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當事方 無權介入中菲之間涉海問題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方,無權介入中菲兩國之間的涉海問題,更不得以《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為藉口,侵害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 對於菲律賓和中國海警船昨日發生碰撞,美國譴責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並重申對菲律賓的支持,毛寧回應時又說,菲律賓侵權行為在先,中方依法採取維權措施,旨在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正當合法,無可非議。美方應停止在南海挑動對抗,不要再破壞區域穩定,加劇局勢緊張。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方,無權介入中菲兩國之間的涉海問題,更不得以《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為藉口,侵害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 對於菲律賓和中國海警船昨日發生碰撞,美國譴責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並重申對菲律賓的支持,毛寧回應時又說,菲律賓侵權行為在先,中方依法採取維權措施,旨在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正當合法,無可非議。美方應停止在南海挑動對抗,不要再破壞區域穩定,加劇局勢緊張。
台積電進駐熊本的推手、自民黨重量級人物甘利明 (Akira Amari) 在日本眾院大選中落馬,意味著日本晶片業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被逐出議會,因民眾越來越擔心納稅人的錢投入半導體行業。 甘利明 40 年的從政生涯中,曾擔任經濟產業大臣,主張將大量公共資金用於建設於日本的半導體產能
EPA 以色列對伊朗實施了一系列夜間空襲,擊中了以色列所稱的「軍事目標」。 數周以來,人們一直預計以色列將對伊朗發動襲擊,以報復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 伊朗面臨的艱難選擇:是冒險讓局勢升級還是示弱? 哈馬斯領袖辛瓦爾之死在中東引發各種反應 有人哀悼有人慶祝 以色列將如何回應伊朗的導彈襲擊? 美國被曝對以色列襲擊伊朗計劃進行秘密評估 文件洩露說明了什麼? 以色列為什麼在現在襲擊伊朗? 10月1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彈道導彈襲擊,以色列事後誓言要予以反擊。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一上任,就以二戰之後最快速的姿態,解散、改選眾院,目的是想利用其政治「蜜月期」,令醜聞纏身的自民黨贏得大選。但石破這一棋造成自民黨 15 年來最大的挫敗,《彭博社》評論指出,歸因於他「幾乎做錯所有事」。
(法新社布達佩斯28日電) 匈牙利準備舉行歐洲聯盟領袖峰會之際,總理奧班的政府今天指控布魯塞爾對中國和俄羅斯發動「貿易戰」,且奧班預計今天出訪喬治亞,展現對親俄執政黨的支持。這項調查的第1個問題寫道,「布魯塞爾對東方國家發動貿易戰,尤其是中國與俄羅斯」,並詢問匈牙利民眾是否認為國家須保持「經濟中立」,或者「貿易戰是否為合理舉措且匈牙利應該加入」。
以色列上周六(26 日)襲擊伊朗,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周日首度發聲,他表示以色列透過這次襲擊重創伊朗的國防能力,並稱「誰傷害我們,我們就傷害誰」。
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中東局勢緊急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說,以色列日前對伊朗多地發動多輪空襲,造成伊朗方面設施損毀和人員傷亡。中方譴責任何侵犯伊朗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反對威脅地區和平與安全的破壞行為。 今次公開會是根據伊朗和阿爾及利亞、中國、俄羅斯的要求召開。傅聰說,目前伊以關係和整個中東地區局勢處在危險邊緣,中方對以色列行動所造成的事態升級表示嚴重關切,敦促以色列切實停止一切挑釁行為,同時呼籲所有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共同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原則,回到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爭端的正確軌道。 中方呼籲對以色列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把拯救生命和防止戰爭擺在第一位,摒棄任何其他政治算計,支持安理會就當前局勢采取進一步有力行動,推動加沙立即停火,推動黎以局勢立即降溫,切實遏制衝突擴大蔓延。
就美國限制資金在中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投資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領域,特區政府發聲明表示強烈反對,美國因政治利益而以各種藉口,刻意針對國家及香港特區,破壞正常的投資貿易活動,以及自由市場和經濟秩序。美國將自食其果,尤其從與香港的雙邊貿易多年來所賺取的貿易順差將受影響。 發言人表示,去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4722億港元。同時,香港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截至2022年底,美國佔香港外來直接投資頭寸約為3514億港元,排第6位;香港向美國直接投資頭寸約為1642億港元,排第8位。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說明香港和美國之間有緊密的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 發言人強調,美方再次顯現政客為求自身政治利益,破壞正常投資貿易、自由市場和經濟秩序。有關限制不單破壞港美正常商業活動,亦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損害美國企業的自身利益和商業利益,影響雙邊經濟活動,是損害他人亦損害美國企業的政治操作。特區政府會與國家共同捍衞國家利益及保障香港企業的利益。
