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病毒重症趨增 疫後變惡父母留神

近期多了兒童因感染腸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和鼻病毒而入院個案。
近期多了兒童因感染腸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和鼻病毒而入院個案。

 

新冠疫情漸消,社會步往復常,但仍有其他疾病困擾本港。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表示,學童回校上課,近期有不少涉及腸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和鼻病毒的非新冠病毒個案需要入院。他指,疫情前有關病毒在兒科而言比較溫和,一般只要3至4天便可康復,但近期個案則較嚴重,部分小童入院後隨即要轉到深切治療部,出現氣喘、缺水,甚至需要用呼吸機。

補充營養增抵抗力 應對長新冠

另外,今年7至8月是本港復常後首個暑假,家長或會帶子女外出旅遊。葉柏強建議家長應帶子女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並指本港兒童一針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30%,認為並不理想。他又指,感染新冠的兒童當中,約有10%在康復後持續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專注力轉差和身體機能倒退,影響兒童情緒行為,敏感症亦增加,家長除了協助子女注意衞生和接種疫苗,在感染康復後可透過補充營養和充足睡眠,加強兒童抵抗力。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榮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早前亦曾表示,近日確診新冠的住院兒童年紀較輕,平均只有3至5歲,個別兒童更患嘶吼症。即使本港有相關治療技術,惟延遲看醫生,嚴重個案或能引致氣管閉塞及死亡。

發高燒勿上學 人多地方戴口罩

部分兒童中招後會出現長新冠,影響器官、呼吸道及中樞神經系統,憂慮影響記憶及認知,持續約6至9個月的學習遲緩。關續指,很多家長誤以為曾感染新冠的兒童不用打疫苗,但現時3歲以下幼童的接種率偏低,感染後容現併發症需入院,故幼童要打至少3針,才可避免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風險。另外,因後疫情時期下夏季現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會引致肺炎或影響支氣管,提醒家長,若子女若發高燒,應盡快求醫及不應上學,在多人的地方戴口罩。

兒童發燒,不應上學。
兒童發燒,不應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