發傳染病從何而來,應做好準備。 袁國勇引述港大深圳醫院數據指出,隨著自然感染個案越來越多,有一定的免疫力,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數字現時回落,但重申尤其高危人士,應適時接種疫苗。
小朋友在家中開朗多言,但出街和返學就好像變了另一個人,變得害羞、怕生又不肯說話?如果長時間持續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會對小朋友成長及社交造成問題。小時也有類似經歷的香港童協創辦人Ms. Wincy指出選緘症有多個介入方向,最重要是幫小朋友建立信心去表達自己,重掌日常生活。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本港愛滋病病毒感染率維持在約0.1%的低水平,新增感染個案數字在過去7年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特區政府將繼續支持各界推展防治愛滋病的工作。 李家超在京港澳台四地愛滋病論壇以視像致辭,表示論壇的主題是「終結歧視,就在今天」,這是特區政府在愛滋病防控策略上的重要目標。只有營造一個友善、沒有歧視的社會環境,才能鼓勵懷疑受感染人士及早接受病毒測試,幫助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勇於盡早接受治療。他又說過去數十年來,香港推行多項公共衛生措施在社區防治愛滋病,包括提供高水平的臨床治療,提高公眾對愛滋病的認識,以及推動社會人士參與愛滋病教育和有關研究工作。 李家超說今屆論壇匯聚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在愛滋病議題上具知名度及領導地位的專家,將探討有關愛滋病防控策略、預防措施、醫療的最新發展,加強兩岸四地的合作。他期待聯手邁進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在2030年前結束愛滋病對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
伊利沙伯醫院外科病房發現多一名90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病人現時情況穩定,正接受隔離治療。 醫院會根據既定指引,繼續對病人的緊密接觸者展開追蹤篩查和緊密監察病人的情況,並已將有關個案呈報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作出跟進。
一名女子接受聲稱能夠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注射服務後,感染膿腫分枝桿菌,目前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個案涉及一名24歲女子,她於10月9日光顧「GEEL MEDICAL」,並到位於旺角登打士街家樂坊13樓的處所內,接受注射服務。 初步調查顯示,相關注射服務由一名註冊醫生進行,事主接受注射後五日開始在注射位置出現皮疹及膿腫,其後曾數次返回該處所向醫生跟進。由於情況沒有改善,事主上月20日向另一位私家醫生求醫,私家醫生為病人抽取臨床樣本作化驗,昨日被確定含膿腫分枝桿菌。 中心接獲相關個案資料後已到有關處所進行調查,包括調查相關注射及感染控制程序、負責注射人員的專業資格、有否涉及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等。事件或因感染控制程序出現問題而引起,並已收集環境及相關用具的樣本進行化驗。 涉事的「GEEL MEDICAL」社交平台Instagram名為「geelmedical」,中心呼籲曾經光顧及接受相關注射或懷疑出現相關症狀的人士,應盡快求醫及聯絡中心,熱線21252372,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由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運作。 中心暫未發現這宗個案與本港早前涉及19名女子的懷疑膿腫分枝桿菌的感
衞生署公布,特別預防計劃轄下的油麻地綜合治療中心今日在油麻地賽馬會分科診療所7樓投入服務。 衞生署整合服務資源後,將轄下的愛滋病輔導及測試服務和預防治療診所遷往油麻地綜合治療中心。中心亦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開展全面計劃,為特定較高感染風險人士,提供個人化預防愛滋病病毒、病毒性肝炎及性傳播感染的一站式服務。 過往10年,愛滋病輔導及測試服務提供約24200次輔導服務,並進行約11700次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預防治療診所亦為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愛滋病病毒有暴露風險的人士,提供約27900次的預防治療服務。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公布,集團自主研發的TQA3038首次人體臨床試驗,近期已完成首批受試者入組,用藥過程順利,已完成給藥後觀察。 TQA3038是集團自主研發的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小干擾RNA藥物,適應症為慢性乙型肝炎(CHB),正在開展I期臨床試驗。(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本港愛滋病病毒感染率,維持在約0.1%的低水平,新增感染個案數字在過去7年,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特區政府將繼續支持各界推展防治愛滋病的工作。 愛滋病基金會主席梁智鴻表示,除非研發出預防愛滋病病毒的疫苗和能夠治癒病毒,否則防治仍然是遏止感染傳播的唯一手段。他期望未來加快科研工作,研發預防疫苗和藥物。
竟天 (6917-TW) 今 (4) 日公告,子公司 Andros Pharmaceuticals Pty Ltd 研發的新藥 APC201,在澳洲執行膝蓋骨關節炎引起之局部疼痛一期臨床試驗,此試驗已完成受試者數據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