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一家大小的奇幻旅程

方鈺鈞,37歲,全職照顧家庭。跟丈夫育有兩名小孩,女兒大風6歲半,兒子細風3歲。家中還有貓咪Cindy。

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中,意大利一對猶太裔父子被抓進納粹集中營,父親Guido 為讓5歲的兒子Giosuè懷著希望活下去,告訴兒子,他們正身處一場大冒險遊戲之中,如果他達成指定任務,爸爸就會得分,最終更可得到一架坦克車作為獎勵。

這個故事一直反覆在我腦海中浮現。

小孩子如何看世界,往往來自成年人如何表達。無論社會多動蕩不安,兵荒馬亂,我們還是可以換個角度理解這個世界。與其恐嚇孩子地球好危險,病毒好恐怖,我選擇正面告訴孩子,留在家中是為了幫忙切斷病毒傳播,盡公民責任。

因此,留在家的日子,必須開心好玩。

我們在客廳中撐起帳幕,排好椅子,就像在公園中擒高擒低,捐窿捐罅。

我們看YouTube學嘉芙姐姐做早操,又隨著郭富城《唱這歌》、Para Para Sakura起舞,一起高叫Come on ~ Generation Next之際,不知不覺就運動了半小時,汗流浹背。

臨近聖誕,大風一人分飾多角,上演基督誕生的一幕。天使翼是她親手造的,羊咩咩就由一眾毛公仔飾演。

聖誕節當日,我們還買了虛擬機票,安在家中,在電腦螢幕前「乘搭」芬蘭航空商務客艙,欣賞極光,探訪聖誕老人村。那晚,我們的「飛機餐」是自家製朱古力火鍋配棉花糖。

還有,我們吃多了蛋糕和鬆餅,看了很多宮崎駿動畫和《魔神英雄傳》,孩子們也學會了說:「機會嚟喇,飛雲!」

我希望孩子們記得,這是一個愉快的悠長假期。

疫情爆發之初,大風念幼稚園高班,細風包著尿片牙牙學語,他們足不出戶長達兩個月。我也盡量不離開家門,一周才外出一次採購食物。後來,老公居家工作,我們就定了每逢周日輪流外出,早上到教會崇拜,下午採購一周所需。換言之,每14天我才外出一次。

身為父母的我,原來孩子不用上課的日子,也可以很美好。早上不用喚醒賴床的孩子,午後不需趕著買餸、接放學,空閒的時間多了,我可以彈彈鋼琴。我更參加了神學院的網上希伯來文班,跟幾千位素未謀面的同學一起遙距學習。 孩子也懂事,當我說「媽媽需要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就自己玩——這也是生兩個小孩的好處,如果只有一個子女,父母大概難以抽身。

這段日子,大概是貓咪Cindy承受最大壓力。Cindy很怕嘈吵,也不太親近孩子。以往,Cindy在白天時常常獨佔家居,樂得清閒,現在卻滿屋是人。

去年中,疫情一度緩和,教育局讓幼稚園高班學生復課。官方說法是讓他們「完成幼稚園階段的學習,有足夠的準備迎接小學的新階段」。正常是全日上課,疫情期間的「復課」只上半天,讓我又忙碌起來。長期留家時,我們每天洗澡一次。復課後,我和細風送大風到幼稚園後,得馬上回家洗澡;中午接大風下課回家後,三人一起再洗一次澡。

半日課也意味著,孩子未吃午餐就放學。我必須在接放學前煮好飯菜,以便孩子回家洗完澡後,馬上有飯食。實情卻是,無論動作再爽快,正式開飯往往已接近下午二時。

白天十分繁忙,到了晚上,待孩子都睡了,我總不願入睡,而且越來越晚,可說是「報復性晚睡」!有時我會躲在廚房處理教會事務——因為沒有書桌,我把手提電腦擱在砧板上,而砧板又放在煮食爐上,就這樣站著工作。不過更多時候,我只是躲起來滑手機。

疫情反反覆覆,即使我們多麼努力,情緒始終會被牽動。早在疫情出現前,我們一家已計劃在2020年3月乘郵輪到沖繩遊玩一星期,大風尤其興奮期待。可是,年初不明病毒在武漢出現,隨後逐漸蔓延全球。我和老公心知不妙,開始向大風透露「郵輪假期可能告吹」的念頭,後來更出現鑽石公主號群組,一起看電視新聞的大風其實也明事理,無奈接受。

後來有一次,朋友邀請我們野餐,包私家車接送。我雖然不想應約,但一想到孩子們長達半年沒有盡情在郊外玩樂,我便將決定權交給大風。我暗中盤算,大風一旦應邀,我可把細風留給居家工作的老公照顧,盡可能降低風險。畢竟年幼的細風不太願意戴口罩,又總愛東摸西摸,然後捽眼捽鼻。沒想到大風說:「唔好喇,不如等疫情好轉我哋至出去啦。」孩子懂事,令人感動。

大風唯一一次情緒崩潰,是我們去機場富豪酒店Staycation。那是郵輪之旅告吹的補償。最愛游水的大風,得知酒店泳池也因應疫情關閉而不能下水後,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哭得面紅耳赤,好像要把大半年來的鬱悶都哭出來。幸好Staycation節目豐富,小朋友可體驗機師生活,參加甜點工作坊,大風才開懷多了。

悠長假期不知何時結束,坐困家中難免愁煩。但我總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回想這段日子,在腦海浮現的會是一場跟全人類一起經歷的奇幻旅程。

撰文:朱雋穎
攝影:謝柏齊

本文原標題為「奇幻旅程」,節錄自「打書釘」出版的《1.5米——活在瘟疫蔓延時》,紀錄了十位平凡香港人在疫情下的故事,包括遠洋船海員、空中服務員、外籍傭工、上班族、家庭照顧者和學生等。中英雙語版現於打書釘有售。

關於打書釘

香港第一間人文圖書館,成立於2019年初,藏書由六位香港退休教授捐出,內容涵蓋香港研究、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城市規劃、文學、哲學、歷史、繙譯、電影、社區營造等等。

地址:銅鑼灣恩平道54號唐四樓

Facebook: NoseInTheBooks
Instagram: nose.in.th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