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對「變性權利」存疑 憂構成安全及公平問題

【on.cc東網專訊】全球性別平權聲音不斷上升,加上「變性」技術發展,令世界對生理性別、甚至心理性別,均開始變得模糊。不過,社會對於「性少眾」似乎仍有保留,尤其在東方社會傳統思想下問題更甚。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就進行了一項有關「社會對變性的看法及接納程度」,調查發現絕大部分人認為應尊重不同性別的人,但不太認同「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或改別自己性別」。受訪者較為重視變性議題上,人身安全及公平問題。

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1分為「絕不接受」,5分為絕對接受,並以整體平均分作出分析。受訪者中有52%為46至65歲人士,有11%人認識變性人士;有79%受訪者信奉基督教,4.6%信奉天主教。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人認同「應該尊重不同性別的人」,達4.52分。至於「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改變自己性別的權利」,受訪者接受程度較低,平均分約2.4分;「透過自稱另一性別,則可改變性別」,平均亦只有1.91分。對於運動比賽、使用洗手間問題上,受訪者同樣有所擔憂。對「未完成變性手術或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士進入異性專用設施(如洗手間)」,或「參與相關異性運動比賽」,平均不高於2分。對於已完成變性手術者,相關接受程度就較高,平均高於2.5分。

中心表示,透過研究發現信仰、父母身份、職業等因素並不成為影響受訪者對變性的看法,特別是本次研究受訪者以基督徒為主。從研究結果看來,信徒和非信徒一樣,主要都是從人身安全及公平原則去考慮有關問題。不過中心亦擔心這是由於本地教會不多著墨於現今性文化及不同性傾向議題,令信徒並未有太大意見;呼籲教會及社會應給予會眾、公眾討論機會,不應避諱或逃避有關議題。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