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居筲箕灣68歲男子確診感染類鼻疽 情況穩定
本港新增一宗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患者是一名68歲男子,現時情況穩定。 該名男子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居住在筲箕灣。他上月24日因發燒、頭暈、頭痛、咳嗽和淋巴結腫大,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他的血液樣本經化驗證實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今年至今共錄得3宗個案,至於去年有46宗,包括30宗自同年八月起錄得居於深水埗區的個案。
本港新增一宗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患者是一名68歲男子,現時情況穩定。 該名男子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居住在筲箕灣。他上月24日因發燒、頭暈、頭痛、咳嗽和淋巴結腫大,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他的血液樣本經化驗證實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今年至今共錄得3宗個案,至於去年有46宗,包括30宗自同年八月起錄得居於深水埗區的個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報章發表文章,回顧過去應對新發傳染病的經驗過程中,曾經三次面對生命受威脅。 他憶述,97年港大團隊成功推出快速核酸測試,應對全球首次H5N1禽流感病毒傳染人類,並在《刺針》上發表論文,提出濕市場不應容許販售活家禽,影響了商販的生計,他當時首次感到生命受威脅。 2003年沙士爆發,港大團隊再次設計快速核酸測試和抗體檢測,並用於診斷患者,又在深圳追蹤到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他當時提出應及早關閉野生動物貿易以控制疫情,影響了許多養果子狸農民和市場攤主的生計,令他第二次感到生命受威脅。 直至近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與團隊在2005年發現的類沙士蝙蝠冠狀病毒於基因排序相似,他們再次提出野生動物市場是疫情早期的爆發源頭,必須禁絕活動物在濕市場販售,他第三次收到安全受威脅的訊息。 袁國勇在文中指出,從過往的經驗顯示,新發傳染病的病毒大多來自野生動物,病毒可能會跳到果子狸、家禽等中間宿主,再跳到人類身上,人傳人之後,就令疫情大爆發。他認為,香港和內地過去的疫情告訴大家,大流行肆虐的日子必定重臨,必須做好準備,相信科學,同時兼顧公眾的心理健康和經濟困難。如
呼吸道合胞病毒│屯門醫院爆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群組,至今共七名嬰兒及三名職員染疫。其中一名11日大男嬰情況危殆,一名5個月大女嬰情況仍然嚴重,所有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家長應如何為小朋友預防病毒? 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來源:
[caption id="attachment_88431"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人人都會發夢,是正常睡眠狀態的階段,但若經常惡夢纏身,就要小心。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童年時期經常發惡夢的人,踏入老年後罹患失智、阿茲海默症或柏金遜症等認知障礙疾病的風險,比沒有發夢的人高近八成。 長期追蹤7,000人 該項研究由英國伯明翰大學進行,研究人員從1958年開始,追蹤約7,000名在當年3月某一星期
【Now新聞台】3月22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最新:(2130)周六起,公立醫院及院舍撤銷快速抗原測試要求。【資訊多面體】全面通關【懶人包】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 過關須持「黑碼」【懶人包】政府撤銷隔離令 普通科門診特別安排支援新冠確診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社區檢測中心預約系統各區社區檢測中心及社區檢測站資料有用連結:【患者須知與快速檢測】消委會快速抗原測試(RAT)包認可名單搜尋器檢測呈陽性市民的健康措施建議快速測試呈陽性應如何處理【家長留意】照顧確診新冠病毒兒童及青少年注意事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 【疫苗接種】預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預約私家醫生打針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公立醫院有關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數據 【病毒檢測】預約社區檢測中心 社區檢測中心預約情況政府認可檢測機構名單 #要聞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急性腸胃炎的活躍程度近日上升,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感染。中心今日已向醫生、醫院、學校和院舍發信,呼籲他們留意最新情況。 根據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院舍/學校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過去數周有所增加。由截至2月25日一周的2宗,涉及10人,上升至上星期截至本月8日的7宗,涉及63人。本周過去3天已錄得7宗爆發個案,涉及64人。 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關急性腸胃炎爆發較大機會屬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致,已排除涉及食物中毒。幼兒中心、幼稚園和安老院舍定點監測數據亦顯示,急性腸胃炎的活躍程度有相應上升。 中心提醒學校和院舍,按照「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及處理爆發個案。如有爆發個案,應呈報衞生防護中心適時跟進。
近年市面興起了不同的植物奶,父母也好奇到底喝植物奶有哪些好處、營養價值會不會比傳統牛奶高?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陳穎琪帶大家了解不同奶的營養成分,幫助爸爸媽媽為孩子挑選最適合孩子的奶。
骨組織感染,即骨髓炎,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骨骼或骨髓中的感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昨日表示,該校的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教授楊偉國的團隊研發出一種非入侵性及非抗生素類的抗菌技術,可消除骨組織中耐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的有效率逾九成。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中的壓力、疲勞、營養不均衡等因素都會對我們的月經週期產生影響TˇT有時可能會造成月經來遲或來得不規律,這時候就可以適當地食用一些催經食物,來幫助調節月經週期唷~ 姜 姜中含有辣椒素和姜辣素等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子宮收縮,從而促進月經的來臨。 紅糖 紅糖中含有豐富的鐵質和維生素B群,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幫助調節月經週期。 紅棗 紅棗中含有豐富的鐵質和維生素B群,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免疫力。 紫菜 紫菜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能夠促進甲狀腺功能,調節內分泌系統,幫助調節月經週期。 葡萄柚 葡萄柚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植物雌激素,能夠幫助調節月經週期,同時還能夠增強身體免疫力。 紅豆 紅豆中含有豐富的鐵質和維生素B群,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調節月經週期。 蘋果 豐富有機酸與纖維,可加速腸胃蠕動,使經血排出更順暢,也能減緩疼痛。 不過~這些催經食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如果長期出現月經不規律等情況,還是建議要趕緊去看醫生唷!! 延伸閱讀:月經來愛愛,真的可行嗎?TOP6闖紅燈必備知識
