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研究揭農地達500公頃 剷平發展或釀災難性破壞 團體促七地點納「農業優先區」|Yahoo

白泥村屋農田果樹
白泥村屋農田果樹

【Yahoo 新聞報道】政府以「城鄉共融」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方向,不過大批農地卻有可能因發展而被剷平。中文大學、本土研究社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等今日發表研究報告,統計出北都範圍內至少有約 500 公頃農地,相等於約 26 個維園,佔全港活躍耕地的四分之一。《Yahoo 新聞》比對新田科技城和流浮山擬議發展計劃,大部份農地擬改劃為住宅和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用途,意味着有機會被剷平。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經理葉子林強調,本港八成農地與北都發展範圍高度重疊,憂慮發展會造成災難性破壞,促請當局將北都內約 340 公頃農地納入「農業優先區」。發展局則回覆指,不會盲目收回常耕農地發展,只有當常耕農地位處策略位置等情況下,才會將相關農地納入發展範圍內。

相關報道:
北部都會區|政府拒納入「農業優先區」保護 鴻日農莊料被收地:不少農地違規填土 難覓地續耕|Yahoo

北都佔全港活躍耕地四分一

政府早在 2016 年推行「新農業政策」,在兩年後展開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物色較大面積的優質農地,探討將其劃定為「農業優先區」,以鼓勵用作長遠農業用途。惟漁護署拖延到今年才擬就研究諮詢持份者,較原訂時間表延遲 2 年。

雖然「農業優先區」未有定案,但漁護署長梁肇輝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已「落閘」,表明已納入北都發展計劃的農地不會被納入優質農地名單,意味北都活躍農地或面臨剷平命運。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創新中心、本研社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等合作,耗時 9 個月,透過實地考察等方法統計北都發展範圍內的濕地保育區、濕地緩衝區、未來新市鎮新發展區及其他重要農業地帶和濕地,發現區內現時最少有近 500 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當中有 186 公頃屬活躍耕地,大致佔全港活躍耕地的四分之一,每日平均的農產品出產量達 10 噸以上。打鼓嶺及文錦渡佔最多,活躍耕地合共高達 61.3 公頃, 區內活躍耕地以蔬菜種植為主,其中在沙嶺及大埔田,當地的耕種模式與鄰近的水土種植資源互相吻合,更為本地農區罕見。

研究發現區內現時最少有近 500 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北部都會區農地調查報告及農業優先區建議文件)
研究發現區內現時最少有近 500 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北部都會區農地調查報告及農業優先區建議文件)

新田和流浮山多塊農地擬改劃至住宅或休憩用地

《Yahoo 新聞》進一步比對已公布發展計劃的新田科技城和流浮山範圍,發現有不少被評為活躍耕地的農地擬改劃成住宅或休憩用地等用途。

以流浮山一帶為例,逾 2.5 公頃可耕農地將會改建為住宅用地,當中 88% 為活躍農地;至於新田一帶,可耕資源多達 16.3 公頃,當中 55% 為活躍農地,惟佔地 627 公頃的新田科技城,僅預留不足 1 公頃作「都市農場」,預留土地更非現有活躍農地,換言之,政府並不會利用現有農地資源作城鄉共融發展,反而會改劃為休憩用地、「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住宅及創新科技等用途,當中位於新田石湖圍的鴻日農莊和信芯園亦會被改劃,後者更已接獲政府通知即將面臨收地。

葉子林:是否賺不到錢便不保留?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經理葉子林補充,今次研究僅涵蓋北都未發展區域,推算全港現仍有逾千公頃可耕農地資源。他坦言,現有農地面積較 80 年代黃金年代急跌九成,擔心情況會持績惡化,「香港本身是一個高度資本化及都市化的地方,亦都是很成熟的城市結構 ,是否要在每一寸土地起樓呢?是否耕田賺不到錢,便不可以保留餘下的 10% ,其實我們是否都有辦法可以想一想保留一些多元的價值呢?」

Made with Flourish
Made with Flourish

他強調,農地為自然生態中重要一環,特別是應對極端天氣上,因為農地的表土結構對極端氣候,如暴雨、乾旱及高溫等都有緩衝作用,「如果農地變成石屎起樓,香港面對極端氣候能力將會變得更加薄弱。」他又指,北都發展首要個原則是「城鄉共融」,故當局更不應該敵視農地,而是將農地保育當作北都發展一個根本性方向。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推算全港現仍有約千多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僅約為當年黃金時期萬幾公頃的耕地 10%。(本研社提供)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推算全港現仍有約千多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僅約為當年黃金時期萬幾公頃的耕地 10%。(本研社提供)

本土研究社:倡 340 公頃劃入農業優先區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亦指,政府應正視區內近 500 公頃可耕地資源,並建議以 4 個條件作為劃定農業優先區的原則,包括良好水土資源、具良好復耕潛力、地域相對大片及完整及未被棕地化嚴重破壞,並因而在北都篩選出 7 大農業優先區,包括位於打鼓嶺及文錦渡的 「沙嶺」及位於沙頭角及粉嶺的 「禾坑」等,涵蓋約 340 公頃的已調查耕地資源。他解釋,其餘百多公頃土地並非不值得保留,只是其農地分布相對零散,他舉例指大江埔的農田整體面積較細,但耕種活動非常活躍,並具備許多優秀、高商業價值的農場,故亦具保存價值。

發展局:常耕農地有別於「可耕農地」

發展局早前指「初步估計」有約 200 公頃用作生產蔬菜的耕地受影響,但今次研究卻指北都範圍內至少有約 500 公頃農地。

發展局回覆《Yahoo 新聞》查詢時解釋,北都 3,000 公頃可發展土地中,常耕農地佔約 160 公頃(5.3%),但強調常耕農地是指實際上有耕種活動的土地,有別於報告提出「可耕農地」的概念。

發展局指,只有當常耕農地位處策略位置,或須與其他土地整合以作綜合發展等情況下,才會將常耕農地納入發展範圍內,強調「不會盲目收地發展」,並已預留用地發展發展多層式水耕農場,而過往亦有在新發展區保育農地的先例,如在古洞北保留37公頃作自然生態公園。

當局又指,「在社會發展進程當中,耕種是否仍要偏重以傳統農田耕作模式存在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強調發展北都提供了空間和契機,讓種植耕作以不同形態展現,包括將預留用地促成業界發展多層式水耕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