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惹禍! 5歲童鈕扣電池塞鼻險毀容 醫生:勿自行處理愈挖愈深

任何異物進入鼻腔的危險性不能小覷,隨時有機會因為大力吸氣而導致異物被吸入氣道,影響呼吸。(Getty 資料相片)
任何異物進入鼻腔的危險性不能小覷,隨時有機會因為大力吸氣而導致異物被吸入氣道,影響呼吸。(Getty 資料相片)

醫生少不免遇過奇難雜症,但見過最多千奇百怪個案的非急症室醫生莫屬。醫院急症室不時接收異物入體個案,以小童為多,他們最常將異物塞入鼻孔、耳朵等部位。在急症室工作的急症科醫學院院士朱卓文接受《Yahoo新聞》專訪時透露,異物入體可大可小,以往就見過有小童將鈕扣型電池塞入鼻腔,若久未取出有機會令組織壞死,鼻子變形而毀容。

朱醫生表示,3、4 歲左右的小童因為好奇心,往往會將物件塞入身體不同部位,「有孔的部位就會塞,包括鼻腔、口腔或耳朵。」異物類型千變萬化,他曾在醫院接觸的個案包括有樂高積木、硬幣、貼紙、玻璃珠、花生等細小食物。異物入體個案並非只有小童,成人個案亦不少。部分有精神病史的人有異食癖,會吞食牙簽、針或萬字夾等。此外亦有人會將鰻魚、青瓜塞入肛門或陰道,或因為走私而將毒物塞入體內。

X光片顯示,一名 3 歲兒童在胃中發現一枚硬幣。(Getty 資料相片)
X光片顯示,一名 3 歲兒童在胃中發現一枚硬幣。(Getty 資料相片)

時有昆蟲入耳個案

小童個案多數由家長發現並帶到急症室求醫,若情況屬於穩定,醫生一般會從病史開始著手調查,先了解病人有何不適,將什麼異物塞入體內。朱醫生表示,為病人檢查時亦會詢問或留意有否氣促、吞嚥困難、鼻腔有否分泌物等,情況危急就要及時處理。若有物件塞入了鼻孔,醫生會用工具撐開鼻孔嘗試將異物取出。若塞入耳朵,可用耳探視察耳道情況,了解能否以工具取出異物,但因為耳道彎曲,取出異物時要特別小心,避免弄穿耳膜。

取出異物後,醫生會再檢查有否組織受損,有機會可能需要轉介專科跟進。若異物無法取出,亦會轉介專科。他見過有不少昆蟲入耳個案,例如百足、草蜢或蟑螂,可能未必能將昆蟲完全取出。部分個案中昆蟲甚至仍然生存,有機會愈爬愈深,屬危險情況,可能需要轉介專科跟進。

若硬幣或電池不慎進入食道,更可令到食道膜穿破,情況嚴重。(Getty 資料相片)
若硬幣或電池不慎進入食道,更可令到食道膜穿破,情況嚴重。(Getty 資料相片)

5 歲童將電池塞入鼻

不過,朱醫生指最頭痛的情況是,家長未必知道小朋友將什麼異物塞入了體內,小童也因為不舒服而哭鬧,無法清楚表達。他之前就曾接觸過一宗 5 歲小童個案,母親收工回家後發現小朋友哭喊指鼻孔不適,並指將物件塞了進去,嚇到母親措手不及。朱以鼻鏡為小病人檢查兩邊鼻孔均沒有明顯異物,懷疑之下安排X光檢查,赫然發現一顆鈕扣型電池。

鈕扣型電池塞入鼻腔可大可小,朱醫生指出,鈕扣型電池屬鹼性電池,有機會迅速導致鼻腔內的組織液化壞死。鼻黏膜會被電池侵蝕,傷及鼻腔軟骨組織,或令鼻中膈膜穿破,導致鼻變形。經過評估及諮詢後,他將個案轉介至耳鼻喉科跟進,以盡快移除異物。

籲家長提防家居安全

任何異物進入鼻腔的危險性不能小覷,隨時有機會因為大力吸氣而導致異物被吸入氣道,影響呼吸;加上小童喉嚨偏小,若硬幣或電池不慎進入食道,更可令到食道膜穿破,情況嚴重。另外,透過口腔吞進體內的異物,也有機會導致腹膜炎、腸塞等嚴重情況,尤其是體內運毒個案。

朱醫生指出,以他當值醫院計算,這類異物入體個案約數月一宗,他呼籲家長若發現小朋友經常指著一個位置表達不適,或鼻腔有異常分泌物,應盡快求醫。若異物不幸入鼻或耳朵,不宜自行挖出,有機會愈挖愈深。他又呼籲家長特別要留意家居安全,勿將細小物件放在小朋友接觸之處,也應多加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

透過口腔吞進體內的異物,也有機會導致腹膜炎、腸塞等嚴重情況.(Getty 資料相片)
透過口腔吞進體內的異物,也有機會導致腹膜炎、腸塞等嚴重情況.(Getty 資料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