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三隧劃一收$50 非專營巴士業界料每月成本增廿萬

【on.cc東網專訊】備受爭議的「三隧分流」方案,昨日(28日)獲立法會通過,最快8月至今年底分兩個階段實施。當中,商用車在次階段每次劃一收費50港元,未能如私家車般享有「不同時段、不同收費」。非專營巴士業界今日(29日)慨嘆只能默默承受,料業界每月成本最多増20萬港元。學童巴業界就指紅隧大幅加價4倍後,料每名學童需承擔300港元車費,業界不排除發起請願行動表達心聲,盼政府能分階段增加隧道費,讓業界有喘息空間。

公共巴士同業聯會副主席鄧子強曾多番為業界爭取最完善方案,無奈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既定方案,他慨嘆「縱有不滿,默默承受」。他坦言劃一收費方案不合理,因業界車輛大多使用紅隧過海,在變相加價4倍後,預期各公司因隧道費成本增加的開支每月由2萬至20萬港元不等。以他公司為例,不但要多付紅隧多出的開支,更憂慮原本可以用錢買時間的西隧日後加價後優勢不再,變回塞車的隧道反令客人流失,雙重打擊下料公司每月損失逾5萬港元。他指既然私家車能在第二階段按不同時段收費,要求方案適用於商用車,「非繁忙時段紅隧變返10蚊,咁起碼令到我哋唔使咁傷,一視同仁先至合理。」

至於學童車協會主席林志平坦言,接載學童過海的學童車公司,只能「硬食」加價方案,形容業界無奈及有苦難言,主要是紅隧加價4倍後,每輛車每日要多付160港元隧道費,按每月上學22日計算,每月增加的額外隧道費約3,000港元,而每輛車平均僅載7至12人,若以平均每車10人來攤分成本,每名學童每月需多付300港元車費。

林直言,難以將成本直接轉嫁學生,預料初期只能由各公司以開源節流等方式應對,而加價一出也會令學生流失,亦因現時乘車人數少,有一名學生流失都會引起骨牌效應。被問到會否向政府表達業界不滿,林慨嘆目前表達意見的渠道已收到很窄,在最後關頭,不排除部分業界會透過請願等行動表達心聲,但目前只盼政府能夠虛心聆聽業界的訴求及了解業界苦況,「政府話三隧分流唔係為咗賺錢,但我哋冇得揀係咪繁忙時間送啲小朋友返學,希望真係聽到我哋心聲」。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