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合併覓出路 資源集中增產量

【本報訊】疫後各地政府醫療物資的採購決策大相逕庭,例如台灣表明支持本地生產,目標是自給自足。相反,港府至今仍以「價低者得」方式招標,無具體政策支援業界,導致本地僅餘剩10多間口罩廠掙扎求存。有廠商為求自救,決定與同業合併,冀整合規模,降低成本價格,與內地廠家競爭。

高峰期200間 現存10餘間

香港口罩及防疫設備總會統計,2020年最高峰期,本港約有200間本地口罩生產廠;2021年口罩供求穩定,行業進入優勝劣汰期,保留約50間;2023年疫情始受控,截至3月僅存10多間。總會主席胡翠婷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該10多間口罩廠,大部分的客戶均是私家醫院、美容院、清潔公司等,「好有實力經營得10間8間,聽落都好似仲有,但係由200間減到10間。」

業界曾向當局反映,難得在港建立一個擁國際地位的工業,應以本地廠優先,但港府仍未予回應,「只能繼續期望」,反而有外國公司會固定向本地廠採購口罩,成為他們其中一個重要客源。她又認為,本地生產廠的優勝之處在於追求高質素,符合國際標準,可防菌防毒,用料全都是透氣度高、防敏感,港府及公營醫院若持續單純以「價低者得」準則採購符合標準的口罩,香港廠一定輸。

口罩業界為覓出路,上月初開會商討對策,有3間公司決定合併。口罩廠營運者張重高成為口罩廠房合併計劃召集人。他說「三合一」可將資源集中,公司規模更大,並升級生產線,亦考慮申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令月產量大增,屆時可令成本降至內地水平,「政府不支持本地製造,惟有自己想方法」,相信最終「留得低的,一隻手數得盡。」