【彭博】— 埃隆·馬斯克聲稱,如果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自己可以將聯邦預算至少削減2萬億美元,提出大幅縮減政府支出的願景。
(法新社約翰尼斯堡28日電) 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辦公室今天表示,南非已向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提交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實施「種族滅絕」的「證據」。南非總統府表示:「這些證據將表明,具有實施種族滅絕的特定意圖、以色列未能防止煽動種族滅絕、未能防止種族滅絕本身,以及未能懲罰煽動與實施種族滅絕行為的人,這些都構成以色列種族滅絕行為的基礎。」
美國國防部表示,如果如果北韓參與俄烏戰事,美國將不會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施加新的限制。 發言人說,國防部估計有一萬名北韓士兵已部署到俄羅斯東部接受訓練,高於上星期三估計的三千人。發言人又說,其中一部分士兵已部署到接近烏克蘭的品,美方日益擔心俄羅斯打算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利用北韓士兵進行戰鬥或支持針對烏克蘭軍隊的作戰行動。對於烏克蘭上星期指首批北韓士兵已部署到庫爾斯克地區,發言人說,北韓士兵可能正朝著庫爾斯克方向前進,但沒有更多細節。 美國總統拜登在提前投票後,回應有關北韓士兵的部署情況時形容,是非常嚴重的事態發展。 北約秘書長呂特之前表示,在與南韓情報及國防官員舉行會議後,他確認北韓士兵已經部署到俄羅斯,並在接壤烏克蘭的庫爾斯克邊境地區展開行動。
(法新社華盛頓28日電) 華府今天表示,北韓已派出約1萬名軍人到俄羅斯訓練,人數是先前估計的3倍,北約與歐盟警告俄烏戰爭可能危險地擴大。華府先前估計派到俄羅斯的北韓官兵數量為3000多人。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前,伊朗已收到相關信息。 阿拉格齊在伊朗國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會議表示,在遇襲前一晚已收到有關襲擊可能發生的信息,令伊朗與各方交換資訊,襲擊前採取必要措施。阿拉格齊強調,伊朗保留回擊以色列侵略的權利,將在適當時候回擊以色列。 較早前,以色列傳媒報道,以色列在打擊伊朗前,不單提前告知美國,亦通過多個第三方提前告知伊朗,但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否認。
《華盛頓郵報》周日(27日)報道,與中國有關聯的黑客截獲幾位美國政治人物的電話錄音,其中包括一名未透露姓名的特朗普競選顧問。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及美國網絡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上周五(25日)表示,他們正調查與中國有關的人員,在未經授權下訪問商業電訊基礎設施的行為。《路透》上周五報道,中國黑客的目標還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競選團隊成員使用的手機。 (ST)#美股 #中國黑客 #美國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 11 月 5 日登場,在這個關鍵時刻,「戰場州」賓夕法尼亞州卻傳出大規模選民登記詐欺的消息, 一個郡的選舉工作人員發現,大約 2,500 份選民登記表可能存在詐欺行為,另外兩個郡也接到了要求留意類似問
日本政府計畫於 11 月 11 日召開「特別國會」,同日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由於執政聯盟在這次大選未取得過半席次,首相石破茂能否成功連任備受關注。政治專家預計,這次首相寶座之爭,將有三種劇本。
立陶宛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國會選舉初步點票結果,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獲得52個議席,大幅領先其他對手,贏得國會選舉。 社會民主黨主席布林克維丘特表示,選舉結果表明立陶宛人民希望變革,他們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政府。預料布林克維丘特將著力籌組聯合政府。 執政的立陶宛保守黨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排名第二,獲得28個議席。 立陶宛國會實行一院制,由141名議員組成,在當地本月13日和27日舉行國會選舉第一輪和第二輪投票。
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大敗,兩黨合共取得的議席大幅少於上屆,並未能達到過半數的233席。其中公明黨黨魁石井啟一更加落選,是自2009年眾議院選舉後,公明黨黨魁再次落選。至於立憲民主黨就獲得逾140席,國民民主黨和令和新選組所得席位亦大幅增加。日本傳媒報道,自民黨派系因黑金問題導致大敗,有可能發展成為追究黨總裁、即首相石破茂的責任,能否維持政權成為焦點。石破茂昨晚接受訪問時表明,有意維持執政,但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則強調,若執聯盟議席數目未能過半,他當然會爭取被推選為首相。 (BC)#日本眾議院選舉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注意到美國中央情報局近日公然在網絡社交媒體發布中文網絡投靠操作指南,企圖蠱惑誘騙中方人員投靠中情局,嚴重侵犯中國國家利益,中方嚴正抗議,將堅決打擊境外反華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 林劍批評,美國中情局長期使用各種卑劣手段竊取他國機密,干涉他國內政,顛覆他國政權。美國從未停止針對中國的間諜活動,還長期對盟友大規模竊聽竊密,一邊不加掩飾在全球範圍展開間諜活動,一邊為其他國家安上間諜威脅的莫須有罪名,完全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