政府昨(22日)公布,因應新冠疫情持續緩和,本周六(3月25日)起撤銷現行公立醫院及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的快測要求,即探訪人士無須在探訪前進行快測,公立醫院臨床員工、院舍員工和住客亦無須再每日進行快測。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無創方式,預防胃酸倒流,透過在食道植入一個具彈性的無線供電電子支架,再利用電刺激方法,增強下食管括約肌的閉合,恢復括約肌正常功能。 由中大工程學院教授張立、醫學院教授趙偉仁及陳啟楓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活豬進行實驗,證實有關方法能夠增加食道下括約肌的壓力,同時不影響吞嚥進食。 團隊表示,新的無創方式入侵性較低,大大減少現時透過手術治療造成的感染風險,或藥物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未來會將有關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
【on.cc東網專訊】近日多間學校及院舍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中招學生及院友大部分出現屙嘔不適。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2日)表示,自2月中起,院舍或學校爆發急性腸胃炎的個案增加,根據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述急性腸胃炎爆發較大機會屬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致,已排除涉及
【on.cc東網專訊】公立醫院近期意外不斷,繼聯合醫院上月中有手術室手術燈突然由天花塌下,傷及一名麻醉助理。今日(22日)再有讀者爆料,指博愛醫院及瑪麗醫院出現多宗手術燈組出現鬆脫及掉落,並指部分手術燈保養承辦商是機電工程署。醫院管理局回覆《東網》查詢表示,瑪麗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2日)表示,本港急性腸胃炎的活躍程度近日有所上升,院舍或學校的爆發個案由截至上月25日的一周兩宗共10人感染,增至上周的7宗共63人,而本周首3日更已錄得7宗個案共64人感染。 已去信醫生等提醒留意最新情況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過去一個月的個案較大機會屬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
【Now新聞台】瑪麗醫院本周一有一組手術燈輔助架的膠殼鬆脫,不涉結構安全。 醫管局指周一接到瑪麗醫院報告,指有一組手術燈輔助架鉸位的塑膠外殼懷疑因碰撞後鬆脫,不涉及結構安全問題,經檢查後已放回原位,手術室服務不受影響。醫管局又指,博愛醫院近日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一組手術燈運作時移動不順暢,已即時安排維修。
沙田醫院公布,一個紓緩治療科病房自本月8日起先後有四名男病人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年齡63歲至78歲。院方為有關病人進行所需測試,對副流感病毒三型呈陽性反應。 一名病人早前因自身疾病離世,餘下三名病人,當中一人因自身疾病情況嚴重,另外兩名病人情況穩定,現正接受隔離治療。 有關病房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執行下列各項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強手部衞生;及加強有關病房的消毒及清潔。院方已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作出跟進。
阿里健康(00241)公布,即將開放石藥集團(01093)研製的國內首款新冠mRNA疫苗接種需求登記。阿里健康是內地首批上線mRNA新冠疫苗需求登記服務的平台之一。今年1月,阿里健康與復星健康合作,已上線mRNA二價新冠疫苗接種意向登記平台,為用戶接種疫苗提供更多選擇。石藥集團日前公布,集團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在國內納入緊急使用。 (ST)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根據最新監測數據,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過去兩周輕微上升。主要診斷為流感而入住公立醫院的比率亦輕微上升,尤其是12歲以下兒童及50歲或以上人士。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鑑於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過去3年一直處於低水平,整體香港市民對流感免疫力可能較過往為弱。數據顯示,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最近輕微上升,呼籲市民特別是幼童、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時刻注重衞生。 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和醫管局收集的呼吸道樣本中,甲型或乙型季節性流感病毒一周陽性百分比,由截至3月4日一周的0.75%,輕微上升至截至3月18日一周的3.31%。過去兩星期,檢測出的流感病毒主要為甲型H1流感。 主要診斷為流感而入住公立醫院的整體比率,由截至3月4日一周的每一萬人口計的0.01宗,增加至截至3月18日一周的每一萬人口計的0.07宗。至於嚴重流感個案方面,3月截至22日共錄得9宗嚴重流感個案,而1至2月則共錄得5宗。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滿6個月或以上的人士均應接種流感疫苗。
【on.cc東網專訊】沙田醫院爆發副流感病毒三型組群。該院今日(22日)公布,自3月8日起先後有4名男病人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測試後證實感染副流感病毒三型,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手部衞生,及加強有關病房的消毒及清潔。
政府公布,因應新冠病毒病疫情持續緩和,將由3月25日、即本周六起撤銷現行適用於公立醫院及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快速抗原測試要求。公立醫院及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探訪人士毋須在探訪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公立醫院臨床員工,以及院舍員工和住客亦毋須再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 為繼續保護重點人群及重點場所,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政府提醒所有公立醫院及院舍的探訪人士及員工,進入公立醫院及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時,應繼續佩戴口罩。市民如有病徵,則不應到公立醫院及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探訪,並應盡快求醫。 政府發言人表示,配合社會全面復常,政府的疫情管理策略已邁進新階段、新模式,新冠病毒病將被視為上呼吸道疾病管理。撤銷公立醫院及院舍快速抗原測試要求,符合疫情最新發展及風險管理原則,與其他上呼吸道疾病管理措施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