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收緊中國旅客病毒檢測要求 專家稱發生危險突變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彭博】-- 由於中國迅猛無比的新冠疫情令其他國家擔心可能出現一種未知的新變異株,從中國出發的旅客被要求提供新冠檢測陰性證明。

美國在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出示陰性檢測結果時,還擴大了此前的一項計畫,即在機場按照自願原則從國際旅客中采集樣本,以幫助監控可能進入美國的變異株。周五,英國和法國也採取了與美國類似的措施。

這種場景恍如回到幾年前疫情剛大爆發時。中國因為直到疫情被公開幾周後才公佈關鍵的基因序列數據而飽受外界批評。中國衛生官員近期表示,前哨醫院正監測從急診室和門診患者那裡采集的樣本中可能發生的突變。然而,衛生專家們表示,到目前為此中方沒有把大多數此類數據與其他國家共享。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推特上表示,「由於缺乏來自中國的全面信息,其他國家採取他們認為可以保護本國公民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說,世衛需要中國提供更詳細的信息才能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言人Kristen Nordlund周五在電子郵件中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的疫情是否對美國疫情趨勢產生了任何影響。但CDC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情況。

她說,「中國還沒有形成對新冠病毒的集體免疫,所以可能有人會擔心出現病毒變異」。

暫時放心

跟蹤新冠變異情況的組織GISAID表示,最近中國提交的信息讓他們感到放心。該組織過去一周從中國各地收到近1,000個基因序列,主要由省級衛生部門和私營醫療機構提供。

GISAID創始人Peter Bogner說:「變異株還在繼續傳播,但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足以引起特別關注的突變」。

推薦閱讀:義大利完成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樣本檢查 確認未發現新變異株

Bogner說,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區,可能識別新變異株的基因測序工作正在減少。中國的衛生官員表示,他們已迅速與世界衛生組織共享基因序列數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周四表示,中國沒有保密,所有基因測序工作都已經與全世界分享。

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表示,已公開的有限基因序列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傳播的新冠變異株與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毒株基本相同,例如BF.7和BA.5.2。沒有證據表明已經出現新的值得關注的變異。但專家們認為,這可能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且由於信息共享有限,世界其他地區很難做好準備。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RADx Tech Testing Validation Core的負責人Wilbur Lam表示,「中國的局勢讓我們非常擔心,美國要求從中國出發的旅客起飛前出示48小時陰性證明並非一個完美的政策措施」。Lam在埃默裡大學和喬治亞州理工學院都有實驗室。

像新冠這樣的病毒每次繁殖都可能發生突變。有時,這種突變微不足道,甚至還能阻止病毒成長。但在極少數情況下,新的突變可以給病毒帶來優勢,允許特定的毒株快速傳播。

如何跟上病毒進化的步伐給製藥商帶來艱巨挑戰。例如,Moderna Inc.及輝瑞和BioNTech SE開發的更新版加強針旨在針對早期的omicron B4和B5亞型株。等到開發出來時,流行的亞型株又被傳播速度更快的BQ.1和BQ.1.1所取代。

推薦閱讀:第二支進口新冠口服藥物獲中國藥監局緊急批准

最近幾周,另一種名為XBB的亞型株開始冒頭。衛生專家擔心,這些毒株可能更好地躲過疫苗和先前感染形成的免疫保護,並為日後更難捕捉的變異株出現創造條件。

「嚴重威脅」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12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omicron的BQ和XBB亞型株「對當前的新冠疫苗構成嚴重威脅,使所有授權的抗體失活,並可能在人群中占據主導地位,因為這類毒株在逃避抗體方面具有優勢」 。

美國監管機構周四表示,美國東北部地區流行的XBB亞型株令一款DxTerity Diagnostics Inc.生產的檢測試劑變得不太可靠。Lam稱,總的來說,科學家發現,當遇到omicron感染者時,需要更長一段時間的檢測才能呈現陽性結果。

美國東北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學主任Sam Scarpino表示,雖然中國的感染人數激增,但可能該國現在還不是誕生可躲避人類自然免疫或疫苗免疫的變異株的沃土。但如果因為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來阻止病毒傳播,疫情繼續蔓延的話,新突變可能很快就會造成問題。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未來一兩個月,我們希望密切關注這個」。

原文標題Covid-Mutation Risk Drives Global Rush to Test China Travelers

--聯合報導 Immanual John Milton、Dong Lyu、Michelle Cortez、Fiona Rutherford.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